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梅
摘 要:在高中数学中,思维能力是一种较高能力,在学生解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教师予以严肃对待。新课改的开展,标志着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数学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内容,注重培养个体数学创新能力,有效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必须要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创新性教学工作,引导个体在思考中形成数学思维。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结合新课改理念,数学教学的一大目标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以数学思维来对知识进行探讨,达到独立探索、善于发现的学习目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高中生要从数学角度来观察知识,设计和进行数学实验,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堂学习是不断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授课中,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都要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结合班级实际学情来创设与实践有关的问题,從而更符合个体认知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发展数学课堂思维,形成求知欲望。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结合问题在思考中发展数学思维,让每个人都能展示数学想法。
在讲解“等比数列”知识点时,教师指出酒后醉驾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人体中每100mg酒精含量达到20-79mg时属于酒后驾车,含量达到80mg以上属于醉酒驾车。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当一个人用45分钟喝完一瓶啤酒,然后喝了3杯茶后再测试酒精含量为60mg,这属于酒驾。喝完一杯白酒后属于醉酒。假如某个人喝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为300mg,如果体内酒精含量以每小时50%速度递减,那么要经过多久后才能驾驶机动车。这一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结合课堂学习内容来引出了等比数列的概念,进而对知识有了初步认识。实践表明,课堂学习中引入问题情境有效激发班级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在思考中发展自身数学思维能力。
二、注重师生交流
受到来自于高考巨大压力,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多,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敢对知识进行质疑,无法产生创新能力。创新潜能不能得到释放就会导致缺乏学习兴趣,要想转变这种情况,教师要营造出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消除内心畏惧,鼓励他们发表对知识见解,发挥出创新意识,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积极交流,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讲完棱锥知识点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是正三角形,那么,它的底面是_____。在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活跃班级整体氛围,发现小组中争论的焦点在于正方形还是菱形,有不同学生来支持两种不同意见。此时,班级的某一个男同学制作了一个模型来送到讲台上,在模型中说明了菱形的不可能性。这一制作过程体现出了模型的创新性,发散了个体数学思维能力,引起他们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评价该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其他人的创新性,展现出个性化数学思维,有效地促进对知识吸收和掌握,在思维发展中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从而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形成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三、注重课堂探索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探索,引导他们选择一些知识展开积极探索,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形成数学能力,在尝试中提出疑惑并予以改正。数学知识学习并非死记硬背,教师要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形成,让他们在发展中掌握教材内容,提升课堂数学思维,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探索性教材内容有效激发高中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内容,感受到数学乐趣,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如,在讲解二项式定理知识点时,班级学生对二项式定理中的公式来源不清楚,如,展开式、项表达式不够了解,无法理解二项式定理本质。实际上,二项式定理教学需要让学生明白两个关键点,一是让他们知道展开式各项具体形式,二是要理解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推导,从而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对于第二点,学生要通过观察展开式来进行总结归纳,这就有赖于自身探索总结能力,有效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数学思维碰撞,真正经历知识发生与形成过程,激发出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更好数学授课效果和质量。教学实践表明,探索性知识加快了课堂授课节奏,让学生在思考中有所进步,在发散中掌握知识,对新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理解。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引导他们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师生交流、展开知识探究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有效加快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让每个人在思考中有所增益,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仁金.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12).
[2]丁邦凤.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谈高中数学教学[J].华夏教师,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