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豪
摘 要:联珠纹又叫作“毯路纹”,是中国古代织锦的装饰纹样,隋唐时期曾盛行的丝织纹样中的一种。联珠纹源于中亚地区的萨珊王朝,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经粟特人传入中国,为中国装饰纹样带来了一种新的图案组织模式。由于隋唐时期南北统一,国力强盛,全面对外开放,中外文化交流十分繁荣,因此联珠纹在中国得以传承,并与中国文化融合加以创新,成为唐代最流行、最普遍的织锦装饰纹样。
关键词:联珠纹 隋唐时期 起源 流变 装饰纹样
一、联珠纹的样式、起源以及传入
(一)联珠纹的图案样式
联珠纹这一图案样式是由联珠圈和圈内的主题图案组成的。联珠圈就是在适合的图案纹样的周边饰以一圈连续的大小相等的圆珠,如同联珠,所以取名联珠圈。联珠纹样中间的主纹图形一般有两种组成形式:一是形象简单的、内置基本没有辅助的单独纹样;二是布局都以二、四、六偶数出现的,或扭转对称,或左右分布对称,给人以庄重、稳定的美感的对称形图案。联珠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着强烈的中亚文化特色。
(二)联珠纹的起源
丝织纹样中的联珠纹起源于波斯的萨珊王朝。“联珠纹在波斯最早出现在银币和王室巨石浮雕上。波斯的银币随着丝绸之路的传播流入中国,萨珊王朝时期的货币风格独特,很容易辨认。”比如沙卜尔二世时期的银币上,银币的周围有一圈联珠圈,里面是一个半身像。这种具有联珠纹的银币在萨珊王朝时期被大量的铸造,它们自成体系。
(三)联珠纹的传入
联珠纹于5—7世纪经栗特人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隋唐时期则普遍应用于织锦上,成为唐锦中数量最多、最具时代特色的纹饰之一。
二、联珠纹在隋唐时期的发展流变
(一)联珠圈的变化
联珠圈从最初的单层联珠圈,变化为两层联珠圈甚至多层联珠圈。双层联珠结构的变化更加灵动,也给人厚重、饱满的感觉。有的在双层联珠中间有线圈分割,让纹路更加清晰, 精密的圆珠紧挨着连成线,并且前后对称。比如龙纹绫的纹样,采用的就是双层联珠纹结构,外圈的联珠每颗都变成了圆环形,使双层联珠结构变得厚重而又不失美感,并且与龙纹图案相辅相成,生动形象。
不仅是圈数,联珠的形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只是圆形联珠,还出现了不同形状联珠、不同大小相间联珠、多边形联珠等。例如联珠纹大团窠对鸟纹的联珠圈就运用了菱形和圆形两种形状连接。再后来不只是简单的形状变换,而是直接用图案纹样来代替联珠纹,比如卷草纹、宝相花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纹样骨架的变化是联珠团窠纹最大、并且最终影响中国服饰纹样走势的一种,它最终使团窠 (花) 图案进入中国的装饰领域。
变化而来的宝相花纹,虽与联珠纹有亲缘关系,却带给人大不同的视觉感受。联珠纹的装饰主题往往为飞禽走兽和人物活动,但宝相花却属花卉纹样。并且宝相花作为变形的花卉图案,意趣十足,一直流传至今,而联珠纹则早在八世纪就开始渐渐淡出主流装饰。
(二)主题图案的变化
中国隋唐与波斯萨珊王朝的传统习俗、信仰等文化不同,中国人对联珠纹的取用,也多出自好奇,而无关其他,所以在联珠圈内的图案也不尽相同。在继承方面,隋唐时期的联珠纹继承了萨珊王朝的鸾鸟图案,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融入了富有吉祥含义的鸟兽成对、上下左右对称的样式,形成新的具有中西结合形式的对鸟纹。两只色彩斑斓的、略具抽象化的肥硕大鸟相对而立,站于叶上,挺胸抬头,感觉炯炯有神。这样的对鸟纹,比萨珊式立鸟纹的图案更加的丰富、饱满,显得十分美观大方。
创新方面,体现在了联珠纹内部图案的本土化上,隋唐时期的人们根据自身传统文化对联珠纹进行改造,例如将传统的华夏文明与外来文化联珠圈的形式相结合形成的联珠对龙纹纹样。对龙纹样中,龙身、龙角极富曲线美,龙尾在上,龙头朝下,整個龙身形态矫健、生动、灵活。在对龙中间有一对花草纹样,花瓣成放射状和旋转形态,表达出了欢快和愉悦。然后还将传统植物蔓草纹运用在了图案的底部,一丛丛卷曲茂盛的叶片,象征着延绵不息的美好寓意。中西文化的融合,给予了联珠纹更加丰富的文化寓意,在图案的表现上也更加生动形象。
三、结语
以上就是联珠纹的起源及其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历程。萨珊王朝时期的联珠纹不论是外部的联珠圈还是内部的主题图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后来通过丝绸之路,联珠纹传入了中国。由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联珠纹在隋唐时期只能作为一种单纯的装饰纹样而存在,并被加以改造创新。虽然失去了原本的文化意义,但却作为一种图案纹样被赋予了新的生机,为中国的装饰纹样带来了新的图案组织模式。
参考文献
[1]尚刚.故事:从联珠纹到宝相花[J].书城,2017(07):16—22.
[2]顾萍,王芳超,林泽洋.联珠纹与宝相花、团花纹样文化内涵流变考[J].中国艺术时空,2016(01):16—23.
[3]叶绿洲.浅析唐代“联珠纹”饰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07).
[4]韩颖,张毅.丝绸之路打通前后联珠纹的起源与流变[J].丝绸,2017,54(02):61—66.
[5]刘昕璐.从唐朝织锦联珠纹的流变看唐朝对异域文化的吸收[J].艺术探索,2014,28(0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