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吴倩 李永强 潘南 李杰/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成果完成者: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融合育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如“学科内容重复割裂”“学科思维深度不足”“教育与生活脱节”“教育与技术不能有效融合”“分科与综合不平衡”“评价方式传统单一”等问题,再如“唯学科”与“去学科”两种倾向,一直困扰着广大基层学校和教师群体。
巴蜀小学“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研究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育人为基础,历经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以“学科+”为显著特征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模式。这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在一所学校落地的系统解决方案,探索的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力求把握综合化实施的行动路径。
巴蜀小学探索了核心素养在各学科落地的“化-联-跨-展”全链条策略,对应指向课程改革四个关键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构建起尊重、激发、共生的课堂文化。“化”,即对学科素养进行校本化表达,以此统领学科内综合。比如语文学科的“爱母语、会读书、会思考、会表达”,英语学科的“自信交流、多元思维、世界眼光”等。“联”,即对教材进行解构和重组,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比如,美术学科按照造型、设计、欣赏、综合四大领域整合教材,将美术与社区、社会、文化、生活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跨”,即不拘泥于常规,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探索跨班级跨年级的实施方式。如数学学科“玩数学”课程包括:九连环、魔方、数独等。“展”,即突出表现性评价。比如,语文学科评价加强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评价,音乐学科通过举办“班级音乐会”展示音乐素养等。(见表1)
表1:巴蜀小学各学科特质例举
“学科+学科”以主题方式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合,以项目任务驱动问题的解决,立足学生实际,动态地搭建学习的“脚手架”,以打通学科之间的围墙,破解综合化实践的难题。“学科+学科”不是简单的加法,其实质充分发挥了学科间的综合育人功能,寻求学科间的共通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实现全人发展。
比如,“音乐+美术”学科的“都市美育”,以审美兴趣为中心,通过举办艺术展演、书画展、律动音乐会等形式,探寻老重庆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三峡纤夫”“巴蜀故事一条街”“黄桷树”调查研究等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艺术特质的“巴蜀学生”。近年来,巴蜀小学开设了项目式学习工作坊,出版了1~6年级《项目式学习学生手册》,以项目式学习为代表的“学科+学科”研究成果入选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为了避免教育与生活脱节,实现知行合一,巴蜀小学以实践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全方位实践“小中大课堂一体化”的育人策略。“教室小课堂”从学科出发,依托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等,进行理想信念、礼仪养成教育;“学校中课堂”通过建立学月主题单元,设立开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各学科协同,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社会大课堂”将道德养成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包括礼仪修养、感恩回报、民主生活、国际视野等。学校统整并构建了以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班队主题教育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回归儿童的完整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聚焦目标,统整内容,融通三重生活,运用小中大课堂三种形态,主要由三个学科团队牵头研究,全员参与评价等方式,建立了“学科+生活”德育实践常态研究机制,让“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人人都是班主任”的自觉自为真正在教育现场落地生根,成效显著。巴蜀小学案例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学校获得重庆市十佳书香校园、重庆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先进学校、重庆市德育品牌等称号。《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等核心期刊均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
巴蜀小学校长团队
“学科+技术”就是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利用技术这个关键要素,将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来营造新型的教育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主要表现为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强调学生的线上线下主动参与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技能的培养,在个性化学习基础上,鼓励合作学习与同伴交往,倡导师生合作,通过技术手段去模拟现实生活,注重学生实际经验的获得。
让技术无声无息地浸润在“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巴蜀小学“学科+技术”的研究探索,经历了从“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空间学习”,再到如今的利用“手机平板泛在学习”的完整发展阶段。这让巴蜀师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共同完成了由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向互联网学习资源开发的重点转换,实现了优质资源有效供给和共享,让学生的自主、个性化选择学习资源成为现实,形成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全时空泛在学习范式。历经多年实践,学校研发出了跨越学习时空界限的优卡乐园网络学习空间(http://www.51youka.com);打破课内课外的优卡学堂泛在课堂平台;实现学生实时评价的“巴蜀榜样”电子徽章;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律动课堂数字观测平台。
如今在巴蜀,技术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了由技术保障向技术赋能的功能升级,学生学习有了技术的杠杆,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兴趣也更为浓厚,有效提升了学习效能。
针对教学方式创新多元与评价方式传统单一的问题,巴蜀小学通过评价导向、诊断、激励,探索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试卷测评与表现性评价相融合、自评与他评相鼓励的评价路径,达成“激发内驱动力、做更好的自己”的目标。
学校建构了“三力”学生评价体系,活力评价关注学生身心素养及习惯养成,指向“生活实践”,重点关注学生在各个生活场景中的精气神,激发学生灵动的生命状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力评价关注学生在国家课程中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潜力评价促进学生兴趣拓展及特长发挥,注重通过参与、选择和激发,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可塑、可为的空间。在学生“三力”评价过程中,我们坚持“过程性”+“终结性学业”、“过程性”表现+期末“主题情境表现性评价”相结合。开发《“律动”学生评价手册》和“信息化评价平台”等评价工具,实现从知识评价走向综合素养评价,从课程学习评价走向人的发展的综合评价,从评价“是什么人” 走向“成为什么样的人”。
巴蜀管理以尊重、激发、共生为原则,以人的成长为核心价值,关注每一个人的全面成长。通过“精神与行动并举”的管理文化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和成长活力,让管理成为精神的引领、行动的支撑和情感的沟通,成就人、发展人,并创造性回应了学校管理本质问题,探索形成了“律动管理DOING行动范式”,一方面,坚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来引领实践探索;另一方面,鼓励自下而上的现场创新来推动思想丰厚。
快乐的巴蜀孩子
巴蜀建立了“大部制统整,小学校(学科组)落根”的管理架构,设立课程部,以“专项牵头、集体实施”的方式,统筹规划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计划、教研人员以及教研方式,设立校务部、物业部,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建立学科负责人机制,实现教师选拔、培训、考核一体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诊断一体化。建立了注重跨学科与综合管理意识的新教师选拔培训机制,建构了旨在引导教师走向自我成长的“四段三维”(“职初、合格、成熟、稳定”时期与“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维度)教师成长模型。完善了以常态优质、特色认定、数据导向为评价导向,促进一校一品,一人一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学校评价体系。
“学科+”强调的是,学科始终是基础,“+”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为了表述、理解和团队推动的方便,强调的是综合视野下的学科,是学科与不同关键要素不断的链接和融合。在巴蜀,“学科+”只是众多育人路径当中的一种教育的主张、选择和方式,所以巴蜀更愿意把“学科+”定位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是工作方式、课程方式,借助每一个“+”,找到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关键要素来选点突破,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加出了学生的育人本质,加出了教育的立德情怀,凝聚起更多立德树人的共识和热情,回归了巴蜀人的初心和梦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现代公民”。
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责任与使命,巴蜀将继续携手教育路上的同行者,坚持教育是“做”的哲学,以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共同走向为生命增值的、有境界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