彭瑞
【摘要】阅读不仅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更有助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随着新课改的提出,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精细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成为老师必须重点关注的一项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这其中,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方式,能增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习兴趣,显著、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对此,将针对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 应用探究
语文作为一门生动和充满感情色彩的学科,更多地承载了启人心智、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文化使命,能更好地提升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诉求。语文教学对学生们打基础、定方向至关重要。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设立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提升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这是做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十分强烈。然而,在信息化大发展时代,讯息爆炸、纷繁复杂,需要接触和处理的信息不断增多,应接不暇,这对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阅读信息的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为此,结合小学语文课程学习,语文阅读教学也成为课堂上要探讨交流的一项重点工作。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现状令人堪忧,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新课改要求下对于课程目标的规定过于广泛,甚至还有一些超纲教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根据教学任务进行目标把控。其次,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模式仍然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思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很多的语文教学工作依旧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对文章分段或者是归纳文章大意,这种枯燥呆板的学习方式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阅读的兴趣。
二、情境教学法内涵
所谓情境就是指人们能够直接感官得到的具体的某个场景;情境教学则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设定的某个场景融入感情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同时,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结合在一起,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以这种教学方式去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知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培养。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想象力更加丰富
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情境教学法中,通过多媒体和生活实际场景的还原,使得学生对教材有更加形象的认识。教师创建一个舒适、活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加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保持理性,充分理解内容主旨并加以想象和延伸,这样的方式往往能够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对形象的认识更加到位和深刻,更容易引起思想上共鸣,更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展开后续想象。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中,老师需要创设一些情境满足课堂需求。
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课是《秦兵马俑》,那么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兵马俑的图片和一些旅游报道视频,让学生对兵马俑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体会创造者创下如此壮观的心情和所要向世人展示的雄心。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体会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让学生提出疑问并展开联想,到底兵马俑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要创造如此奇观呢?站在创造者的角度思考兵马俑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文本,从教师的讲解及延伸中找到自己探寻的答案,充分理解其中体现的语文知识与情感表达,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应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创造力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创造力的提升有利于其思维的养成,也有利于提高其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法,便能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最大提升。学生在创建的情境之中会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融入情境,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会对基本情景有额外的表现与情感表达,这便来自学生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由于情境的熏陶才得以产生。我们应该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于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加入兴趣的养成,只有对一件事有足够的兴趣,才会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所以在情境教学法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比如,多媒体教学、图片展现、小话剧等,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文本的学习。比如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讲到的《三打白骨精》,老师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同时切身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理解各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在情境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情境剧情表现或情感体现进行自我的创造提升,使扮演的人物形象更加具体,人物感情更加饱满,进而达到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甚至可以小组为单位讲故事进行改变,来增加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通过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情感的文本体验。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将饱满的情感投入其中,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深入文本中,产生自己的情感共鸣。那么老师需要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和适当丰富的课堂语言进行渲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到的《学会合作》这一课,老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实际的合作体验让学生产生与读者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并充分地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以及本文的中心思想。学生能从这些情感与思想中总结经验,在之后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考核时有效得出准确答案。
(四)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除了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将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通过与实际结合,将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经历的事,遇到的人和生活的场景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之中,促使生活与语文学科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使学生充分领悟阅读语言的价值,感受到语文学科无穷的魅力。
老师可以利用展示实物来帮助学生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事物,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几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实物,脸谱面具或者皮影等具有艺术特色的实物,让同学们通过扮演角色,摆动皮影小人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情境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对这些神奇的传统文化进行观察和思考,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引导,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来源,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情感,以此来引发学生无限思考。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领悟一番自己的感受,对传统文化产生敬畏之情,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有更多的情感注入。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越来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他们情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创设情景时要以文本出发,不可脱离文本,使得情境教学失去最初的意义,同时情境的摄入一定要贴近现实,不可脱离实际。当前,我国新课改的工作还在进行,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本文仅针对自己的观点阐述了几种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陈闯.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