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发展随之出现了转机:从宏观上来看,中国经济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从微观上来看,我国居民个人收入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及增加财政收入方面体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需通过降低税率、规范税收制度等方式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进行完善和调整。
关键词:新个税法;收入分配;改革
个人所得税是现行税制中的主要税种之一,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是一种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具有扩大聚财渠道、增加财政收入以及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的两项基本职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导致其中一部分人率先达到较高的收入水平,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时期也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在不影响人们基本生活及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来对居民收入进行适当调整,可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
自1980年9月成立个税法后,历经多次改革,包括起征点及税率结构的调整,个税在税收体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个税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调节收入分配格局、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取得理想的税收成效成为纳税人的密切关注点。在此背景下,新个税应运而生,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在纳税人及纳税所得的界定及缴税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一、新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变化
(1) 调整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的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外籍人士来华工作的机会增加,新个税法将居民纳税人的判断标准由在中国境内居住是否满一年调整为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是否累计满183天,此变化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不仅满足世界各国反避税协议的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税基,增加了我国税收收入。
(2) 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
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已经历了多次调整,由最初的800元标准调整至新个税法的5000元标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的不断上调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的体现和要求,对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
(3) 扩大个人所得税税率级距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实行七级超额累计税率制度,新个税法税率保持不变,但在此基础上,拉大了3%、10%、20%的税率的级距,缩小了25%税率的级距,保持30%、35%、45%三档高税率当的级距。本次级距的调整,对中低收入群体利好,能有效降低该群体的税率,减轻税负;对高收入群体的调整力度保持不变,体现了公平原则。
(4) 增设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为紧密围绕国家养老、子女教育、房贷、大病医疗等重大政策方针,照顾不同社会群体,新个税法增设“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主要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租房租金及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款,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是本次改革的核心之一,增强了我国个税体制的公平性。
(5) 明确综合所得项目
新个税法改革之前,我国个税执行分类征收制,对不同的税收来源执行不同的征收方式,这种税收方式可能存在让高收入者通过税收筹划减轻税收负担,拉大贫富差距,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本次改革提出“综合所得”的概念,明确其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稿酬所得,表明我国个税税制由“分类征收”向“分类征收与综合征收相结合“转换,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税收分配不均的情况。
(6) 实行累计预扣法
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居民个人在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由扣缴义务人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款,即用累计收入扣减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及依法可扣的其他扣除后,確定累计预扣预缴的应纳税所得额,在此基础上计算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
(7) 优化个税征管制度
新个人所得税法允许纳税人自主申报抵扣信息,这是对纳税人素质的认可,同时新个税法加强了管控力度,要求纳税人具备较高的素养,通过增加个人所得税纳税识别号、信息共享、纳税信用等多种方式规范纳税人的责任和义务,完善和健全税务违法处罚体系,可有效防范税收流失。作为纳税人,应具备自觉规范的纳税意识,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充分发挥税收改革红利。
二、新个人所得税法改革意义
随着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其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财富分配方面显得更加重要,本次个税改革通过引入综合所得的新概念,实行综合征收与分类征收相结合的征收制度,扩大三档低税率级距,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新增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可有效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较好的发挥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作用,充分体现“高收入者多纳税、中收入者少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的原则。
在现行经济形势下,本次个税改革一方面可通过减少税收,减轻我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另一方面,根据“拉弗曲线”的启示,降低边际税率可减少居民因逃避高税负而做出偷税、漏税、逃税等行为,最终达到扩大税基、保护税源、增加税收收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毅.新.个人所得税法.的解读及建议[J].会计之友,2019(2)
[2]严彩.新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解读后之思考.财会学习,2019(19)
作者简介:罗欢(1991—),女,汉,绵阳,在职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类学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