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普及,人们开始意识到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同样重要,越来越重视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本文列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举例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价值观的方法,旨在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做出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物理;价值观;物理教学
一、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渗透的意义
在高中阶段的任何一门科目中都不应该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三观的熏陶培养,俗话说“有德有才是人才”,一个仅仅有品德或者仅仅智慧超群的学生都不算是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高中物理教学理应和其他学科一样,对学生的德、智教育做到两手齐抓。老师可以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借助有深刻隐喻含义的物理实验,以小见大,让学生懂得人生中的道理,借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高中物理教学中影响学生价值观渗透的原因
(一)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由于自身没有意识到德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加上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价值观并没有一个切实的衡量标准,也没有纳入相关考核要求,所以并没有下意识地对学生做价值观渗透。部分老师仅仅完成了本职的教学工作,认为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家长的事情,和老师教学无关,没有必要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在上面。由此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二)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自己的想法
物理是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时都对它充满了学习热情,一心想要征服它,取得優异的成绩。但是这门科目十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学习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一个知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不少学生在做了努力和尝试之后仍然收效甚微,加上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老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关心学生努力的过程,认为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学生没有努力,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消极情绪得不到派遣,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三、 高中物理教学中价值观渗透的措施
(一) 运用生态课堂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价值观
老师一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始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之后,便会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可以培养学生思想的机会。比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这有利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彼此尊重理解,增进感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且给学生适度的自主交流探索的时间,也不失为一种开拓学生思维的方法。另外,对于表现优异和进步突出的学生,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口头表扬,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去学习。
(二) 在丰富有趣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认知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大小小的物理实验,老师可以把握住实验的机会,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渗透,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的物理教材上,第三单元是学习《相互作用》,在第二节“弹力”部分内容中,老师可以针对“胡克定律”引导学生做弹力大小的实验。在实验完成后,老师可以借机告诉学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在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迎面面对困难,不要畏惧和逃避,迎难而上解决难题才是正确的选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三) 注重学生解物理习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做事风格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少不了解答各种习题,这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做练习题之前,老师可以先筛选一下合适的题目,挑选那些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切中了教材理论知识的灵活的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学生解答出来后也十分有成就感,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对于那些超纲和解答十分牵强、不利于学生训练的题目,要果断放弃。在学生遇到难题时,老师要先鼓励学生仔细认真审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老师才施以援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出题目考察的知识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帮助学生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把握每一个能对学生渗透价值观的机会,课堂中、实验时、练习的过程中等等。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靠某一个老师能够实现的,需要各个科任老师联手一起,努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变得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丁桂斌.润物无声地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7).
[2]李琴,任如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践[J].祖国,2017(15):261.
[3]何莹莹.随情潜入课,润生细无声——漫谈德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6(5):12.
作者简介:
王艳,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