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11-30 07:45顾婷婷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应用探讨小学教学因材施教

顾婷婷

【摘要】有句俗语说:教学有大,教育定法.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之前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必须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还有可能因为他们后期的教学态度等不同,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因材施教;小学教学;应用探讨

因材施教中的材指的是学生的个体资质,这是一种育人理念和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正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且通过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是教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也没有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局限太深,导致了他们在教学中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阶段,教师只管自己的课讲完,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吸收情况,更不要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导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该要实行分层教育以及课堂分层作业的教学,实行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的动力,并且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详情况进行细了解,比如,每名学生的知识基础情况、他们常用的学习方法和每名学生的脾气性格,教师只有将这些内容都进行详细的了解,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并且在进行教学策略制订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和策略的循序渐进,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并且教师的因材施教策略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体现,还应该在课后作业中也有所体现,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可以分层化的布置作业,让学生都能够从作业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练习题进行细分,分为选做题、综合题和基础题,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去做基础题,而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做一些提高性的题目,并且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也应该给学生提一些层次性比较强的问题,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这样的方法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有所促进,还能够让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从而给其他的学生带来一种良性的促进和激励,让学生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在解答问题时,一些学生的能力较差,教师应该要给学生给予相应的提示,指导他们正确的回答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

二、完善学习评价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育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许多教师没有对评价机制进行更新,使得学生仅仅是学习方法进行了创新,却没有后续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该要在教学中完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机制中获得更大的进步.现代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要求是要求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本,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还应该要注重每一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树立自己是课堂主体的意识,并且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敢于展示自己,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应该要遵守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教师除了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改革外,还应该要针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以此来激励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会以考试成绩来作为学生最终的评价结果,并且一些家长也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背离了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学理念.而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多角度地评价学生,通过对学生不同角度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有被教师评价的机会,并且可以让不同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完善评价体系,并且教师应该改变以考试成绩为一切的标准,应该要在这样的标准下再加入一些其他的标准,可以有平时表现的评价,也可以有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从而用多方面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提高他们不同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快速地成长.

三、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够完善的特征,造成了现代数学教学效率偏低的现象,因此,在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教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教育改革阶段,每个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同,并且数学教学有一定的枯燥性和难度,使得学生对学习没有很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要在教学中改善教学方法,实行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开展活动时首先要注重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并且教师还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积极地加入学习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结 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师首先可以进行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并且要完善学习评价机制,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合理化,还应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通过这些内容进行教学,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尤佳.“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11(7):27.

[2]石永娟.让学生放飞隐形的翅膀: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8):43-44.

猜你喜欢
应用探讨小学教学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ADS—B在空管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