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丽
摘 要: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的不断创新,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不断变化,色彩风格也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特征。色彩教学是高校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工笔花鸟画课程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工笔花鸟画人才培养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对高校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教学进行了相关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色彩;美术教育;教学
中国工笔花鸟画造型严谨,神态逼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艺术创作者的青睐和推崇。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也要紧跟社会和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地创新,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与此同时,工笔花鸟画教学作为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改革,以使工笔花鸟画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要求。色彩作为工笔花鸟画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创作语言,高校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法、新形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其也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等,以促进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的可持续性的良好发展,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的实际要求,在工笔画人才培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将“随类赋彩”的色彩观融入到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之中
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设色方法,是指根据绘画作品的品类进行与其相适应的着色或施色,进而营造出良好的画面效果。“随类赋彩”不仅是一种设色方法,还是中国画用色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传统的意象色彩观。“随类赋彩”这种设色方法打破了在时间、光影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以“写真”为重要出发点,以物象固有色为基础,通过以形写神使作品画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进而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色彩发挥和展现出一定的装饰性功能。因此,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随类赋彩”这一中国意象色彩观融入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可以对“随类赋彩”这一设色方法和中国画用色基本原则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熟练掌握单色涂抹、勾勒填色等设色技法,并在实际的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实现学以致用,为学生的工笔花鸟画创作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注重优秀作品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从古至今,工笔花鸟画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纵观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中的色彩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高校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教学,要能够使学生在鉴赏古今历代工笔画家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学习和汲取其用色的精髓,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当今社会,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应用,教师可以将如《珍禽图》《雪竹文禽图》《玉堂富贵图》等优秀工笔画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进行观赏,学生在直观的欣赏中可以更加深入地體会到前人绘画“用笔新细,轻色晕染”的艺术创作特征,更好地学习和体会先勾勒、再填彩的勾勒填彩设色技法。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今后工笔画艺术创作提供重要的支撑。
三、强化临摹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历代优秀的工笔花鸟画作品都凝聚着工笔画家毕生的才智和心血,工笔花鸟画家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逐渐创造了具有其自身特点的用笔、用墨以及赋彩等技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色彩风格。临摹是学习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绘画艺术创作、创新的基础。通过临摹优秀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可以继承前人的表现技法、学习古今画家的创作经验,在掌握他人绘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通过绘画实践实现综合应用,并逐渐形成自己具有鲜明特点的色彩、构图等表现语言,从而达到绘画艺术创作的古为今用、开拓创新。因此,临摹有利于学生绘画艺术创作的创新。在高校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认真临摹,使其在临摹过程中学习优秀作品笔墨设色的精妙,并对画家的用墨、赋彩等技法认真揣摩、反复练习,通过临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以后的工笔花鸟画创作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高校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对于优秀作品的临摹练习,并加强对学生的临摹指导,使学生通过对于优秀作品的临摹更好地学习作品笔墨设色的精髓,在促进其用色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同时,推动其色彩运用的创新。
四、引导学生在继承和借鉴中不断学习与创新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发展,西方思想和文化对于中国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和影响力。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更加多样化,设色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创作者在传统用色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西方绘画色彩的理论和色彩处理手段,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画面效果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中国当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家李魁正创作的《莲心不染》这幅作品,其在工笔画传统用色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学习西方绘画色彩处理方式,将光学原理在艺术创作中渗透和融入,使作品画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光学效果。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工笔画艺术创作者学习传统民间绘画的表现特征,从传统民间绘画中汲取精华,并以此为重要依托进行用色的创新,在工笔画色彩运用中使用高纯度的色彩,以使作品画面效果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提升作品的视觉表现力。例如,中国当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家贾广健的作品《月是故乡明》中,贾广健在色彩运用上大胆使用了纯度较高的宝石蓝色调,通过用色的创新使作品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营造出了既艳丽又和谐的画面效果。因此,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和学习现代工笔画创作的先进理念和设色技法,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优化知识结构,也要在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基础上,鼓励学生借鉴西方绘画色彩理论,学习和汲取其精髓,以促进学生设色技法的创新,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工笔画色彩使用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用色的创新,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工笔花鸟画作品。
五、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色彩表达情感内涵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中的巧妙、合理运用不仅可以准确地塑造作品的创作主题,还可以传递和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色彩在一定意义上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不同的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内涵也各有不同:红色可以使人感觉到欢快和温暖,蓝色可以使人感觉到宁静、幽远与清凉,绿色可以使人感觉到勃勃生机,白色可以使人感觉到明快和纯洁等;暖色调可以给人热烈、兴奋之感,冷色调可以给人寒冷、沉静之感。不同色彩的有机结合可以使作品的色彩效果更具层次美、和谐美,使作品画面效果更加具有表现力。在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对于不同的色调所具有的情感色彩有相对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鼓励其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运用不同的色调来传递自身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在丰富作品视觉效果表现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六、以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形式创新为有效载体,
强化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
“染”这一传统工笔画色彩表现技法在宋朝时期已经较为成熟,在作品创作中通过对各种色彩反复的“染”而使色彩变得越来越厚重。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当代工笔画绘画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色彩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色彩表现效果也不断提升。新时期的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勾勒填色”“三矾九染”等设色技巧以及“平光处理法”在光线处理中存在的局限性,注重对于学生新的设色技巧的传授和训练,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光影、侧光、逆光等光的表现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用色的创新,使其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
七、以新材料和新工具的使用为切入点,
加强工笔花鸟画色彩技法教学
现如今,传统、单一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的需要,伴随着艺术创作者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创新,绘画新材料、新工具也不断出现并广泛使用,诸如水粉、水彩以及丙烯颜料的产生和综合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工笔花鸟画创作使用材料和工具单一的现状,提升了色彩表达效果,同时也增强了色彩肌理的可读性,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肌理美。伴随着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中创作材料和工具的多样化发展,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技法也在不断创新,新时期的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应该以新材料和新工具的使用为切入点,加强设色技法教学,进而促进学生色彩运用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对于新材料、新工具有相对深入的了解,指导学生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正确使用新材料、新工具,并引导其运用与新材料、新工具以及自身创作能力和水平相适应的设色技法,从而创作出优秀的工笔花鸟画作品。
八、结语
色彩作为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在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以及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语言在不断变化,色彩运用也在不断创新。在这样的状况之下,高校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也要紧跟色彩语言变化的步伐与时俱进地创新,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色彩运用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全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高校工笔花鸟画色彩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索繼明.从当代工笔花鸟色彩语言嬗变看高校工笔花鸟色彩教学[J].大舞台,2014(2).
[2]苏彦芝.分析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中的装饰美及其表现[J].艺术品鉴,2015(9).
[3]鲁松敏.略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运用及其语言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5(4).
[4]王晓兰.新时期工笔花鸟画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资讯,2017(33).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