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的入门课程,学生没有知识基础,若引导得当,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动力。采用比较教学法,注重联系与差异,搭建起知识框架,增强知识的条理性,若能在教学中灵活加以使用,一定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比较教学法
物理学是初中一门新增的学科、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初中学生有一定难度,若教师能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一扇物理世界的大门,一定能为学生学习物理助力。
一、 比较教学法的教学方式
(一) 教师讲授
课堂开始,由教师讲授生疏的知识点,导入新课,之后便可采用比较教学法,通过列表格等方式,纵横对比,同时补充教材中缺乏的内容,加深拓展,让知识更丰富立体。运用生活知识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立体、可视,加深印象,一定能让重点知识更加深刻地印在学生脑海里。
(二) 师生交流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同教师缺乏交流,但想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有参与感才会有成就感,被动听课没有作用,要主动思考,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课堂内容进行研讨,打造一种创新、探究的学习氛围。在探讨问题中,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展开头脑风暴,想法之间碰撞、交流,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吸取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能取得远大于传统教学法的学习成果。
例如在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列出串联的各项特征,再列出并联电路的特征,对两者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找出异同,最后由教师加以补充。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讨论,要由具体的目标,有针对性,同时要注意讨论的有效性,科学地组织需进行比较的内容,结合二者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问题到概念,知道了概念的推理方法,再来解决问题,自然十分容易。
(三) 小组交流
比较教学法可采用多种形式,除了师生互动,还可以让学生自行组建物理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找出自己知识薄弱的地方,与其他同学的进行比较,找出普遍存在的知识薄弱处。再由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然后由教师对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整合,为后续教学寻找方向。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便今后更好地教学。
(四) 通过物理作业的方式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对相似知识点进行巩固,应该已经大大加强了学习效果,课堂结束之后,教师要布置相关家庭作业,寻找生活中具有对比性的物理现象,例如物态变化的各种状态,汽化、升华等,极易模糊,通过实践与生活经验,将知识化于内心,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物理知识系统。
二、 将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一) 以旧知识点引入新知识点
物理是初中阶段新增的一门课程,学生没有知识基础,且学习的内容以概念定理居多,很考验抽象思维能力,而这正是初中学生比较缺乏的。此时如果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内容进行引导,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学习,效果一定能好很多。比如学习功和功率时,很多学生很难区分这两个概念,此时先展示功的概念,举出生活中一些做功的实际例子,如为饮水机换水桶,再举出一些未做功的例子,如想抬一个东西却没抬动,以此加深了解。在学习功率时,举出爬楼梯和坐电梯的例子,让学生自行讨论,以此进入功率的学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区分功和功率,功率是做功的快慢,并不能表示多少功。在初学若能细嚼慢咽、深化巩固,以后面对综合类应用题才能灵活运用。
(二) 以旧知识为基础深化新知识
物理知识之间有时有非常大的相似性且衔接性较强,很多新知识都可以从旧知识出发来学习,这样的方式更便利学生接受、了解新知识。比如初学电压时,可以首先提出水压,水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感受到,有直接的感官认识,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导入电压的学习。然后可以通过对电流知识的回顾,推导出电流与电压的公式,即欧姆定律。
在学习内能这个知识点时,首先回顾之前学过的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运动的弹力所做的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对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内能是分子运动所产生的能量,无法通过实验演示出来,较为抽象,学习难度较大。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物体动能进行回顾,讲解原理,同样的,分子运动也会产生能量,从这个角度切入内能的学习,可达到期望的效果。由此可见,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是非常实用且有效果的。
(三) 注意相似知识点的区分
不同知识之间有相似性与联系,但不能仅仅看到这些,差异也是不能忽略的,一定要注意区分。比如浮力与压强这两个本来就存在联系的知识点,以水中存在气泡导入教学,水对物体产生压强,浮力则是上下压强之差导致的,看似相似,实则不同。又例如压力和重力这两个相似知识点,教材所述的压力概念,较多的展示了物体受重力而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力,导致学生往往认为产生一个错误认知:压力就是重力。这时教师应该从各自产生的原因来区分概念,压力是两个物体间互相挤压、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力,重力总是向下的,不论如何都不会改变,但压力的方向却会因为两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发生改变。可以列举一些例子牢固印象,比如汽车行驶对地面的压力,挂在墙上的装饰物既有重力,又对墙面产生压力,结合力的三要素,帮助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的实质区别,再如用比较教学法区别其他两种相似的力,教学效果也很好,如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抓住了相似知识的区分点,有效明确学生对相似物理概念的认识。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灵活使用比较教学法,同类比较,纵横交互,有利于理解与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教师也能得到更好地反馈。而且,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能够激励学生自主探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加强表达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重视比较教学法的应用,让抽象的物理概念在对比陈述得到清晰呈现,培养学生用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为日后学习更深奥的物理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白海燕.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有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19(11):30-31.
[2]孙继刚.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8(8):98-99.
[3]高珂.做好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1):192-193.
[4]郭联见.初中物理趣味教学活动的开展[J].才智,2015(23):132-133.
[5]李永跃.实例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35.
作者簡介:
何晚祥,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