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建设的综述

2019-12-05 09:28刘华英战文吉姜少萍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职业素养

刘华英 战文吉 姜少萍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内不少专业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适合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但关于其在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研究甚少。对国内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我国职业院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提供支持。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182-02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飞速发展,各院校、各专业竞相探究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其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教学尤其适合现代学徒制模式。专业建设是提高专业技能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着重对国内现代学徒制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回顾与展望。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現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校企共同培养人才,通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直接将生产实践与学校理论技能学习相结合,形成一种理实有机结合的完整课程体系,实岗育人、将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养成贯穿于培养过程,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1]。

现代学徒制在国外已有很多成功范例,国内正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发展。2015年、2017年、2018年8月,教育部分别遴选首批165个、第二批203个、第三批194个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对促进行业、企业发展,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培养与实践养成,有效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现代学徒制下的专业建设研究现状

(一)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建设

不论现代学徒制还是学校职业教育,其核心都是课程问题。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改革的重要工作是进行课程建设。现代学徒制教学的课程建设是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和更新专业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考核体系等课程活动方式,着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职业素养,突破学科体系框架,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加以序化,是实现现代学徒制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强调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同等重要。学校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以服务于企业为宗旨,与行业企业协作,以工作过程所需知识为教育核心,以工作任务为知识载体,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从企业用人需求及学生学徒职业生涯角度考量[2],整合学历教育目标、职业资格目标、学生可持续发展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构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及个人可持续发展需求等课程模块,重视关键技能、通用技术技能、具体岗位技术技能及适应职场变化的能力。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关注新技术发展,引入行业标准、岗位能力标准,结合专业知识基础进行,以期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在目前职业教育中,学校课程开发已相对成熟,而企业课程开发则相对欠缺,未能充分考虑技能培养的职业化、开放性和实践性。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缺乏有效融合。

(二)现代学徒制下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师资队伍建设要求

现代学徒制模式要求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在人才培养全程中共同承担培养任务,这需要有知识扎实、经验丰富、操作技能过硬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支撑[3]。专兼教师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工学结合。专业专任教师除了要精通学科专业知识外,还要熟悉岗位工作过程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兼职教师即企业“师傅”,需要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教育教学方法及综合执教能力的培训,努力提升自身执教能力。

2.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

目前,有不少关于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及措施。潘伟洪[4]主张进行“师傅型”师资建设,教师上课即上岗,企业存量人才升级,以往的“双师型”教师升级为师傅型师资,培养学校自身能带顶岗实习的教师,使他们成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师傅,采用“双证”授课、教师顶岗进修、双岗互聘等措施。顾卫杰[5]提出完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顾心怡等[6]主张在学历、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工作或实习经历等方面严格职教师资准入制度,鼓励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组织企业师傅参加师资培训。校企双方在资源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通力合作,敦促专兼职教师各自发挥所长,取长补短、协调工作,共同提高,实现团队效能最大化。

学校专任教师善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但对企业具体岗位需求、行业发展和应用的认知有所欠缺,尤其当前职业院校实训硬件与行业企业实践应用存在代差,学校师资与实训设施滞后于行业发展;企业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能及时更新并掌握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及装备应用,但对人才培养缺乏教学经验、方式方法和责任感。

(三)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目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以职业为导向,进行系统设计,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校内教育与获取经验为主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实行校企双导师管理,企业师傅走进课堂,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学生,教师负责传授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人文和职业素养、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创新等能力。师傅负责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实践素养的养成,提高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双导师联合传授,实现学生技能和专业素养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行业的认知感,有利于打造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职业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爱的职业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