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初中音乐高效教学

2019-11-29 07:19冯园园
北方音乐 2019年19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以人为本

冯园园

【摘要】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科,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音乐备受重视。音乐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滞后、理念落后,与新型的人才培养观、新型的课堂观相去甚远。新的“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教师应运用新理念、寻找新方法,找到“以人为本”与音乐教学的契合点,探索有效课堂的构建,提高教学效率,促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对“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的论题,谈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以人为本;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向新型、多元模式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教育教学的改革、满足新的人才的培养的需要。音乐是艺术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学,应运用教学智慧,构建“以人为本”的音乐课堂,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灌输“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巧妙创设感染力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做基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为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起浓厚的兴趣,促其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音乐是听觉为主的艺术,但教学中,机械地以听觉的传递,感染学生,无容置疑,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于多种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环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梁祝》的音乐欣赏教学时,多数学生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但是对于故事的背景以及情感等不能理解,这给音乐欣赏带来不少的障碍。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视频有效导入,以视频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如为学生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为欣赏音乐、理解而埋下伏笔。为学生播放戏曲《十八里相送》等,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乐曲哼唱起来,激活课堂氛围,为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把握音乐的主题打下基础。也可以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片段,学生跟着电影情节的起伏、故事的波澜等被带入剧情中,理解主人公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真挚的情感、命运的起伏、感慨命运对于主人公的不公平,也理解当时的封建设计的吃人的制度。这样,戏曲、视频、故事、材料等的运用,为音乐欣赏课增趣提效,促学生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教师再对《梁祝》进行专业的分析,学生便走进作品中,激发起共鸣,提高理解力,也容易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融合,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教师应从兴趣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的层面,优化课堂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主构建,提升学习的热情。

然而,一直以来的音乐教学,教师的方法落后,以录音机播放磁带、或者教师范唱、演示等,单一的教学、枯燥的形式,使音乐课乏味、单调,缺乏生机和活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成为提高课堂质量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找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巧妙融合,助推音乐课堂更有效。

如在《小鸟,小鳥》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歌曲中表现出来的小鸟的雀跃以及展翅高飞的形象,以及歌曲中表达出的“爱春天、爱阳光、爱树木、爱花香”的心情以及壮志凌云的崇高理想等的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如果纯粹从歌曲、乐曲中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有效掌握,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将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如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先借助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呈现几幅风景画,展示春天的景色,让学生从生动的画面中,感受春天的美景。为学生播放歌曲《小鸟 小鸟》,让学生仔细聆听的同时,思考。这首歌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交流听后的感受和收获。这样,信息技术的运用,增加音乐、歌曲的生动性、形象性,提高艺术感染力。

再如在《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相关的情境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的适宜的心境;在《辽阔的草原》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呈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情境,促进学生对音乐美丽的感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调动学生多元感觉的同时参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激发参与的热情。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毫无主动权,音乐课也因此而低效。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优化学习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有效、因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有效。为此,教师应巧妙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让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让“以生为本”“学生为本”落实到实处。

如在《蝴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以猜谜语等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教师给出谜面:头上两个须子,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小时是害虫,长大是益虫。谜面给出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说出谜底“蝴蝶”;之后,教师借助于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蝴蝶文化”,之后,让学生小组竞答:碟中皇后是谁?卡申夫鬼美人碟又是什么?最小的蝴蝶是什么?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蝴蝶文化,也以抢答等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动,促课堂活起来。

再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开展,问题教学不容忽视,教师通过设计问题,以问引思、以问促动。如在《橄榄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歌曲,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谈论:这首歌是什么拍子?歌曲的结构怎样划分?橄榄树象征什么?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问题的设计,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音乐资源与多元样活动结合,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以教材为基准,录音机和磁带为主要教具,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不充分,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的体验,积极性也难以激发,音乐素养也难以提升。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借助于各种乐器等有效辅助的工具等音乐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让音乐课堂不再乏味、不再低效。

如在《凤阳花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凤阳花鼓歌舞的视频,通过观看,初步感知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然后,鼓励学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歌、舞、奏的形式,完整表现歌曲,让学生感受歌舞的魅力。

活动的开展,也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于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活动方式,也优化音乐课堂结构,改变封闭的音乐模式。如在《橄榄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课前、课后收集一些用打击乐,如钢琴、萨克斯等演奏的《橄榄树》音乐,课堂上与同学交流。课外活动的开展,实现课内外的完美统一,也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改的深化,作为艺术学科音乐,成为核心艺术教学,对新时期的新的人才的培养,起决定性的作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贯彻“生本理念”、践行“以生为本”,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推音乐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杨林建.以生为本打造生动音乐课堂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32):70.

[2]石一帆.初中音乐互动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 2018,4(6):249.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音乐教学以人为本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