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真 孙溪溪 邓会杰 项 洁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 , 江苏 徐州 221000 )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主要分支之一,在腓骨颈外侧走行,由于位置表浅、周围肌肉脂肪组织较少、移动性差等原因,腓总神经在此处易受损伤。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外伤、牵拉、卡压等。腓总神经损伤后以患侧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并内翻、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行走呈跨阈步态为主要表现。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常留下永久的后遗症。威伐光是由德国引进的光治疗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1]。本研究通过观察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威伐光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探讨威伐光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56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病程均在2个月以内,未接受过系统康复治疗,符合《神经病学》第7版有关腓总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过肌电图检查确诊[2]。排除标准: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伴有足下垂者;脊髓前脚损害病变或多发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变者;肌电图检查提示完全性神经损伤(运动传导速度不能引出)或神经断裂者。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物理因子疗法及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威伐光照射治疗,所有患者均坚持治疗8周,具体方法见下述。(1)威伐光治疗:威伐光(德国wIRA光治疗系统)进行照射治疗,具体方法为:治疗仪光源距离皮肤25cm,患者感觉以微热,不引起灼热感为宜,20min/次,1次/d,共8周。(2)药物治疗:维生素B1:10mg,3次/d,口服。甲钴胺:500ug,3次/d,口服。共治疗8周。(3)常规物理因子疗法:①超短波治疗。采用国产CDB-1型超短波电疗机(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波长6m,频率50MHz,输出功率300W。采用无热量或微热量,输出电流强度80-100mA。电极于腓总神经走行处局部对置,15min/次,1次/d,1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共8周。②感应电疗法。采用SUNDOM-300IB 型感应电流电疗机,感应电流手柄电极作用于腓总神经走行处,另一片状电极(约100 cm2)置相应部位固定,电流强度以引起明显的肌肉运动为准,每通电3-5秒休息2-3秒,20 min/次 ,1次/d,1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共8周。③中频电疗法。采用BA2008III型电脑中频治疗仪中的FES处方,低频调制波为方波。调制波频率0.33-150Hz,中频频率4kHz,2个电极片分别置于腓骨小头处及胫前肌运动点,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0min/次,1次/d ,1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共8周。④运动疗法。根据腓总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与运动量。肌力3级以下时,进行被动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随着肌力的增强,逐渐减少助力;肌力3级或以上时,进行抗阻训练,以争取肌力最大程度的恢复。治疗方法为40min/次,1次/d,共8周。
3 疗效评定方法:(1)采用徒手肌力法(manual muscle test, MMT)评定患侧下肢的运动功能。2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各评定 1 次。(2)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使用上海海神肌电图仪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测定。记录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波幅,测量 3 次取平均值,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MCV及波幅情况。
5 结果
5.1 MMT评定:2组患者治疗后胫前肌、腓骨长短肌MMT分级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MMT分级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MMT分级
5.2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2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的 MCV 及波幅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的 MCV 及波幅水平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比较
注:*表示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 <0.05;#表示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腓总神经起自L4-S1神经根,在大腿下1/3处由坐骨神经分出。腓总神经绕腓骨小头外侧分出腓肠肌外侧皮神经支配小腿外侧面感觉,内侧支分出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腓深神经支配胫骨前肌、长伸肌、短伸肌及趾短伸肌,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肌及腓骨短肌[3]。腓总神经各分支均受损时,临床表现多样化,其中足下垂最为典型。
腓总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旨在促进神经再生、防治并发症、促进运动与感觉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踝关节作为步行姿势及稳定性一个微调枢纽,其背伸能否出现,对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有着重要意义[4]。通过提高胫骨前肌肌力和踝关节背伸角度,能改善踝关节背伸功能[5]。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在治疗后患肢肌力、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电生理检查来看,威伐光结合常规治疗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威伐光是以卤素光源为发光体,卤素光源发出的原始光在经过 wIRA(威伐)系统后 ,滤掉容易引起皮肤灼热感的部分远红外光波,保留波长为580-1200nm的威伐光 (water-filtered infrared-A radiation , wIRA),其渗透深度可以达到7cm[6],组织血流量可以达到正常的 8倍,这些增加的组织灌注可以更好地清除神经周围组织内堆积的有害代谢产物,如致痛介质、炎性介质和细菌毒素,抑制组织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增加组织代谢率[7-9]。Hartel等[10]研究发现威伐光可以提高组织下2cm 氧含量30% 以上,可为再生的神经细胞的线粒体提供充足的氧供,加速细胞代谢和神经再生。同时,增加的氧分压可以影响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th factor, VEGF) 的聚集和受体密度,导致神经髓鞘内微血管增生的加速,促进神经修复及生长。此外,Al-Ahmad等[11-12]研究认为威伐光还可以与组织内源性原卟啉IX相互作用,诱导宿主细胞内一系列的细胞信号转导和趋化因子形成,抑制炎症因子形成,具有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威伐光能有效促进腓总神经修复,加速症状好转,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