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摘 要:文章主要以美术教育观的构建及思考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美术教育现状为主要依据,从教师需构建积极进取的美术教育观、教师需构建开放式的美术教育观这两点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及审美能力,为当前社会培养更多美术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术教育观;研讨型教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为一种视觉艺术,即通过眼睛观察,用心感悟美术作品的过程。实际上,在基础教育中美术教育为核心学科,其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为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需结合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角度着手,通过多元化手段,推动学生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情感发展,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建立新的美术教育观。本文主要针对美术教育观的构建及思考为中心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美术教育观的理论阐述
在教育方面,美术教育观强调美术技能及知识学习,还注重教学过程的感受及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通过美术学习而形成的良好价值观及情感,让美术课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课程。
在师生关系上,强调互动、平等以及合作的关系。教师既是教学情境的营造者,还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及组织者。学生是有尊严、有情感的学习主体,其经验及兴趣为人格发展及美术学习的主要因素。
在教学上,强调把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由单向传输变成合作交流及自主研究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多同学生互动,处理好能力培养及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重视学生自主能力与独立能力培养,指导学生研究与调查,在具体实践中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营造可以推动学生自主参加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本及课程上,强调对课本及课程的全面认识,把课本当作教师同学生间开放的平台,指出美术课本有助于指导学生应用现拥有的经验和知识,积极研究新技能和知识,另外还有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
过去美术教育界也曾提到其他的教育观,如教材观与课程观、学生观及教师观等,但是相对来讲偏向一方排斥其余的理念皆有显著的局限性,现阶段的趋势为平衡及综合。以往的美术教育经常把美术教育看作是绘画技巧的教育,只看重学生美术水平提升,这便是技能本位论。而如今,国内教育设施及环境的改变,在教育理念上皆意识到了实行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但怎样体现以生为本的美术教育观是当前亟待优化的问题。结合上述观点,教师可以尝试贯彻开放式教育及素质教育精神,不单单要创新美术教育观,还需完全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情况。
二、美术教育观的构建及思考
(一)教师需构建积极进取的美术教育观
第一,教师需找准四个点。学生的兴趣点,其是学生愿望发展的主要体现,教师需全面掌握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及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与求知欲。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美术教师需重视学生的内心,比如,他们喜欢《黑客帝国》或是《动漫世界》,在讲解构图时,需以趣味十足的图画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分析其情感以及构图等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顿时增加。再比如,同通讯工具相结合替代以往的取景框,学生会马上活跃起来,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疑难点,其中包含美术问题的应用及美术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消化点,其是常规逻辑思维下的学习方法,按部就班,由繁至简,是锻炼学生找到感觉的有效手段,培养其积极投入意识世界的好机会。学生艺术点,全面掌握学生的创造力,因材施教,保证学生潜能得以全面发挥。
第二,合理转变理念,全面落实教学环节。当前,教师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找出教学过程中自主发展模式同参与式以及灌输式之间的差距。在弄清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还需找出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差距,科学掌握指导的度。自主拓展、自主设计、自主反思、自主应用为自主发展的重要部分,需全面落实到位。完全解放思想,积极实践;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找准切入点;有效处理能力发展与美术教学进程间的关系,在确保质的基础上增强训练,给学生足够的机会与时间进行实践;找准各个题目的需求与重点,合理把控时机,科学利用,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增强自主学习设计。当前,艺术交流活动开展得十分频繁,出现了很多新风格、新见解,比如,双年展展示的是现代艺术的最新情况,如绘画艺术及视觉艺术。若想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引导学生进入艺术殿堂,教师需大力创新及设计美术课堂,这便是美术教育革新的主要课题。教师需不断充实自己,以完善教学资料,从教学的特定条件入手,设计新兴的教学内容,不断向学生传授。比如应用形式美法则内的渐变或是重复给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画一幅宣传画,不仅是有意义的纪念,还能深挖学生的创作潜能。再比如,制作贺卡的色彩肌理,能够促使学生运用多种肌理构成,如压印、刮色、冲洗、涂蜡等方式,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游戏中到达学习的高潮。此类题目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接触的事物,其在繪画中会将自己的内在情感全面表达出,且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提升自主学习积极性。
