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亲子实验拓展课程建设的实践分析

2019-12-09 02:04鲍峰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拓展课程实践分析

【摘要】本文从实验对象、实验内容与材料、合作关系及成果展示等方面论述小学亲子实验拓展课的实施过程,同时对实施过程进行了科学分析,旨在提高亲子实验在儿童教育中的教育效能。

【关键词】亲子实验 拓展课程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46-03

2017年小学科学新课标的实施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重视,我校借此开展亲子实验课程,一方面希望家长参与实验拓宽孩子科学学习的范围,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家校联合积极推进亲子教育。亲子实验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实验”或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实验”。“子”是指孩子,“亲”则指除孩子以外的家庭成员,主要指孩子的双亲,“实验”即科学实验。“亲子实验”的核心内容是父母与子女相互尊重、共同实践、一起成长,尤其强调父亲在亲子实验中的积极作用。

一、亲子实验活动对象分析

我校自2014年筹划开展亲子实验以来,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亲子实验。为了提高亲子实验的开展率,我们将每学年寒假科学实践作业套餐主题确定为亲子实验,在时间和空间上为每个家庭创造了条件。近三年来,我校参与亲子实验的家庭数量具体见表1。

通过近三学年三次寒假实践作业套餐家庭参与度的对照,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点:

第一,随着年级的增加,参与亲子实验的家庭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低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作业,所以与高年级学生相比,他们的作业压力要小很多,开展亲子实验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同时,高年级的学生家长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科学实践作业,这是导致高年级亲子实验家庭参与度下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总体上看,一年级和二年级家庭参与度最高,三年级家庭参与度比较高。一年级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设科学课,同时处在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期,这时候家长还习惯于幼儿园的模式,与孩子一起参与完成实践作业,所以该年级的亲子实验家庭参与度几乎达到100%。而2016~2018年,三年级是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课,所以家庭参与的热情比较高。

二、亲子实验内容与材料分析

亲子实验器材简单,身边的日用品、废气物品、玩具等都可以作为实验材料,所以每个普通家庭都具备开展亲子实验的条件。近三学年亲子实验的内容与材料统计具体见表2、表3、表4。(以评选出的10篇优秀亲子实验作业为例进行分析)

对近三学年选出的10篇优秀亲子实验作业总结比较后,我们发现:

第一,2016~2017学年亲子实验基本以趣味性实验为主,亲子实验的形式比较开放。因为课程的首要定位是让每位学生都开展一次亲子实验,保证每个家庭能参与进来,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提高亲子实验的质量。

第二,2017~2018和2018~2019两个学年的亲子实验仍然以趣味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和创意性实验开始出现,其中创意性实验增加较少,探索性实验增加明显。因为这两个学年科学教师在寒假放假前,对亲子实践作业进行了专门的指导,所以亲子实验内容有所转变,也出现较多创新。但是这种转变比较缓慢,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亲子实验即家庭趣味实验”的固定思维。

三、亲子实验合作关系分析

通过调查、观察,我们发现在亲子实验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主要出现以下几种关系:

(一)家长引导学生

科学来源于生活,很多家长虽然不知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包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但他们生活经验丰富,一旦接触到书本上的科学知识便会“恍然大悟”,很快就能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去描述科学现象,这样有助于孩子贴近生活,快速理解书本上抽象的科学原理。例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这一章中对于风向的描述是“风吹来的方向”。课堂上教师做不到带领全班学生去教室外直接感受风向,所以学生难以理解书本上的理论描述。因此,教师建议节假日的时候,由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郊外感受风向。通过家长的引导和解说,学生理解“风向”的理论知识往往就能事半功倍。当学生学习到新知识,又解决了课堂上模棱两可的问题,科学实践的兴趣自然更浓厚了。

(二)学生和家长相互合作

如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学生都必须学习与各种类型的人进行合作。在学习方面,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很常见,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却少之又少。开展亲子实验,可以从学习的角度培养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意识。提出学生与家长在学习上的合作,主要是因为许多科学实验有时效性限制,课堂短短的40分钟无法完成观察过程。例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一课,种子的萌发过程是漫长的,整个实验过程大概需要一周时间。这节课笔者选择了蚕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实验中要求学生必须密切关注各个阶段蚕豆种子的变化,这一实践内容单靠科学课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亲子实验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家长从旁协助,帮忙拍照记录。再者,培养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意识,可以使一个家庭形成一种探索科学奥秘的氛围,这对提高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非常有帮助。

(三)学生给家长当“老师”

儿童都有自我表现的天性,如果给学生一次当老师的机会,解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行动必定会非常踊跃,会急于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展现在自己的“学生”——爸爸妈妈面前。

例如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用手来测量》一課,学生在课堂学会了用手来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以此类推,还学会用身体其他部位当测量工具,比如用手臂测量墙面的长度,用脚步测量房间的长度,用手测量大树的粗细等。学生掌握了用“身体”来测量的方法后,回到家里,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一番,这时家长如果能虚心接受孩子的“教导”,一起用手指或用手臂量一量镜子的长宽、沙发的长度、客厅的宽度等,那么孩子必定很有成就感,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将会越来越高。

再如学习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简单电路》一课后,让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开展“点亮更多小灯泡”的科学实践活动,家长和孩子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提出两个不同的方案,看谁点亮的小灯泡更多,并互相解释原因,也可以共同探讨一种点亮最多小灯泡的方法。

通过亲子间的合作,发挥全家人的智慧,能够加快探究活动的速度,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并且亲子实验不但弥补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与家长间合作互动的能力,一举数得。

四、亲子实验活动展示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校舉办科学游园会,主要的活动对象选择了一年级小学生,他们刚开始接触科学课,每周一节的科学课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自然世界的探索欲望。于是,我们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分为两部分,先对全体一年级学生进行一次科学实验沉浸式体验教学,然后每个班级选出2名家长和10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进行游园活动,家长负责在摊位上指导学生实验,学生可以在每个摊位上进行实验,具体实验内容见表5。

通过亲子游园会活动开展,我们发现:

第一,家长的参与度高,尤其是爸爸在本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实验的选择、材料的准备到现场的解说,每个环节都有爸爸参与。从家庭层面来看,大部分责管理孩子学习的人是妈妈,因此妈妈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加清晰,孩子也更习惯与妈妈探讨学习的问题,然而,在科学课的亲子实验中,爸爸的思维更加理性,更适合与孩子一动手制作、实验。可见,亲子实验课的开展,能够加强孩子与爸爸的联系,增加亲子亲密度。

第二,20个科学实验是对现行的科学课程的补充和拓展,教材的科学实验是以科学知识为主线编排的,而我们的亲子实验是来自生活,简单、好玩、富有科学性是最大的特点。活动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充裕,能够充分观察实验现象,见证了不少“奇迹”。事实证明,这些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也让家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对科学实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简介:鲍峰(1985— ),江苏苏州人,理学学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育。

猜你喜欢
拓展课程实践分析
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从学科本质走向学习本质
浅谈小学语文拓展课程的开设与实施
浅谈电话交换机维护技术及其运用实践分析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