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优
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学习的差别这是不争的事实。当前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教学,也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顺利的进行。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个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掌握,而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很认真,但学习效果却不够理想。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着差别的。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差别在学习过程中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是为什么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的原因。在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中,由于物理学习比较偏于理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基础教育都是大班教学制的情况下,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不利。新课程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要使学生都要学到有意义的知识,要在原有的程度上有所提高,而高中物理学科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高中物理也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在高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变高中物理教学方式,使学生都能学到相关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所以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层次教学法来实现提高所有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划分层次
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就要在分层上做文章。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将考试分数作为划分层次的唯一标准。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要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的基础做一个全面的衡量,要将学生的整体水平当作划分层级的根据,把学生日常的上课表现、问题探讨的参与态度、课下作业的完成状况、日常的测验成绩进行有效融合, 而不单单立足于测验、考试分数的维度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整体剖析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后, 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三个层级:其一, 是在物理知识掌握方面有较大难度的基础层。其二, 是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 课堂听课状况优良, 可是对于难度较高的题目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 这一层是中等层, 一般是各个班级中占据比重最高的一个等级。其三, 是具有扎实的物理基础, 上课表现优异, 对于难度较高的题目, 有探究的主动性,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个等级和基础层在班级中所占的比重通常较小, 通常状况下, 在班级总人数中占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这样对学生进行划分以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可以使所有学生都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促进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实验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
实验是获取高中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许多物理知识都必须通过学生亲自在实验中去发现,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采用封层教学法。一般来说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采用的是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这就给分层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教师在进行实验指导时,将指导的重心放置在物理能力比较薄弱的实验小组上,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中,物理学习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升。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要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对于这样的实验,教师主要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例如, 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这个章节时便可采用实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众所周知, 牛顿的三大定律均是探究力学的, 而这个章节的知识便是针对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 老师要能够从实际生活中选取教材, 经过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 即使学生用手掌拍打桌子, 抑或两位同学间互相拍掌, 亲自体验力的作用和反作用, 并且老师可依据现实状况和体育老师商讨, 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引导学生体会力的作用和反作用。
三、创设问题体系,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层次教学法的关键所在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目标, 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物理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 尤其是高中阶段,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准备过程中还要紧紧依赖于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并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托, 形成问题体系,难度从简到难,让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其中, 并做进一步的探索。
四、作业也体现层次性
作业是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是学生鞏固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练习题目是相同的,一般是按着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练习内容。这样的作业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知,学习好的认为简单,缺乏练习的兴趣,也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法提高;学习差的会认为太难,当他们苦思冥想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时,他们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这样的作业不利于所有学生的提升,教师未曾注重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别, 可是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中, 老师会按照学生的学习层级布置课后练习。通过分层设计课后作业, 让优等生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 让后进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调动其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高中学科教学并不是仅仅为了圆学生的大学梦,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下, 高中物理教学应坚持人本原则, 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别, 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尝试将分层教学理念引入高中物理教学, 解决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小军.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J].科学大众,2015(08).
[2]崔桂杰.分层教学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