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视域下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2019-12-06 07:39蔡成珍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蔡成珍

摘要:人文素养的提升对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高校应丰富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建构“大文学”视域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丰富学生的多元认知空间;夯实学生以知识迁移能力为基础的“动态素养”,以期提升其外语人才培养水平与就业质量。

关键词:“大文学”;英语文学课程;高级应用型人才;学习共同体;动态素养

作为英语语言专业高年级核心课程的文学课程,往往被应用型本科高校当作纯理论型课程而诟病,殊不知在“大文学”视域下,“纯文学”的概念与价值被扩宽,该认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乃至具体的英语专业文学课堂建构皆有深远影响。

一、何谓“大文学”?

民国时期,谢无量在其《中国大文学史》(1918)中指出:“中国古代推崇的是某种“杂文学”的概念,今天的纯文学概念实际上是取法西方得来的。而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文学研究之“为人生”的维度仍然占据重要分量。”[1]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融合“入世”与“出世”精神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大文学”铸成了人生美学的基本精神,不断地为当代文学艺术研究提供新视野与启迪。

从西方角度看,福柯被认为是提倡“大人文”的先驱,其在《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中,着重探讨了古典的知识体系如何变成了现代知识;即在现代知识定型之前,人文科学的概念与我们的常识相去甚远——囊括语言学、经济学和生物学三大门类。人文学科本质上是“人学”,现代专业精细分工所造成的隔离不利于人的自我认知乃至深度交流。因此,倡导涵盖社会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新媒体和数字人文在内的大人文(greater humanities)势在必行[2]。具体而言:

所谓的“大文学”(big literature)是相对与传统的“小文学”(small literature)而提出的,前者指涉广义文学,即某种广义人文的称谓,囊括数码技术生产的文本在内的一切书写形式……除了传统的涵盖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的狭义文学外,我们还应该发展泛指所有形式书写的广义文学观,将影视剧、流行歌曲、网络小说、漫画、博客、甚至电子游戏等悉数囊括在内。[3]

因此,积极地调整、吸纳多样的传统文学的嬗变和创新形式,有利于推进教学理念与技术的革新,对于推动新时代文学学科的复兴,促进其传统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意义深远。

二、何谓“高级应用型人才”?

何为“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应当如何定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定位较低,招收的是学习基础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这与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所偏向的“精英”教育不同,尽管如此,德国双元制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对推动我国本科高校转型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实践应用能力和学术素养并举;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中,实践应用能力和学术素养突破了非此即彼的思维限制。

实践应用和理论知识的习得并非是一对矛盾……我们应当积极寻找实践应用能力和学术素养的结合点,以两者互补的思路去设置课程,培养出真正符合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4]。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可遷移能力;依托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其是学生学术素养培养的基本目的。学术素养不仅仅是概念基础上的学术体系的习得与应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实际运用中的理解与反思中,因而是一种重要的“动态素养”。

再次,丰富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针对大学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互融合的类型,学校应鼓励创新多种合作模式,探索不同的办学模式,保证企业实践与学生学习的质量[4];同时,学院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展开分模块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与企业双方的积极性。

然而,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依赖于学生知识基本学术素养,其核心是学术“可迁移能力”的养成,在此方面,英语文学课程之“无用之用”不容小觑。

三、英语文学课程如何构建?

依据国家标准规定,英语专业的定位是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国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

三个专业都要求将文学和文化学习要求融入专业训练之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广博人文通识知识、高尚人文情怀和厚实人文底蕴的外语人才;三个专业都注重思辨能力培养[5]。

鉴于此,笔者认为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可以尝试如下构建模式:

首先,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机制。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在教与学活动中发挥中重要作用[6]。学习共同体作为一个动态的社会系统,融合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等要素,形成网状的群体系统结构,5G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学习共同体身份的生成、认同和文化共享[7]。

其次,打造呈现“动态素养”的“第三空间”。教师通过电子资源的共享与创造;学生在自由、平等的平台上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都对促进学生信息素养(digital literacies),多模式素养(multimodal literacy),社会物质素养(social material literacy),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等动态素养(dynamic literacy)[8]的提升至关重要;其具体体现在学生的演讲演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未来领导力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内外的英文电子书共读共享(Shared Book Reading)、观影、角色扮演、网络平台编剧、诗歌创意写作及网络发表、网络平台作文写作与互评等丰富多样的模式,营造真实工作氛围,唤醒学生对角色的联想,丰富共情与想象力;从而通过对话式课堂积极建构超越物质课堂形式的“第三空间”。

再次,巩固“大文学”观下的知识迁移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基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牢固掌握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对中西方经典的“史、论、著”的掌握,很难培养学生真正的科学创新批判思维[9]。然而,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笔者发现某应用型高校新生对传统的外语学习途径(英英纸质词典、英语报刊、英文书籍、英文日记、英语社团等)持相对保守态度;相反,他们相当热衷于通过接触“大文学”(如英语微信公众号、英文歌曲、英语学习小游戏app、英文电影等方式)来展开自主课外学习。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需求,积极通过“大文学”的视野拓宽其教学与实践内容,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素养与社会关切意识。

四、结语

人文素养的提升对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笔者建议将传统的文学课堂建构在“大文学”视域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在产学研育人模式下,积极夯实学生以知识迁移能力为基础的“动态素养”,以期促进应用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转型。

参考文献:

[1]李怡.从“民国文学机制”到“大文学”观——在山东师范大学的演讲[J].当代文坛,2018(03):72-78.

[2]焦鹏帅,顾明栋.中西“大人文”融通的思想、理路与方法——顾明栋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2019(04):1-13.

[3]顾明栋.论“后文学”时代传统文学的出路——从科幻文学、电子游戏与乔伊斯的小说谈起[J].外国文学研究,2018(03):77-86.

[4]陈莹.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5(06):119-128.

[5]王立非.葛海玲.我国英语专业的素质、知识、能力共核及差异:国家标准解读[J].外语界,2015(05):2-9.

[6]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

[7]李志河,周娜娜.网络学习空间下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活动机制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9(09):104-110.

[8] Hyesun Cho.Critical Literacy Pedagogy for Bilingual Preservice Teachers: Exploring Social Identity and Academic Literacies[M].Singapore: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2017.

[9]王科.强化经典原著阅读意识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06):131-132.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
简论中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