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型甘薯百薯一号茎叶生产的高效栽培技术

2019-12-09 14:29:21齐茹
园艺与种苗 2019年5期
关键词:薯苗棚膜薯块

齐茹

(河南省西峡县原种场,河南西峡 474500)

蔬菜型甘薯是指食用甘薯茎叶生长点以下10~30 cm的茎叶幼嫩部分为主的甘薯品种,也称为蔬菜型甘薯,研究发现,蔬菜型甘薯的茎叶中含有丰富的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矿物质、类胡萝卜素、黄酮等多种营养物质成分,其中黄酮类物质有调节免疫和分泌作用,生理碱性物质有助于减轻营养或食物酸碱不平衡引起的疾病,还有清除人体自由基抗衰老、降血糖等功效。在农业生产中蔬菜型甘薯属旋花科植物,适应性强,茎叶很少受十字花科和禾本科植物病虫的危害,一般不使用农药。植株茎叶生长比较粗壮,绿色较艳、清甜味浓、粗纤维少,茎叶光滑无绒毛,叶柄较短,食用口感好,可荤素炒食、热凉蒸煮配肴做汤、下饭泡菜均可。

1 百薯一号甘薯茎叶特点

蔬菜型甘薯百薯一号是河南省科技学院研究培育的无公害叶菜型甘薯新品种,在豫西区域经过10多年的实验示范和生产推广种植深受欢迎。

1.1 营养丰富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百薯一号茎叶营养成分含蛋白质32 g/kg、脂肪4 g/kg、膳食纤维13 g/kg、VC和VB2含量分别为400 mg/kg和1.4 mg/kg,与供试检测的番茄、胡萝卜、生菜等24种常用蔬菜相比较,蛋白质、脂肪、VC、VB2、钙、磷、钾、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成分均居第1位,堪称蔬菜族的“营养大王”。

1.2 食味鲜美

经过实际烹饪对比,百薯一号茎叶的口感风味明显优于其他甘薯品种的茎叶,其茎叶的食用部分为100%,优于清炒空心菜,清蒸口感明显优于茼蒿,可单独成菜也可作原料搭配成多种菜肴,成菜后颜色青绿鲜艳,食味鲜美爽滑别具风味。

1.3 免疫保健

据医学和营养学家研究证明,百薯一号的茎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可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降低血糖,促进胆固醇的排泄以及通便利尿、防止血管脂肪沉积,尤其能够防止动脉硬化和各类肿瘤的发生,在防止细胞癌变方面有着十分良好的保健作用。近年来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日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安全,大众对无公害食品需求越来越迫切。

1.4 适应性好

百薯一号是茎叶和薯块典型双高产的两用型甘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以来,表现适应性、抗逆性、抗病虫害性均较强,优良品质和丰产性能稳定,与其他叶用蔬菜比较抗灾害能力强,特别夏季生产抗酷暑炎热和抗暴风雨能力强,受灾后恢复生长迅速,为良好的夏季生产叶菜品种。

1.5 易栽培,经济效益显著

百薯一号农艺性状优良,薯块纺锤形,质地细嫩,耐储藏萌芽性好,单株分枝多,生长速度快,茎叶呈绿色光亮、全身无绒毛,株型半直立,耐水肥,鲜嫩茎叶产量高,生产茎叶可薯块种植也可移栽薯苗和扦插茎蔓。露地栽培可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多施农家肥,立春节气育苗,清明节后移栽,立夏前开始采摘茎叶至霜降,采摘期长达6个月,15 d采摘1茬,每采摘1茬加强水肥管理和田间松土除草,鲜嫩茎叶产量高达60 000 kg/hm2。保护地栽培可使用塑料大棚周年栽培生产,大棚栽培的蔬菜型甘薯茎叶生长快、茎叶幼嫩节间长,产量更高,口感滑糯清香食味更佳。特别是在低温和高温季节其他蔬菜抗逆性能差生长不适应,这对调节市场供应淡季更加显示百薯一号茎叶菜用的独特风味和经济效益。保护地周年生产要做到深耕细作,施足农家肥,早春种植和扦插及时管理,适时采摘及时追肥,保持土壤湿润和及时松土除草,鲜嫩茎叶产量可达90 000 kg/hm2,经济效益显著。

2 薯块栽培生产茎叶技术

薯块栽培生产茎叶经济效益高。首先缩短甘薯的育苗,移栽、返苗和前期幼苗生产的时间,茎叶生长到20 cm后采摘,提早供应市场,茎叶产量高,由于薯块营养体存集有大量养分,遇到适宜的温度、水分环境发芽多生长快,当每茬薯苗茎叶采摘后每株薯苗的根系和薯块能及时供应分生蘖芽生长的水分和营养,使分生的蘖芽迅速生长伸长成幼嫩的茎蔓,增加新生株数和采摘茬次。

