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技师学院(筹) 孔福能
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已应用多年,在辅助教学的作用上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其优点是操作简便、通用性好、普及面广。但对于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而言,可能存在着文化底子薄、学习动力弱、专业课程复杂且抽象等问题,容易造成学习兴趣逐渐削弱。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使汽修专业课程内容变得生动而直观。但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丰富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多,只在各类教学能力大赛及公开课上有较好应用,无法满足日常教学需要。本文以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为例,分析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从传统的板书到投影仪的大量使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减少教师劳动强度的同时,结合图片、视频的播放,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部分知识点能够更好的表达。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中,不光专业多、涉及面广,还有大量的实训课、理实一体化课程,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教师的示范学生无法全部观看,复杂的零部件结构无法较好描述或观察,学生的作业或操作反馈无法及时公布,评价无法及时统计分析等,都暴露出了投影仪的短板,使得传统的投影仪技术已无法满足课程需要。
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硬件或软件支持,在软件方面,可能有网上公开的免费资源可以直接利用,如思维导图、三维造型、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而在硬件方面,不仅采购开支巨大,且涉及的项目众多,光汽修专业就涉及机修、钣金、涂装、新能源等,需要采购设备和耗材,开销巨大,还要额外采购专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对学校的经费保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学校可能会由于经费有限,会出现设备不齐全等问题,使教师面临无设备可用的尴尬处境。
软硬件的使用无疑会带来一定的效果,但在使用过程当中,也往往会遇到较多问题。如:能全场共享的同屏技术,需要满足拍摄设备、显示设备、网络的建立与连接;能数据分析的问卷测试,需要课前手工出卷、同时满足学生端、教师端的设备及网络;能模拟仿真的仿真软件,需要学校出资采购,面对众多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难免会使人产生畏难情绪。
对于实际教学当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够普及,除上述几点客观的外在因素外,教师自身在思想层面上也有一定因素,究其原因,可能由以下几方面所致。
(1)对新事物嫌麻烦。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目前仍是传统的课件占据主流,主要原因是课件的制作和操作相对简便。而重新学习新事物,无疑加重了本就课务繁忙的教师们的负担,如果不是外在压力,大都不愿意主动学习。
(2)多年习惯难改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群体,尤其是年长者,由于多年的习惯,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已经习惯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板书,或者借助多媒体来完成教学,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只会按照课件的内容来授课,长久积累下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述能力也逐渐下滑,最终致使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目标难以实现。
(3)理念更新不及时。针对汽修专业而言,由于涉及项目较多,单单凭借多媒体教学难以胜任。但仍有不少教师会感觉只要讲解到位,配合一些课件就可以完成知识点的传授,却忽略了中职生的特性及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效果及便利,尽管教师展开了知识讲授,然而,学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且学习效率也不理想。
(1)专用的仿真软件。汽修行业是一个非常注重动手操作的行业,且项目多,要求高。以钣金中的“塞孔焊”为例,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模仿为主,但可能存在效率低、损耗大、学生难以理解等情况。有条件采购专用仿真软件的学校,可先用该软件进行演示和模拟操作,在保证安全的同时,配合动画、文字,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厚度材料的焊接要点;再配合后续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同屏展示。在汽修专业的实训课中,有时教师需要对某个动作或者零部件进行示范或展示,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无法集中近距离观看。教师往往采用相关图片进行展示,或者分组示范,难免存在内容展示不全,效率低下等问题。例如,在讲解“发动机气缸压力检测”项目时,气缸压力表可以按小组分发,但实训车一般无法做到每个小组一辆,教师在示范时,往往会被学生围住,导致后排的学生无法观看,若采用“同屏”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3)Mindmanager可视化思维导图。该软件为一款思维导图,能够形象、直观地把放射性思维的抽象内容通过文字、图片、链接等显性地展现出来,且图形内容层次明显,使用方便,具有非常强大的逻辑梳理功能。而该特点非常好地弥补了中职学生不善左脑抽象逻辑推理的能力,学生面对零散的知识、生疏的概念和流程,往往无从下手,难以记忆。此款软件的使用,能够强化学习动机,改进知识的生成方式,提高师生的创新思维及教学效率。
(4)Sview三维轻量化浏览器。该软件为一款支持移动端扫码观看3D模型的浏览器,并且能够360°自由缩放和旋转,对于使用者而言,观察直观,交互性好,且操作简便。在《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中,应用该软件,不仅能吸引学生兴趣,还便于学生理解复杂型体的形状,是教学的利器。
以上例举几种相对实用的信息化技术,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能够较好地掌握并应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任何教学设施设备都是起辅助作用,最重要的还是使用者本人,教师要主动学习、掌握和使用。对于专业教师,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1)更新观念,改进思维认知。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2)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信息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培训,更注重于实际操作,教师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综合上述所言,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多信息化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它始终不过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教学。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展开有效教学,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达成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