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业伟 张春阳
摘 要 视觉艺术在现代社会通过网络媒介越来越高效地展示于大众面前,图像、影音、优先于其他传统视觉内容,成为表达和传播主旋律的重要力量,人们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传播已经呈现视觉化泛滥的趋势。教育者要准确找到切入点,运用视觉化成果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靶向教育”构造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话语机制,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运用大数据推动思政“靶向教育”精准化,构建可视化的思政教育宣传与交流平台,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 视觉艺术;靶向教育;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3-0069-04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伴随网络出生、成長,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消费主体,然而高职院校因学制、课程、生源结构等特点,过于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在思想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较早步入社会,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思潮的影响。同时,网络传播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技术的进步让网络发展呈现视觉化趋势,网络视觉化是把双刃剑,它既能满足新鲜愉悦的体验,又伴随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可谓处处暗流涌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更精准地把控学生的思想动态,让思政工作有的放矢,合理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介,针对学生个体建立完善的“靶向教育”体系,同时又让视觉化艺术作品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工作增强感染力。
一、网络视觉化下高职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为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对网络视觉化的认知程度,笔者于2019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吉林工商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光华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5所院校共选取500名专科学生,就高职生对网络视觉内容的兴趣和态度、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议等10项内容进行调研,并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见图1、图2。归纳总结后发现,受访学生中使用网络获取外界信息占比高达89.4%,有半数学生每天上网时长超过6小时,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有63%的学生喜欢视频和图像类的形式,有近1/3的学生主动浏览过网络黄色或暴力内容,有25.2%的学生转发过网络不实信息。可见,高职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是网络,感兴趣的网络信息趋向于视觉化内容,并出现了网络成瘾和网络“黄、暴”监管缺失等问题。然而现阶段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创新性不足,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满意度不高,受访学生中对于学校开设的思政类课程觉得毫无兴趣和感到厌烦的占31.5%,认为目前思政课教学内容一般的占51.5%,可见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网络带来的思想政治新局面还未做到教育的全覆盖。
(二)面临的挑战
结合调研数据,笔者逐一对重点问题进行梳理,发现高职学生群体在网络活动中有思维能力惰性化、审美取向低俗化、辨别能力感性化等问题[1],同时还伴随着“网购成瘾”“网游成瘾”状况,说明高职学生群体思想还不成熟,对于客观事物的真伪缺乏辨别能力,尤其面对网络虚拟空间,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过于依赖网络,实践能力匮乏,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从而给高校带来不稳定因素。
1.过度视觉体验让思维惰性化
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大规模使用为视觉化内容广泛和迅捷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面对网络超量的信息,相对于文字文本,学生群体往往更愿意选择“可视”这种简单直白的方式。因为抽象的语言文本信息往往需要复杂的认知系统来把握其意义,而可视化内容迎合了大脑习惯性惰性特征。快速便捷的网络视觉文化逐渐将学生们的思维习惯从重逻辑、重深度观察的理性思维转变为重形式和肤浅了解的感性思维,这也是为何“标题党”屡禁不止的原因,“养眼”和“猎奇”直接催生了思想惰性,长此以往,网络中最薄弱的学生群体,思辨能力将退化,只顾沉迷于短暂的视觉享受。
2.审美观和消费观的低俗化
网络中纷繁复杂的视觉信息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良莠不齐,低级的视觉艺术作品改变了审美趣味,导致审美观和消费观呈现低俗化趋势。很多所谓“网红”,看似靓男美女和简单的哗众取宠,但这些内容在网络媒体的助推下,大学生网民往往给予高度关注,这反映了他们的审美观呈现庸俗化、肤浅化、娱乐化取向。网络视觉时代是一个完全由传播媒介构造的世界,各类扭曲价值观的视觉符号如“国民老公”“马云爸爸”成为了地位和名望的标志,浸染于网络视觉时代的大学生对视觉符号盲目崇拜,很容易陷入高消费无节制的物欲追求。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整个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这种视觉化意识的操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难。
3.网络群体效应让辨别能力感性化
大学生群体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对讯息的判断感性冲动大于理性认知,所以网络视觉化是把双刃剑,众多热点问题的呈现与解读往往成为网络中“大V”、自媒体表演的通道,这些图像、视频等视觉化内容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话语建构能力和社会动员力量,极易产生网络群体极化效应。若视觉化内容被利用和曲解,尤其是通过技术手段加工处理,就会导致事实被歪曲。米尔佐夫曾言:“今天的电影或照片中的形象不再指向现实世界,它可能是由电脑在不被人觉察的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结果。”[2]被海量视觉化讯息包围的大学生极易被虚假内容迷惑,丧失理性辨识能力,并会不自觉地加入对失真讯息的认同和传播行列,加速对错误讯息的扩散和社会辐射影响,形成众语喧哗,导致主流话语地位被颠覆,产生网络群体负面效应,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话语的权威性造成冲击。
