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鸿
大部分的创意写作都有故事,故事是创意写作的核心。当我们模模糊糊能听懂大人说话时,就已经开始听故事,人的一生中,会有无数的故事伴随其成长。我们为什么需要故事?看故事其实是在看什么?
核心的原因,故事是对人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超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描绘的就是故事的本源。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实在太渺小,读故事其实是人们在了解超越自身以外的世界,超越自己不可逆转的人生,超越与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人生道路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小时候从故事中了解我们以后要经历到的人生,我们老了以后回过头再看人生,会反思如果没有走这条单行道,我们会过怎样的人生?除了这许许多多方面,当然还有一个超越,是对人精神的超越。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在看完故事后泪流满面,但绝不影响他现实中的庸俗不堪。在忙碌的生活当中,我们有时会通过故事体验到跟某种永恒精神、人类共同精神瞬间相通,所以电影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画面:一个罪犯在哪儿都抓不着,但最后发现在电影院泪流满面的那个人恰恰就是罪犯。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故事就是“人事”。故事表现的核心就是人,但遗憾的是现在的故事越来越趋向符号化:第一种是概念符号,即将人物概念化;第二种是功能性符号,人物没有作出发自人性的选择,单纯为了实现某些戏剧性功能而设置;第三种是消费符号,即根据消费需求来设置人物,比如流量明星、小鲜肉等等。现在没有“人”的故事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只有“人”的故事,才能真正动心、动容、动情。
《无问西东》是为纪念清华100周年校庆而创作的电影作品,历时较长,花了七年左右时间。
这部电影讲述了四段故事。这个故事呈现给大家之后,我们会感慨这部电影不同于大部分的国产电影,它带有一种内在的高贵气息,这种高贵气息恰恰源自于人性本身。网友对《无问西东》的台词有许多评价。如果将台词前后背景去掉,你会觉得这些话很矫情,完全就是我们今天流行的心灵鸡汤;但是,当这些话出自剧中的人物时,会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有许多人眼含热泪,带着孩子去看这个电影,连孩子也被感动。这是因为,当我们的情感震动是源自一个人物的内心深处时,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便成为了人对生活的某种感悟。
我们尊重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存个体,但不是让某个人为了某种使命而不加选择地去奉献自己,每个人的奉献其实都是从个人人性出发而作出的选择。《无问西东》展现的都是真实的事件,但人物是虚构的,把所有的真实事件集中到一个完整的人物身上,能在他身上看到障碍下的人性选择和焦虑。所以当最后我们看到王力宏所扮演的沈光耀选择参军,违背母训和家训时,大家受到了极大的心灵震撼。人固然可以高尚,但人的高尚是来自于对人性、对使命的自觉认知,是作出不悖于人性选择的认知。所有的行动都要来自于内在动机,而不是脱离于人性的一个外在目标。所以我觉得,好的故事一定是能让大家看到众人是什么样子的同时,又能看到自我。每个人都在与它对话,当把人性美好的那一面呈现给大家的时候,人性的丑恶、善良其实是在相互搏斗的,但我们能在好的故事中真正看到光明。
所有的个性当中,如果发掘好了,就一定有普遍性。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深深印入民族内心,它越能被世界理解。中国不是和世界对立的,不能总是分出什么“中国派别”,分出“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中国足球和足球”,民族的东西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而不是去跟世界对立,人类的情感是可以沟通的,是可以相通的。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理解人、理解与人的沟通。所以我们老是批评一些作品时说它们“不说人话,不懂人际,不做人事”,原因是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根本没有真正去理解人。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反躬自身,去理解自己,以己度人,但是另一方面,要学会以人度己。这两者的交互是我们产生对“人”理解的前提。如果我们要教创意,我认为就是“人在创意,创意为人”,无非就是去理解人。我认为一个人的天赋,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人,能够与人沟通。
过去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我觉得这后面要加一句——“识万种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就“说人话,懂人心,做人事”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