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化、项目化、常态化:一所山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经验

2019-12-05 08:27撰稿王林华
未来教育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学生

撰稿:王林华

成果完成者:王林华/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校长

其他成果持有人:孙锦明 万文涛 邓亮 周哲 肖乐华

问题的提出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此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等。

然而,新课程实施十余年来,我所在的敖城镇的所有小学直到2011年都没有真正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的只是传统的德育主题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至于没有开设的原因,农村小学的校长、教师们认为主要是受无资源、无指导、无章法的“三无”条件所限。

那么,在“三无”条件下,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呢?

成果的主要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我的团队成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在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系统性探索了四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主题选择乡土化、组织实施项目化和课程设置常态化三个方面。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乡土化

我们团队认为,乡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无资源”,而是“无视资源”。如果能够转变观念,抓住乡土特点,那么乡村小学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定的努力开辟出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此,团队充分利用校内外条件,开辟出了九类77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植物观察类:校园内植物生长茂盛,为学生观察春笋、芭蕉、油菜、映山红、桃树、桂花树、猕猴桃树、枇杷树、杉树、泡桐树、樟树、柳树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动物观察类:在校园内外,很容易见到各种各样的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因此,我们将观察蚂蚁、白蚁、蝌蚪、蝴蝶、七星瓢虫等,也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围。

气候观察类:学校建有一个简陋的气象角,用于学生日常开展气候观察,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温度、湿度、风力、雨量,以及天气对周边动植物的影响等。

植物栽种类:我们在校园内开辟了“南泥湾”“绿洲园”两块菜地,组织学生在此栽种萝卜、豆芽、辣椒、花生、脚板薯、向日葵、百香果等;在“爱莲池”种植了睡莲;在“听涛楼”与“修身楼”之间的“思辨路”栽种了横江葡萄;校园还栽种了桃树、猕猴桃、桂花、竹子等。

调查探究类:我们带领学生开展了农村古树保护现状调查、农民信仰现状调查、三锡坊牌历史调查和祠堂探究活动、仙女岭调查、“大河恋”调查、黄栀子种植的现状调查、生态农场生产流程及效应调查、水土流失状况调查等活动。

参观考察类:学校的周边有横江葡萄基地、井冈蜜柚基地、火龙果基地、百香果基地、黑木耳基地、大棚蔬菜基地、光伏电站、功阁水电站等,城市里有科技馆、将军园、文天祥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这些地方也是学生开展参观考察活动的重要场所。

图1:一般流程图

图2:植物观察活动流程图

设计制作类:学校开展了“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如学生研究老丝瓜的用途;研制升降玻璃擦、婴幼儿专用筷子等;开展制作叶画、我给植物做名片、玩具DIY、美味瓶中来、设计校服、竹子大变身、叠扑克、折纸飞机、做风筝等制作活动。

生活体验类:学校开展了我给大家讲故事、我的生日我做主、课本剧表演、树枝修剪、我当交通安全员、品尝校园里的柚子、挖冬笋、采摘松果等活动。

其他类:利用校园条件,还开展了“神奇的树叶”活动,让学生识叶名,分叶形,排叶色,做叶画,观叶长,探叶用,做叶哨,展示分享等;开展“校园植物大搜索”活动,让学生找植物、认植物,了解植物习性,做标签,画分布图,提供绿化建议,展示分享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实施项目化

区别于一般的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一个个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这种项目化的学习,有利于将学生已习得的碎片化知识、小的能力模块耦合链接起来,定位于特定的情境背景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创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有利于增加学生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素养。

1.综合实践活动的流程规范

项目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应用和项目展示。每个阶段都按照“学-思-行-省”循环链接的顺序予以实施,如图1所示。以植物观察为例,这一类综合实践活动只需一个“学-思-行-省”循环,如图2所示,各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1)“学”的环节。学生到达观察现场后,先“看一看”眼前的花、草、树、叶等,不认识的学生们会问老师,老师有时会说给学生们“听一听”,更多的时候会说我们还是上网“查一查”吧,查到之后由某位学生说给大家听。

(2)“思”的环节。经过“学”的环节后,师生都会提出一些问题来,比如这种草叫什么名字?这种花有毒吗?这种叶子能吃吗?等等,引导学生去“想一想”。学生有了答案会抢着来回答,没有答案会主动去查找,积极的外显学习行为由此引发。

(3)“行”的环节。由“思”引发带有社会交往性质的外显行为。在学生观察、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行”的方式有“说一说”“画一画”“标一标”“记一记”“做一做”“尝一尝”“比一比”等多种类型。教师可要求学生开展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活动。

(4)“省”的环节。在“行”之后,组织学生“评一评”活动记录、成果与作品,“谈一谈”自己得失成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自觉反省、自我改进。

2.综合实践活动的质保规范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质量,在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贯彻“八化”要求。

(1)方案设计专项化。就像学科教学教师要备课一样,每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都有一个专门的活动设计。这一设计既尊重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要求,也要因时间、项目而异,有继承也有创新。

(2)活动组织小组化。小组化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特征。以项目为抓手,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大大增加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性、互助性和交往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图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常态化示意图

(3)资料查找网络化。尽管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是一所山村小学,也已经通过网络与现代文明、与人类社会的知识宝库相链接。师生时常通过网络查找资料,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4)活动开展真实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最关键的环节还是要将学生带入现场,让学生亲自拿起劳动工具,真正参与到打洞、松土、施肥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之中。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制定计划、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等实践前环节,整理记录、制作作品、撰写成果、展示交流、反思总结等实践后环节,这些可以在教室或家里做。

(5)观察记录经常化。在真实的实践场所,时常提醒学生用已有的照相机、手机、记录本、观察表等工具,及时、全面、准确地记录现场情况,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记录习惯。

(6)活动成果物质化。综合实践活动不只是停留在绘蓝图、谈设想的初级阶段,而是要付诸实践,最终获得看得见的物质成果。栽树要见其慢慢长大,种菜要见其郁郁葱葱,制作要见到实物,环保调查也要最终落实到环境为之改变。

(7)交流展示多样化。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现场录像、照相、记录等材料的整理,重视成果的撰写与制作,各小组以文字、图片、照片、录像等多种形式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本组成果,并竞相向学生们推介。

(8)活动评价自主化。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由学生们自主评价。各小组在展示自己的记录、成果、作品等材料之后,由全体学生根据科学性、可行性、应用性、创新性等参考指标相互评议,最终评定等级。自主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反省意识的绝佳机会。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常态化

我们团队通过四年的努力,已经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在如今的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趋于常态化,主要表现在活动全体化、课时固定化、教师队伍整齐化三个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全体化。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最初只涉及一个年级,后来覆盖了三至五年级,如今已经覆盖全体小学生。各年级、各学期都已经常态化开设了包括固定项目和自选项目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见图3)。

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固定化。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至五年级每周1课时。由于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很有意思”,因此,学生们在课间、下午放学后、周末也自主开展活动,这个时间不固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整齐化。与其他农村小学一样,开始时,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大多数教师不愿也不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校长的影响下,大家渐渐意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跟着学,边教边学,从做中学,已经成长为“专兼结合”的村小教师。这里的“兼”是指每位老师都要兼职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外,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还与横江葡萄基地、井冈蜜柚基地等多个生产基地、校外教育场馆长期保持友好联系,保障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持续开展。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学生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赶不走的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