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冷棚羊肚菌栽培技术*

2019-12-03 01:49朱瑞文涂俊铭
中国食用菌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冷棚原种羊肚

罗 凯,朱瑞文,涂俊铭**

(1.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黄石435002;2.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重点实验室,湖北黄石435002;3.阳新瑞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黄石435200)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 又名美味羊肚菌、羊肚菜等,是世界公认的一种珍稀食药兼用真菌。羊肚菌属子囊菌亚门(Asomycota) 盘菌纲(Pezizomycetes) 盘菌亚纲 (Pezizomycetidae) 盘菌目(Pezizales) 羊肚菌科 (Morchellaceae)[1]。羊肚菌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力、消除疲劳、保护肝脏和肾脏、促进胃肠蠕动和排出、抑制肿瘤等功效[2]。目前,野生羊肚菌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羊肚菌的人工栽培产业吸引了不少食用菌爱好者和投资者的目光。然而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成熟,导致绝大部分栽培者处于亏损状态。2000年,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开创了羊肚菌室外栽培营养袋技术,随着此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我国不少栽培者在近几年都获得了较高的羊肚菌产量,但其品质和产量仍然不稳定[3]。羊肚菌栽培技术对于零基础的栽培者来说成功的几率更为渺茫。目前,南方使用冷棚栽培羊肚菌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和技术栽培模式,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相关操作流程。

1 羊肚菌几种栽培模式

1.1 羊肚菌栽培菌种

目前国内人工栽培常用品种为黑羊肚菌支系的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 和七妹羊肚菌(Morchella septimelata)菌种,有少部分使用黄羊肚菌支系中的羊肚菌和变红羊肚菌支系中的变红羊肚菌菌种。其中梯棱羊肚菌因其高产、稳产的特性,占国内栽培菌种的95%以上[4]。菌种主要是野生羊肚菌的分离纯化与人工驯化栽培所得[5-6]。

1.2 羊肚菌室内栽培

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技术在国内还不成熟,虽然在2006年,朱斗锡[7]的室内栽培已获成功,并申请了专利,但国内的室内栽培仍然没有大规模推广,大部分情况还是稻田或大棚栽培。羊肚菌室内栽培技术首次报道是在美国,1982年,Ower[8]报道该技术成功,之后还申请了几项关于羊肚菌工厂化栽培的专利。1994年8月24日,Terry Farms Inc.宣布建成世界上第1个羊肚菌栽培工厂,但这些栽培工厂因各种原因陆陆续续停产[9]。所以羊肚菌室内栽培技术难关有待攻克。

1.3 羊肚菌室外栽培

目前国内基本都是室外栽培羊肚菌,常见的有大田栽培、大棚栽培和林地栽培。大田栽培和林地栽培成本低,但是受环境影响很大,出现极端天气会导致产量低、品质不好甚至绝收等问题;大棚栽培受环境影响不大,羊肚菌菌种活性强,且掌握基本的羊肚菌栽培技术,产量和品质可以保证,只是前期成本较高。大棚又分为冷棚和暖棚,南方一般使用冷棚,北方气温低,常用暖棚。

1.4 冷棚

冷棚搭建成本低,搭建速度快,使用便利,能满足羊肚菌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可以直接建在菜地或者田地上,有效的解决菇农生产场地问题,为羊肚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冷棚建造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高、背风、向阳、水源近的菜地或田地。冷棚的结构见图1。

图1 南方冷棚

如图1所示,冷棚使用镀锌钢管为主材,弯曲成拱架,跨度即棚宽6 m~8 m,棚高不宜超过3 m,每个大棚以400 m2为宜,并在棚顶覆盖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膜厚0.1 mm的塑料膜。在棚宽处安装宽80 cm~100 cm的门。这种大棚构件抗腐蚀、整体强度高、承受风雪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可为羊肚菌这种覆土栽培的菌类的生长发育遮风挡雨。

2 羊肚菌菌种制作

2.1 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母种培养基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煮汁)、葡萄糖20 g、琼脂15 g~20 g,蒸馏水1 000 mL,pH自然。

2.2 母种的制作

制成的母种见图2。

图2 羊肚菌母种

由图2可知,菌种在无菌操作台经过分离纯化,筛选出合适的母种。羊肚菌的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应选择在当地采摘到的野生羊肚菌作为提取母种的材料。

2.3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选择

根据地区不同、取材不同、价格不同可以选择以下配方:

配方1:小麦50%、谷壳33%、腐殖质土10%、麦麸5%,石膏1%、石灰1%;配方2:杂木屑74%、麸皮20%、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1%、石膏1%、石灰1%、磷酸二氢钙1%;配方3:40%小麦、58%木屑、石膏1%、石灰1%;配方4:棉籽壳50%、木屑33%、麦麸15%,石膏1%、石灰1%。