2.1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

大棚耕地作为薯块生产茎叶的种植地。立春节气后将棚内地块深耕细耙,按1.3 m宽整地做畦,在畦内施入基肥,均匀施入腐熟农家肥45 000 kg/hm2、磷酸二铵750 kg/hm2,覆盖棚膜提高土壤温度。

2.2 实时排种

雨水节气过后棚内温度上升保持在22℃左右,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将无病斑、无伤痕、无冻害、重量在200~500 g的种薯块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5 min,捞出后排放在预先开好的15 cm深的播种沟内,种薯距离30 cm,每畦排种薯2行,行距0.65 m宽,栽种67 500块/hm2左右,种薯块按阳面朝上阴面朝下,头部朝上尾部向下倾斜排放;种薯单块重量超过500 g的要按薯块生长的上下竖切分块,同时用多菌灵浸种,种薯排放好及时浇足水封土后覆盖地膜,保持水分和提高地温促使薯块萌发生芽;惊蛰节气前后薯芽开始出土要及时破膜放苗并用湿土封严膜口。

2.3 加强管理

百薯一号薯芽长到15 cm后适时通风,春分节气后白天掀开大棚两端棚膜放风练苗,夜晚封闭保温促使薯苗茎叶老练和增加叶绿素的含量,造成大棚内昼夜温差增大,使薯苗茎蔓及叶片受到温差变化促使嫩翠茎叶的柔嫩性,随着自然气温升高,大棚两端棚膜昼夜掀开,清明节前后待薯苗茎蔓伸长至30 cm时及时采摘供应市场,立夏节气后大棚两端昼夜彻底掀开,还要拉开棚裙膜进行放风,保持棚膜覆盖增温保湿。

百薯一号的茎叶基部着生形成有大量的花蕾,采摘时未开花食用营养价值会更高,每采摘完一茬追施1次尿素,撒施150 kg/hm2后浇水1次。立夏节气后大棚塑模上要加盖遮阳网防烈日暴晒,以控薯苗茎叶老化降低质量,立秋后撤掉遮阳网。霜降节气后放下大棚两端棚膜和棚裙,继续使棚内增温保湿促进薯苗新蔓再发和生长。各茬采收适时掌握,一般薯茎叶蔓6片真叶30 cm左右长采收,薯块栽培生产茎叶采收期从春分节气后一直到冬至节,全年可采8个月供应市场,冬季增加保温措施采摘期可延续至大寒。

3 薯苗栽培生产茎叶技术

3.1 整地与移栽

百薯一号甘薯生产茎叶薯苗定植前将大棚内地块深翻晾晒,结合整地施入腐熟有机肥45 000 kg/hm2、磷酸二铵750 kg/hm2,旋耕后打埂整平畦面,畦宽1.3 m便于管理和采收,棚栽生产甘薯茎叶一般3月中旬移栽定植。薯苗选择粗壮、叶片肥厚无病虫害的健壮薯苗移栽,苗龄在30 d约8片叶左右,移栽深度8~10 cm,地面以下栽深2~3个节间,利于生成多层根系;移栽后及时浇水,封严大棚薄膜,保持棚内温湿度促进薯苗成活返苗,移栽密度行距50 cm,株距20 cm,移栽97 500株/hm2。

3.2 田间管理

移栽7 d后及时检查田间成活率,对未成活和小弱苗进行补栽和调整壮苗;及时浇灌返苗水,待薯苗全部返青生长点开始萌发新芽,畦面表土呈干状时要浅锄1次,在生长点开始拉长时摘心,促使早发分枝,平时只揭开大棚两端薄膜通风,高温季节可放下棚裙薄膜,适当增加浇灌次数,有利于降低棚内温度。大棚内温度长期控制在30℃左右,温度过高甘薯茎叶生长受阻易老化变质,棚膜保持覆盖,棚两端和棚裙膜调节棚内温度要及时掌握和使用封撤,长期保持棚内温度稳定,适宜甘薯茎叶生长幼嫩和嫩茎节间拉长,提高产量和增加嫩茎的品质。

3.3 适时采收

甘薯茎叶一般大棚内移栽后1个月即可采收,以采收茎蔓顶端向下10~30 cm为宜,以后每7~12 d可采收1次,采收期从3月下旬持续到12月下旬,每采收1次中耕除草松土1次,并结合浇水施肥撒施尿素150 kg/hm2,追肥本着少施勤施的原则,可结合浇水进行,每隔7 d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1次,叶用甘薯嫩茎叶含水量高,因此采收后容易失水萎焉,影响商品性,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茎叶,采收后及时销售,长途运输需要采取必要的保鲜措施。

猜你喜欢
薯苗棚膜薯块
不同棚膜覆盖对大白菜农艺性状及棚内环境的影响
农技服务(2023年9期)2023-10-10 02:48:06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今日农业(2017年7期)2017-02-02 07:57:35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河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2-01 16:25:21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蔬菜(2016年2期)2016-10-24 03:38:50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
乡村科技(2016年25期)2016-02-19 07:34:15
新建蔬菜大棚棚膜覆盖防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