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依托经济的全球化与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通过研究影响山东工程机械制造业竞争力的要素,并且通过逐个分析影响工程机械制造业竞争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只要充分把握机遇、积极应对,山东工程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力就会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制约因素;机械制造业;竞争力
一、前言
山东省工程机械制造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国内到国际的发展历程。任何一种产业的经济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都势必面临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投资方式转变等问题,这时候出现了瓶颈期。产业经济不可能无限增长,如果对问题置之不理,丧失解决的最佳时机,将会导致经济衰退和停滞不前。山东省工程机械制造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争夺一席之地,就必须要看清楚工程机械制造业的现实状况,发展的优势和弊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推动工程机械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新发展。工程机械“走出去”,一方面有利于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张,为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扩大品牌效益,对上市公司而言,品牌效益能够给公司带来更高的估值溢价。
二、山东工程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力现状
在2018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的排行榜中,中国有9家企业位列其中,山东省的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第33位、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第45位。
从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企业50强排行榜中可以看出,中国有9家企业上榜,从排行榜中可以看出,山东省有两家企业进入排行榜前十名,这山东省在工程机械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山推股份公司的排名与2017年相比提升了5名,目前稳居第33名,在国内上榜企业中排名上升幅度较大。随着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山推在全球范围内行业激烈竞争环境下实现了持续上升,特别是自2017年以来,依托山东重工集团优势资源的整体协调,坚决贯彻和大胆改革其内部事务的各个方面,使公司不断完善管理水平、研发速度、生产效率,持续增长的营业利润,使山推在国内推土机市场的占有率达到历史最高,一跃成为全球范围内推土机品牌前三名。到目前为止,山东省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已经形成了骨干企业带动、配套厂协同发展的健康稳定局面。
三、山东工程机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1.生产因素。一个国家对某一特定行业的生产表现就是生产要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是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优势是产业优势的源泉。生产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天然资源等。工程机械产业目前正在向现代化的管理、大型和智能化的产品方向发展,其对劳动力的依赖将越来越小,对技术研发的依赖将逐渐增加,这使得工程机械产业对劳动力资源成本的关注度越来越小。
2.市场因素。我国工程机械企業生产的产品出口与内销的比例约为2:5,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目前主要在国内销售产品。对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而言,处于急速扩张时期的生活消费,带给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生活消费仍然处于不饱和状态,这必然会造成房地产和其他基础设施消费的增加。国家为了拉动工程机械产业的需求,必然将大部分资本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市场为了推动工程机械产业的需求增加,必然会促使房地产企业加大投资。要想主导国内市场,就必须降低产品成本获取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而开拓国际市场,为提高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3.政府政策因素。自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工程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实施国家第三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推进了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也推进了山东省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
(2)制约因素
1.技术进步与创新因素。自主创新理念和能力有待加强。山东省自主品牌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各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管理水平等方面。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不能形成产品品牌特点,在参与国际竞争时,缺乏突出辨识度,这些企业大多通过低端制造作为主要盈利点,在品牌、创新、服务等方面无法获取收益。
2.相关产业因素。主要零部件制约自主品牌企业发展。山东省生产普通配套零部件的供应量充足,但是主要零部件因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问题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山东省自主品牌工程机械企业与小松、卡特彼勒、沃尔沃等世界一流工程机械企业的比较中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核心零部件如传动部件、控制元件及关键液压件等不能够自给自足。
四、提升竞争力对策
(1)提高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
在推进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进程的同时也要防止盲目扩张,重点扶持山推股份、方圆集团、鸿达建工、常林集团、山重建工等主机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鼓励大型企业兼并重组以及收购发达国家的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公司,从而提高自主品牌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全力解决阻碍行业发展和挤压企业利润的双重瓶颈,把重点放在支持潍柴集团、常林集团、山推股份、山东云宇等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企业越做越精越做越强。
(2)提高相关产业因素的对策
重点发展的主要零部件及技术。研究工程机械主要零部件的研究应以发动机、传动和控制系统、液压为重点。发动机必须不断完善燃油喷射系统、减少燃油消耗以及低碳排放,从而进一步提高低速运转状态下的扭矩储备和动力输出模式、性能匹配、防振动和抗噪声性能。
专用传动部件主要集中在“双变系统”和行星式旋转减速机、驱动桥和悬架系统、回转支承、“四轮一带”等,不仅能提高传动齿轮的精度和性能,还能改善工况载荷谱加载试验方法的密闭性。
重点发展的整机产品和技术。不断发展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国家支持的技术装备和产品,如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履带式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液压挖掘机、压路机(液压传动)、摊铺机、装载机、推土机等;选取海洋工程施工机械、回收城市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技术、城市垃圾综合处理与利用装备、施工升降机、自走式高空作业平台、节能减排存储设备(含电动叉车)、旧工程机械产品回收再制造技术等作为新的切入点;不断增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在网络和现场总线基础上的设备互联,实现能自动识别设备及材料,实现业务运行的数字化模式和相应的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卢晓莉.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8(1):89-93
[2]孙婉婷.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242-247
[3]王亚真,卢欣欣.机械工业行业标准实施的重要性[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7(19):47-52
作者简介:谢笑飞(1988-),女,河北秦皇岛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