2.4 原种、栽培种的制作

羊肚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基本一致,小麦和杂木屑在使用前一天需用常温水浸泡24 h,小麦泡至无白心或微白心。把主料和辅料混匀,湿度控制在60%左右,之后进行分装;原种一般用750 mL原种瓶,栽培种用15 cm×30 cm的聚丙烯(高压灭菌)或聚乙烯(常压灭菌)菌种袋,一瓶原种可以转接50袋栽培种。置于20℃养菌房,30 d即可播种使用。

3 冷棚播种

3.1 整地

在播种前一个星期需要把整个土地进行翻耕,之后暴晒2 d,并撒上石灰,起到杀菌作用,用量为75 g·m-2;再把土地整理成厢面,每个厢面宽1.0 m~1.5 m,厢面与厢面之间留宽 25 cm,深 20 cm的沟,用于排水;最后用4针~6针遮阳网支起遮阳,南方冷棚直接在大棚外面加一层遮阳网,遮光率需达到90%。

3.2 播种

播种时温度不宜超过20℃,南方地区一般在11月中旬可下种,每年气温变化不同,到11月底会有几天的高温,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播种的首先把菌种粉碎,均匀撒在厢面上,667 m2用量为150 kg,然后均匀覆土3 cm,把整个菌种覆盖,最后盖黑膜。3 d就可以看见萌发的菌丝,7 d~15 d可见无性孢子,俗称“菌霜”。

3.3 中期管理

播种15 d后需要添加二次营养,俗称“营养袋”,见图3。

如图3所示,营养袋制作过程与原种栽培种类似,配方为50%小麦、43%谷壳、5%麦麸、1%石灰、1%石膏。袋口可以用扎口机封口,封口位置应靠近袋口,使袋内物料较松散,作用和谷壳一样,增加袋内透气性。营养袋用量为3袋/m2。放完营养袋之后,保持棚内温度在25℃以下,空气湿度在70%~90%,可以采用喷带增加湿度。每天早晚通风15 min~30 min,把大棚两侧棚膜卷起即可。营养袋里是煮熟的小麦,所以特别注意防鼠害和虫害,有被侵染的营养袋应及时撤掉,防止污染扩散。

图3 营养袋

3.4 出菇管理及采收

南方地区一般在1月底到2月初之间,根据实际气温稳定在棚内最低气温在5℃以上就可以催菇,具体做法是除去地膜,对整个地面进行一次灌溉,营养袋可以撤除也可不撤除,但是在第二潮菇催菇之前一定要撤掉,或者以拿起营养袋时不粘土,且重量明显减轻为参照。有菇蕾出来后,保持空气湿度在80%~90%,但是不能大量洒水,可以采取喷雾方式增加空气湿度。羊肚菌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所以要适当增加通风,每天早晚通风30 min~60 min为宜。羊肚菌菌帽的脊把菌帽凹坑都分隔开来为成熟菌,即可采收,见图4。

图4 成熟子实体

由图4可知,当子囊果不再增大,菇帽褶皱部分轮廓分明,脊把凹坑都分隔开来,并有独特的羊肚菌香味时为成熟状态,即可采收。采收时应左手持菇,右手拿锋利的小刀,在羊肚菌菌柄靠近地面部分水平割下,如黏有泥土,及时去除。采收羊肚菌应整齐摆放在采收筐内,待销售或烘干。

3.5 轮作

在3月底4月初羊肚菌采收完成之后,可以种一些适宜农作物,比如玉米、小麦等,不仅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为农民增收,还可以增加土地的营养,来年若继续种羊肚菌,玉米小麦都可以用作栽培羊肚菌的原材料。

3.6 病虫害防治

羊肚菌的病虫害主要发生在菌种制作、中期管理和出菇管理过程中。菌种制作操作不当,直接导致菌种侵染杂菌,此时应该及时挑出染杂菌的菌包,做灭菌处理再丢弃;中期管理不当易遭虫害,如:白蚁、跳虫、蛞蝓、鼠妇、老鼠等。出菇管理不当易遭微生物病害,如镰刀菌、霉菌、盘菌等。防治病虫害的有效办法有:一是菌种制作过程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有条件者可在无菌操作台接种,接种工具必须彻底消毒,一旦发现有污染菌包,及时挑出,防止扩大感染;二是在中期管理阶段,大棚两边一定要密封好,防止虫害有空可钻,进出大棚的门应放置挡鼠板,防止老鼠等进去吃小麦,大棚中间可以悬挂黄色粘虫板,防止飞虫侵害,如遇大雪天气,要及时除雪,防止大棚被压塌;三是在出菇管理期要避免高温高湿,一旦侵染上该条件适生菌镰刀菌,直接影响整个大棚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如遇高温,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如喷水降温、通风降温和加盖遮阳网等措施,喷水降温时注意防止湿度过大。

猜你喜欢
冷棚原种羊肚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辽宁】致富典型引领高素质农民增产增收
冷棚在一八四团果树越冬中的应用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大庆冷棚提子栽培技术分析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