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多模态课程构建

2019-12-04 04:15唐年青罗炜刘许
职业时空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程构建多模态高职英语

唐年青 罗炜 刘许

摘要:基于目前高职英语课程理念有待更新、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材使用周期较长等现状,结合多模态理论提出通过更新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突显生本多模态教学观念,开展课堂多模态教学活动,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多模态;课程构建

2007年我国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各高校需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并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兴起为我国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多模态理论中倡导通过多种模态的结合使用,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全身各感官系统,通过教学中的多种模态教学资源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高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一、多模态理论概述

早在20世纪90年代,Kress与Leeuwen就提出了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设想,其研究认为语言的学习不单纯是文字符号在人体大脑内的反应,而是通过多种符号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他们提出语言学习应该通过多种符号,多种教学模式的共同刺激,以此来促进学习者的各类感官,从而改变单一的文字模态教学的局限性。[1]1996年,新伦敦小组开始将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中,提出多模态教学理念,同时构建出六种语言学习意义模式。通过多年的研究之后,2001年,Kress 与Leeuwen正式提出了多模态理论,其研究表明不同模态能够表达出相同意义,其他符号能同语言一样具有概念、人际及语篇分析功能。

20世纪初期,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引入多模态教学模式。2007年,顾曰国最早将多模态与语言教学结合进行研究,对多媒体和多模态的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并提出多模态再语言教学中可以强化记忆。2010年,张德禄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原则,分别为总原则、最佳效果原则和三个一般原则,其中三个一般原则包括有效原则、适配原则及经济原则。[2]他明确指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模态及模态组合,如若选择不当则不利于学生进行外语学习。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中也开始逐渐进行多模态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研究。文章将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为例,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多模态理论进行英语课程研究,以期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二、高职英语课程现状

(一)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我国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理念仍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3]虽然在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后,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高职学生在第二学期需要进行英语能力A级测试的情况下,教师会在第二学期的课程教学中安排将近一个月的试卷讲解课时,集中对学生英语应试能力进行提高。学生在有限的英语课时设置中进行英语应试考试,虽然这种“填鸭式”的试卷讲解有可能使部分同学提高应试能力并通过考试,但整体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英语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再者,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过于依赖课本,极少涉及到当下热点话题,这让学生很难在枯燥无味的英语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进行英语学习。

(二)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课时设置明显多于基础知识课程课时的设置。尽管我国教育部多次提出高职院校需加强英语课程的设置,但是近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已普遍将原有的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设置减少为两个学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职学生英语的学习机会。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中也很少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课程,校内也很少举办相关跨文化交际的讲座,[4]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欧美文化的摄入。与此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存在为专业课程及实训课时进行让步的现象。英语学习本应该是一种持续性地不间断地学习过程,但在英语教学课程中这种课程间断,学生全身心投入专业实训一周或者两周之后回归英语课堂,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真度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英语课堂学习。

(三)教材使用周期较长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材使用周期过长,教材质量有待提高,教材硬件资源建设不到位,教材配套资源不足。[5]我国高职教学改革按五年进行一次改革,教育部规定高职院校教材的使用需要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四个年头,但据调查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材仍然采用的是十二五规划教材,并且教材的使用时间在十年左右。教材中的知识略显陈旧,有的阅读文章的内容还在介绍十年前的固定电话,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等过时的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兴趣不高。在教材配套资源方面也仅仅只有PPT课件,没有同步线上APP软件的支撑,一方面不利于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三、高职英语多模态课程构建

(一)更新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新时代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创建引导式、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借助优质的网络资源及便捷的学习平台将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像、微课等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学习, 既满足了学生对手机的需求, 而且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6]针对畜牧兽医等农学及工科的专业学生的课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差异化的课程设置。高职农学及工科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比文科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低,因此,教师需针对这部分专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比如通过在网络平臺传送适应这部分学生的文档资源、视频、音频及课件,方便这部分学生在课后对课堂中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同时针对这类专业的学生男生偏多,喜欢网络游戏的特征,设置一系列学习闯关游戏;针对这类专业学生乐于表达的特征,设置视频录制作业,满足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教师通过这种多模态化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逐渐得以提高。

(二)突显生本多模态教学观念,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多模态教学观念,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的角色,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突出学生为主的重要性,以启发式为主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比如针对航空专业学生的课程中,教师需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及知识点进行有效地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相关教学视频、实际案例、图片,以及国际机场广播、通知、视频等实景资源,并对相关教学资源设计相应的问题,问题涉及选择题、问答题、音频录制题、视频模仿拍摄题或者主观评论题等题型。教师通过打造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监督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的基础上,灵活将所学知识融入与职业相关的实景资源学习中,熟练掌握相关职业英语,最终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三)优化课堂多模态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中,要转变过去“满堂灌”“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这需要教师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多模态技能训练及交际体验。比如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师可设计一些国际商务谈判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立自己的贸易公司,设定本公司的业务范围及在公司中承担的职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组进行业务洽谈。洽谈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业务洽谈的流程,进行项目演示,草拟相应的商务合同。通过这种多模态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口语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全程表现进行点评,告知注意事项及有待提高的方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高职各专业学生都具有掌握好英语的技能,因此,为了能够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在多模态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设计多模态的英语教学活动,结合线上線下教学,实行多模态考核方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东燕.“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及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8,(27):106-108.

[2]  周怡.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2013,(17):21-23.

[3]  王宏宇.高职英语多模态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46-48.

[4]  姜宇彤.高职院校英语复合型及应用人才培养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9,(121):110-111.

[5]  卢爱华.华东高校英语教材使用现状、问题及规划建议[J].山东外语教学,2014,(17):23-28.

[6]  胡二娟.“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多模态和多维互动教学 [J].河北职业教育,2019,(3):43-46.

猜你喜欢
课程构建多模态高职英语
关注校本,有效教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