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 秦 胜
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与保障,可有效地解决学校实训条件较差、设备老旧、数量不足等困难。目前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汽修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新方法,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建立校企间良好的合作模式,既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利于现代汽修企业发展,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需求。
“校中厂”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之一,是中职学校以场地、设备、人员等资源为基础,吸引行业企业入驻学校,并与企业共同规划建立的既能满足企业生产与服务需求,又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发展,实行学校监督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组织。“校中厂”是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有效平台。因此,“校中厂”对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利的,这是“校中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学校来说,“校中厂”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因此,“校中厂”具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本质;对于企业来讲,“校中厂”是其业务经营的场所,这使得“校中厂”要完成既定的生产环节。“校中厂”模式既要考虑其服务教学的根本目的,又要保证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兼具盈利。
我校汽修实训中心拥有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电气设备实训室、汽车故障诊断实训室、汽车维护实训室、汽车装饰与美容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专兼职双师型汽修实训指导教师15名,主要承担汽车保养、美容、钣金、诊断与维修等实训任务。为了节省学校教学成本,同时让学生在校体验企业生产环境及管理制度,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通过对马鞍山市各大汽车4S店、多家汽修厂和汽车美容店的走访与调研,充分了解了他们的经营模式、业务项目和经营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与马鞍山市凯撒大帝汽车美容中心进行校企合作,双方共建汽修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成立凯撒大帝汽车美容中心马鞍山工业学校分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第一负责人由凯撒大帝汽车美容中心派遣,第二负责人由马鞍山工业学校派遣。我校主要提供场地、师资、部分设备、学生,凯撒大帝汽车美容中心则提供管理人员、技术指导人员、设备及管理经营模式。在合作经营过程中,学校将从设备资产损坏率、经济效益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对合作效果进行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支付实训费用。通过这种考核,一方面保证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企业的发展。通过这种“校中厂”的办学模式,使学生在校园内体验到企业生产与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技能、素养、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
(1)场地建设与规划。汽车专业“校中厂”占地面积约为300 m2,配备汽车清洗、汽车打蜡与抛光、汽车漆面处理、汽车贴膜、汽车室内装饰等设备,设备布置与摆放由凯撒大帝汽车美容中心派人指导完成,按照企业经营模式同时兼顾学生实习实训来布置,可完成汽车装饰与美容相关实训项目及经营范围。在上课时间可同时满足30人实习实训,在课余时间可对外经营。这样既不影响学生集中开展技能训练,也可通过对外经营而获取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对外业务经营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所学,体验企业工作实际,体现自己学习的价值。
(2)人员设置与管理。“校中厂”由凯撒大帝汽车美容中心负责场地建设规划、部分设备的添置、日常业务范围的制订,并按质按量地完成学校有偿性实践教学。学校提供场地、已具备的生产与教学设施、供水供电设施、员工配备等,并安排学校汽修专业教师担任第二负责人,主要负责固定资产与设备完好、厂内财务监管、生产性实训教学工作进展及质量监督、实训经费往来等。
学校原有汽修专业教师则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又是“校中厂”员工,主要负责实习实训教学工作,同时参与企业生产和相关管理工作,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汽修专业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自身业务能力。他们的人事关系归学校管理,基本工资由学校发放,日常管理归汽车美容中心管理,考核奖由其根据经营状况及考核结果按照汽车美容中心相关规定发放。
将企业汽修技术骨干聘为学校兼职汽修教师,参与学校汽修专业实训教学工作,将企业现代技术应用于教学,使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增进了中职汽修教育的社会化程度。
汽修专业学生在“校中厂”内以两种身份活动,在上课时间,他们是学校学生,按照汽修实训指导教师的安排,利用汽车美容中心的实训场地及设备,进行汽修项目的实习实训,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在课余时间,他们则完全成了企业员工,开展对外经营业务,包括对外宣传、业务接待、业务实施及业务反馈等。由于汽修专业学生较多,不能同时安排在汽车美容中心工作,所以让学生自行商讨进行分组,每组10人,其中组长1人、组内财务1人、质检员1人、其余为业务实施工作人员,组内角色定期更换,使每位成员都能清晰地了解各个职务的权利与义务,增强职业体验与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各组以天为单位进行值班,各组人员由组长进行具体召集与业务安排,锻炼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培养组员们对企业分工的服从意识。组内财务对本组1天的经营额进行统计并上交给公司财务,每月底公司按照各组经营额及考核情况给成员发放生活补贴,这无形中就激发了员工的竞争意识,使他们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端正工作态度,积极要求上进,在学习中竞赛,在竞赛中学习。质检员对业务完成质量进行实时监督,以达到规定的服务要求,让顾客满意。业务实施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汽修业务的实施操作,既强化了技能,又在实际生产中验证了所学技能的实用性,不断增强求知的欲望。
(1)有效缓解了汽修专业实训设备短缺的现象。中职汽修专业是设备投资成本极高的专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引进的汽修实训设备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问题。通过“校中厂”办学模式,吸引凯撒大帝汽车美容中心投入部分生产性实训设备,不仅适当弥补了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现象,缓解学校对设备的投资压力,也使实训设备更贴近汽修企业生产实际。
(2)完成辅助实践教学功能。按照汽修企业生产任务,将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分解,归纳不同的项目及子任务,按照各项目及子任务所解决的问题进行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学生在上课时间以自编教材为参考进行各项目及子任务的实训。教师可充分利用“校中厂”提供的设备进行汽修实习实训教学,学生也有足够的工位进行实践训练,提高了教学效率。
(3)让学生体验企业管理模式。因汽修专业学生数量较多,上课时,采用分组、错时等手段,利用“校中厂”生产环境开展现场教学;课余时,采用分组、分时、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参与对外业务经营,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亲身体验到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模式,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为将来快速适应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让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参与“校中厂”生产实践,与企业骨干共同工作、研讨,及时了解企业生产与管理模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了教师对企业的了解,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使日后的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自2014年我校汽修专业成立“校中厂”以来,已有6名其他专业教师成功转岗为汽修专业教师,壮大了汽修专业教师队伍。
(5)获得了技术支持。学校聘请凯撒大帝汽车美容中心技术骨干兼任汽修专业教师,我校汽修专业教师在与其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双方能力都得到不断提高。在学生进行日常教学技能训练及技能大赛项目训练时,技术骨干都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在技术上给予我们很大支持。
为培养适应现代汽修企业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必须与企紧密合作。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校中厂”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途径之一,“校中厂”模式为我校汽修专业建设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校中厂”仍然摆脱不了企业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本质,在承担实习实训教学时必定会影响到生产经营,可能导致“校中厂”运行不够稳定、持续。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机制,使各方都有利可图。首先,要使“校中厂”组织模式灵活多变;其次,要采用多种实习实训教学形式,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再次,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生产性实训的要求。随着各种制度的不断完善,我校汽修专业“校中厂”模式将不断改进与完善,在汽修专业教学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