激发主体觉悟,注重自身发展已变成了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其是对以往美术教育模式的扬弃,还是对同学生关系的认识质的飞跃。另外,促使学生处在积极的学习位置,强调自主学习,还是美术教育发展及革新的重要方向。
(二)教师需构建开放式的美术教育观
第一,教师需摒弃不良的教学理念。在指导学生绘画时,美术教师需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给予足够的尊重,激发学生创作,注重主观感受表达,淡化如出一辙的判断标准,另外还要求学生绘画出来的作品语言丰富且多变。在学生写生景物时,教师需要明确告诉学生物体的样子、色彩及明暗关系等,如何处理空间等类似此种知识。如此一来,在学生思维能力渐渐模糊的状况上,当前画客观事物是很难画出效果的,依据此套客观分析还能画出立体感时,学生就会觉得这些概念便是客观本身,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渐渐将对物体的自身感受忘记。若是教师不对学生用眼睛观察与脑袋思考加以启发,最后都会变成概念先行的情况。这便需要教师立足于启发,促使学生结合现累积的美术知识自主创作及发挥。美术教师也不能任意更改学生的画作,而是需要提出一些适当建议,提供学生研究的机会,通过不断练习实现认识的升华。
让学生在一幅画中重视多个造型元素,其中包含质感、形状、结构等,这是违反人心理及生理创作规律的。由于人的眼睛不能同时看到事物的所有特点。视觉实际上是有目的地选择,其不单单选择那些可以吸引其的事物,还选择任何看到的事物。让学生了解一幅画能够反馈的信息是受限的,实际上,负载的信息越多,所传达的效果也就越差。强化或是弱化物象中比较感兴趣的几个方面,让其更加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与视觉需求,将其表明即可。
第二,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美术教师需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障碍,提高其勇氣与自信心,提高学生对自身作品价值认识程度。美术教师需合理引导,调动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在美术教学实践中,需基于表扬为中心,激励学生大胆想象,给予其劳动成果足够的尊重,尽管不是很成功的画,也需要找出优势,恰当地找出问题。实际上,美术课程为情感教育课,结合艺术现象展现自身真实情感。学生创作不但要保证画得生动,还需给其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其实,想象是需要经验和知识做支撑,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头脑内存在的形象越多,就会有更丰富的想象。基于此,需指导学生不断观察,留意生活中的景物与事物等;鼓励学生多看电视及电影等,累积生活经验。美术教育尽可能给予形象资料,增强教学内容同生活的关联度,让学生头脑中存在更多的形象。
第三,保证教学遥相呼应。实际上,师生关系为园丁式关系。在以往,美术教育重视将知识讲透,深化了理论,单方面灌输。从效果看,学生能够掌握,但是弱化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现代美术教育观注重将教学融合到一起,基于学生为入手点,提高学生的悟性,将学生带进环境内促使学生自寻所需的内容。教师指导,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独立找出学习的入手点,找出问题,优化问题。通俗地讲,教师需向学生提出需要实现的目标,再告知其优化渠道,大力引导学生感受即体验,通过启发及指导的手段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由其自己探索与尝试。当其构建了自我意识之后,促使其探索艺术规律,为提升其美术水平做铺垫。
三、结语
综上分析,新时期背景下,教师需转变以往的美术教育观,如此才能培养新型的美术人才,满足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实际上是创造性教学的主体,只有不断转变教育观,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明确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才会让学生创造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敏杰,吴锐.“双师同堂”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实践构建路径:以《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9-111.
[2]邢真真.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美术课程的构建[J].美与时代(中),2018(5):116-117.
[3]杨奎.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121.
[4]王文静,代永生.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视角切入[J].大众文艺,2017(8):263.
[5]王文静,代永生.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视角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4):50-51.
[6]辛立刚.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的培养:评《美术教育概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7(2):134.
[7]王世琴.浅析美术教育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思维[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1-103.
[8]侯艳春.让美术教育无处不在:浅谈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模式的构建[J].学周刊,2015(25):205.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