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019-12-04 04:06邱显芬
考试周刊 2019年80期
关键词:小组建设小组合作学习数学

摘 要:合作学习越来越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变成一种形式,走过场,停留在表面。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合作学习目标;合作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评价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一时成了广大教师学习和运用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公开课,如果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呈现,似乎就是教学理念的落伍和教学方式的陈旧。既然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是广为数学教师认同和实践的方式,就很有观察、思考和研究它的必要。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二十多年,同时承担学校教务工作。因而,对小学数学教学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通过教研活动,笔者拓宽了视野,学习到不同的教学方式。观察、反思自身及他人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情,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一) 合作目标偏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停留在表层的形式认识,忽略了形式为目标服务,忽视了小组合作的目标是为了“共同提高”的整体发展目标。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中,一位老师提出小组合作要求:“下面请大家合作讨论一下: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开始围坐在一起,组内优秀的孩子一下子就把答案说了出来,而那些学习水平低、性格又相对内向的同学还是一片茫然。

几个优秀的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大部分学生只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学习形式的陪衬,没有真正参与,经历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类似水果拼盘,缺乏交融的过程(学习探究的过程),个体没有发展变化。这种只有“小组合作”形式的学习方式,不但没有教学实效,对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是有害的。他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被优秀生掩盖,以“小组完成”的片面结果中掩盖了他们的实际问题。时间一长,他们在习惯中被掩盖,懒于思考和探究,逐步从学习的“主体”退位到“陪读”。

(二) 合作运用随意

当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数学课堂改革的先进教学方式后,不少教师把它当作“万能钥匙”,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能用在任意的一节数学课堂上。

在《圆柱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学中,课始,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小组讨论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有哪些特征?(2)小组确定代表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回顾、梳理、总结上节课的教学内容,用时用力都不恰当。小组合作是小组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相互协助,一起探究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对上节课的结论性知识,还需要探究吗?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看似热闹,却没有教学实效。

(三) 合作组织混乱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有的教师以为自己的退后,就是为了充分地成全学生,偏解了教师在教学中角色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选定不同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转化成长方形后,教师布置合作任务:“下面大家合作讨论一下,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面对笼统的学习任务,学生各做各的,此时的“小组合作”实际已经消失停止了。

以上案例中,教师没有把合作任务细化为几个步骤:(1)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没有分析并研究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模糊了合作学习任务。

(四) 合作评价片面

小组合作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用团体成绩,引导、激励、促进团体内学生的合作学习。有的教师在评价时却忽视了“团体”的存在和成果。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1/2+1/4=?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算法。不一会儿,一位数学思维敏捷的学生说出了3种算法:(1)化成小数,0.5+0.25=0.75=3/4;(2)画出正方形的一半表示1/2,再画出正方形的1/4,合起来是3/4;(3)通分,2/4+1/4=3/4。老师马上对其进行了表扬。

以上的答案只是学生个体的思维和表达,并没有在小组中一起交流、探讨,成果也只是学生个体,并不代表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以点代面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促进和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二、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以上是笔者教学观察后的一些发现,问题的实质是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认识的狭读和偏读,认识误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上只看到了“合”的形式,没有充分体现“作”,即合作学习的小组建设、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的目标、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及分工、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和意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同行探讨、相关理论的学习,逐步形成了以下教学观点和教学策略。

(一) 小组建立:基于优势互补,力求1+1>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个性、学习水平、兴趣、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的建立。小组建立不是四五个学生的随意组合,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基于学生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1)分组时教师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使小组组合作尽可能达到最优化,才能让每个学生有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和相互学习,在整体提高中有效地促进个体发展。

(2)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地分配任务。每个小组有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等,一般选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主持人,在主持人的組织下,成绩好的带领成绩差的共同进步。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帮助不仅仅传授理论知识,而是将自己的解题思路传授给其他学生。

(3)制定小组规则,是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保障。在运用合作学习时,教师提出小组合作中成员共同遵守的纪律和规则。通过共同遵守规则,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欣赏,学会讨论问题的合作习惯,并在团体学习过程中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健康人际关系。

(二) 目标明确:促进团体,进步个体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是教学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小组团体明确合作学习的共同任务和目标,才能一起努力,分工协助,最终解决问题,一起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如《圆的面积》教学中,首先由学生回忆、思考: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类推出圆是否也可以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呢?通过设疑,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在明确学习任务后,各小组经过初步考虑,对问题进行逐个分解,首先提出了三个需解决的问题:①如何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解决化曲为直的问题。②圆转化成哪个平面图形?③圆和转化成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关系?

围绕三个问题,各小组就着手展开了合作讨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动手动脑,参与面广。通过剪剪拼拼,有的拼出了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有的拼出了近似于三角形的图形,有的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或三角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集体交流探讨,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式”,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在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学生个体得以发展。

(三) 学习单设计:任务清晰,分工明确

合作学习的任务体现了达成教学目标的各种具体要求,它主要回答的是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需要做什么。教师不仅要结合教学任务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还要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合作学习的任务。学习单体现四个要素:时间、程序、内容、反馈。它除有详细的学习内容安排,组长、组员、记录人、发言人、管理员等“人事分工”也很明确,各司其职,适时轮换。

例如,《梯形的面积计算》可根据教材的重点,设计以下学习单:

(1)独立思考(2分钟):怎样的两个梯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由什么组成的?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组长在小组里组织讨论以上问题(3分钟)。

(3)记录人记录讨论结果。

(4)发言人准备好代表小组发言。

学习单的运用重视每个学生合作意识和技巧的培养,重视小组内和谐人际关系的创设,让优秀生和学困生均能通过小组活动互学互助,共同进步。学习任务单把小组讨论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确定下来,弥补了过去教师单纯的口头表达存在的随意性缺陷,使学习任务设计更加明确、清晰,保障了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

(四) 积极评价:肯定团体,激励个体

评价是促进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如何使合作学习持续、有效并最终形成一种持久性的学习方法,需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首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其次评价的目标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小组。把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

如《角的度量》教学中,教师划分好小组,并选出小组长,通过小组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向学生传授正确使用量角器的方法,然后画出一些不同角度的角,组织小组学生进行合作测量,将同样的测量角度的题目分发给所有小组,使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记录小组完成角度测量的速度与准确度。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完成了彼此的工作,其中测量、记录、总结、发言都是不同的组员完成。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各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既锻炼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协调能力。教师评价团体时,学生既感受到集体荣誉,又感受到被老师肯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合作是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合理、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学业任务,同时培养了团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邱显芬,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组建设小组合作学习数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建设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生生合作之“小组建设”
高中英语教与学方式改变的探索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