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伟
(青岛市向阳红幼儿园,山东 青岛266000)
我们在幼儿园故事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搜集经典故事,积极创编园本故事,并在故事教学中开展了有效的讨论与交流,从而培养了幼儿的道德品质,发展了幼儿的情感态度,培养幼儿产生了质疑精神,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我们在幼儿园故事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对幼儿进行经典故事的讲述,以此来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我们在经典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根据幼儿教师对这些经典故事的理解,将其中的语句转变为适合幼儿接受与学习的语句,从而让经典故事教学更加利于幼儿的理解和接受。我们为幼儿讲述的经典故事,都是具有浓厚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孟母三迁》、《曾参杀猪》、《乌鸦反哺》等传统故事,从而有效发展了幼儿的道德品质。此外,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幼儿对传统故事十分喜爱,我们通过为幼儿讲述传统故事,有效提升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例如我们在对经典故事《乌鸦反哺》的故事讲述过程中,为幼儿讲述了乌鸦小时候由父母哺育,长大了之后反过来哺育父母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为幼儿总结孝顺不仅是一种良知,而且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要求幼儿对父母的哺育要牢记在心,在长大之后无条件地回报父母,从而有效地为幼儿进行了“孝”文化的教育,培养幼儿产生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故事的讲述之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站在发展幼儿情感态度的角度上,为幼儿自编了园本故事,使幼儿能够通过故事讲述环境,获得情感态度的发展。此外,为幼儿自编故事的方法,还能够在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为幼儿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表现更加出色。
例如我们根据促进发展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态度的要求,为幼儿自编并讲述了《小鹿找朋友》的园本故事。《小鹿找朋友》故事讲述了小鹿在深林生活中,通过与小牛、小羊、小松鼠、小熊的友谊交往,获得了很多好朋友的过程。故事围绕着小鹿与以上小动物的交往过程,为幼儿揭示了好朋友要为对方考虑,并时刻互帮互助的道理。我们的幼儿在听讲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故事中内涵的认同,从而养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
我们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中,利用师生交流、平等互动的手段,开展了有效的交流讨论,培养出了幼儿的质疑精神。对于质疑精神,能够使幼儿不迷信权威,产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幼儿的思想更加创新,更加适应今后的生活、学习与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在培养幼儿质疑精神的故事讲述过程中,首先由幼儿教师进行对故事的讲述,之后组织幼儿教师与幼儿进行平等互动,共同讨论故事的内容,质疑故事中的观点,从而提升了故事教学对幼儿的培养质量。
例如我们在《孟母断机》的传统故事讲述和学习过程中,首先由教师利用适合幼儿接受的语言,为幼儿讲述了《孟母断机》故事的内容,之后由幼儿教师带领全体幼儿,开展互动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幼儿对孟母断机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孟母教育孟子不必非要采取“断机杼”的方法。我们根据这个幼儿的质疑点,与全体幼儿展开了孟母断机必要性的讨论。通过幼儿教师对幼儿们的讨论引导,我们使幼儿认识到了对于学习这个重要任务,剪断在纺车上的布匹并不是过分的,正是孟母利用了这样的做法,才使得孟子能够加深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孟子通过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亚圣”。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注重利用经典故事的讲述,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之后根据幼儿生活自编故事,以此发展幼儿的情感态度;最后在幼儿园故事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质疑精神。通过我们对于幼儿园故事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实践,我们使幼儿获得了快乐的学习过程,并且使幼儿对于故事中的道理都牢记在心。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从而使我们的幼儿能够在今后一生的终身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加有效的发展前景,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