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审美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02 09:52龙艳平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初中生课堂教学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与思维成长,因而初中各学科教学都不应脱离审美教育,初中教师应通过学科知识的讲解与拓展知识的普及打开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初中生在见识了客观世界的美好事物后,建立起健康的审美观念。因此,初中地理这门重在揭示自然世界规律与展示自然环境风貌的学科教学理应融入审美教育,本文针对审美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地理教学;审美教学;教学方法

在脱离了儿童时期的懵懂后,青少年的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其美学观念进入了关键的成型期。然而,受青春期生理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对周围环境会产生反抗欲望,若得不到良好的安抚与引导,其审美观念很容易“跑偏”。因此,初中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不仅带有改善课堂质量的目的,还带有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现阶段,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初中地理教师更加不可忽视学生内心的发展状况,应通过适当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念。

一、 开辟师生愉悦交流之路,构建审美教育的基础

审美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后者有时单凭适当的语言文字解释便可完成,而前者很多情况下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组织方式,还要做到与学生“心意相通”。一直以来,“代沟”都是一个帶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常被看作师生对抗现象的导火索,并被一些教师认为是教学中无法逾越的鸿沟。然而,审美教育若想顺利运行,必然要消除“代沟”引发的负面影响,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多以谦逊的态度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人文关怀博得学生的信任,打通师生愉悦沟通的路径,使审美教育在地理课堂上找到主体基础。

例如,地理教师可多围绕着课程内容与学生交流生活问题,增加自身形象的“烟火气”,让学生知道教师不仅有严厉的一面,也有普通人的亲切和蔼的一面。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一小节教学中,地理教师可以展示天气预报软件中对未来一周降水量的预测情况,根据教材中对不同地域气候的划分情况,让学生来猜测在未来一周内其他气候区大概率是什么天气,并与学生讨论“如果有可能,我最想在哪个气候区内生活”这一话题,调动学生的对话欲望。

二、 变换课堂教学组合方案,活化学生的审美思维

既然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审美教育,那么审美教育的素材来源应主要是地理课程内容,地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概念理解或是分析练习时,可以在学习内容中注入美学要素,以增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的美学体验。初中生喜欢追求不同,对一成不变的学习模式深恶痛绝,常因此表现出强烈的叛逆情绪,导致其丧失感知课程美学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方案的多变性,以免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打乱了美育进程。

例如,八年级地理对我国各地域的气候特点与农业经济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比河流湖泊、海拔高度等地域特征要素,为学生分析了各地区作物种植与畜牧养殖业的优劣势,地理教师在讲解这些具有对比性的内容时,常按教材的顺序分项讲解,这就导致相邻的几节课课堂组织都是一种形式,很容易造成初中生的审美疲劳。因此,面对这种相邻章节知识结构十分相似的情况,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变换教学组合方案来弱化课堂相似度,如对遥远地区的介绍可以多用视频资料,以弥补学生想象力匮乏的状况,而对于临近地区的介绍可多用感受式教学,以唤起学生对真实体验的回忆。如此一来,初中生对于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与土地环境等地理风貌均可形成独特的印象,并在积极的情绪下建立适宜的审美观念。

三、 融合符号图片信息资源,展现地理学科的魅力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图片与视频等影像资料是十分具有教学价值的。一方面,地理知识不止可用文字表达,还可使用系统的符号语言,地理研究领域约定俗成的符号与图形语言是初中生学习地理时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地理理论的归纳都源自于地理学家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而初中地理课程介绍的知识也较为直白,教材中描述的地理现象大部分都是目前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只是初中生受限于时空因素,不能直接去观察。因此,地理符号与地图这类地理学科发展来的地理文化可用作审美教育。

例如,地理教师在指导学生识别地图时,一方面要讲清楚地图中符号语言的使用方法,训练学生分析不同形式地图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理解地图的便捷性与魅力。由于地理符号及地图种类众多,课堂有限时间难以做到全部展示。此时,地理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微课视频,上传至时下十分火热的各大短视频社交平台上,鼓励初中生将了解拓展性地理知识当作一种娱乐方式。微课视频的内容可以是通过地图的标注分析某一国家的人口变迁规律,或是某一地区的自然气候变化情况,地理教师需平衡视频的教学性与娱乐性,在为初中生带去美好审美体验的同时丰富其知识储备。

四、 采取多元分层教学手段,迎合差异化审美需求

在审美教育中,地理教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初中生已是具备个人意识的独立个体,每名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与思维完整度水平都是不同的,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多种多样,教师无法完全掌控这些因素,因此应选择客观的态度,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向其传达美学观念。在认清这一现实后,地理教师要将分层教学的思想贯彻到审美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的美学感染手段,通过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内心,并在主流审美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既有个人特色又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念。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初中地理课程追求素质教育的重要助力,是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帮手。在应用审美教育时,地理教师可从开辟师生愉悦交流之路做起,不断变换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为学生提供新奇的地理审美体验。随后,地理教师可使用微课等教学手段扩大初中生学习地理的范围,更加生动地展现地理之美。最后,审美观念具有主观性,地理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审美差异。

参考文献:

[1]闫彩.关于活动教学艺术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98.

[2]张恒.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分析[J].学周刊,2019(13):126.

[3]张玉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3):84-85.

作者简介:

龙艳平,重庆市,黔江区舟白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初中生课堂教学
论姜夔的书法思想及其审美观念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