二、视觉艺术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寻找更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视觉艺术的正面引导力是其他任何文字、语言所无法比拟的。所谓视觉艺术是运用物质、材料、技术等手段,创作可视的艺术作品,既包括二维和三维形态,也包括动态和静态等多种艺术形式,从广义上说,雕塑、绘画、图像、影视等艺术门类都属于它的范畴。随着4G、5G技术的发展,视觉艺术也插上了网络的翅膀,转化为各种“可视化”的形态,这些视觉化内容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这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教育者应善用网络技术来引导学生,并让视觉艺术多种形态发挥积极的思政教育功能。
(一)视觉艺术打破课堂思政教学局限性
艺术是中立的,关键是如何运用它。视觉艺术作品可以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发挥作用,思想和知识可以经过艺术加工呈现视觉化形式,为思政课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源,通过视觉美化和艺术修饰下的知识内容比文字语言更真实、更形象、更深刻。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可视化的思政教学可以对学生个体进行点对点的及时辅导,视觉内容也可以精准投放在校园的各种媒介之上,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因此,视觉艺术对于思政课程的创新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教学内容隐晦和空白区域,从而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二)视觉艺术装饰校园思政教育软环境
高校在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可在校园人文环境营造方面下功夫。大学校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承载体,它是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創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不仅具有使用功能,并且能体现校园深层的精神价值。因此,校园视觉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环境的功能需求,更要体现人文精神。校园人文景物本身就是为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校园的人文环境中包含很多方面,如校园主体建筑、雕塑、宣传栏、LED屏幕、条幅等[3],在兼具使用功能的同时,可以运用视觉艺术设计手段注重颜色、结构、装饰等细节,带来美感的同时能够表达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
(三)视觉艺术助力思政教育掌握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教育者应积极利用视觉艺术的优势,结合网络直观、交互、及时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正能量和正确价值取向占据话语权。视觉艺术相较于单纯的文字,它的多种形态更易于消解学生与晦涩知识之间的距离,视觉艺术作品在与学生心理互动中更容易产生劝服力量。就某种话题或意义的渲染而言,视觉艺术多种形态具有语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动员力量。思政教育者应有效激活视觉艺术的意义建构功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与说服力。
三、以网络视觉“靶向”作用开拓高职学生思政教育新途径
网络时代视觉化趋势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教育者要准确找到切入点,运用视觉化成果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倡健康有序的网络习惯,弘扬正确的网络三观取向,传承中华传统和红色基因。具体在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个体实际为主线,像打靶一样瞄准特定学生目标采取教育行动,并充分挖掘视觉艺术在思政教育中的正面作用,通过“靶向教育”构造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话语机制,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运用大数据推动思政“靶向教育”精准化
网络大数据有利于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网络大数据时代全样本、全过程、全数据得出的结论,为“靶向教育”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给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分析工具,面对大学生个体或群体行为存在的问题,可以精准把控学生思想的新特征和新动向。大数据使学生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成为可能,在确保学生个人隐私不被侵犯的情况下,利用大数据平台深度挖掘学生的思想动态信息,比如时事新闻浏览、书籍借阅记录、在线APP使用、网络视频观看喜好等,对学生的思想轨迹进行分析,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日常心理疏导提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帮助。教育者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针对学生个体,运用可视化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项辅导,真正让视觉艺术成果在思政教育中有的放矢。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舆论走向,列出学生思想困惑和心理变化趋势清单,使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和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二)构建可视化的思政教育宣传与交流平台
网络视觉化内容对校园文化传播方式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便捷、直观的传播功能愈加凸显,为借助媒介优势与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供了可能。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网络媒介建构可视化的宣传与教育平台,提升全方位的教育功能,通过宣教平台把健康有益的视觉艺术成果有针对性地传播,积极宣扬正能量事件,构建良序的“靶向教育”平台体系。例如组织学生在宣教平台上发布自制短视频,视频内容可以解读十九大报告或是“两会”新闻追踪等;还可以让相关专业学生设计海报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思想,让其通过网络媒介“飞入寻常百姓家”。面对复杂社会问题,为防止在学生网民中出现群体极端化的现象,在平台范围内应着力培养学生群体优秀的“正能量大V”,成为网络意见领袖,通过视觉化塑造,在舆情发展态势上形成正面的影响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
(三)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者的专业能力是决定“靶向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各校必须着重培养精通网络专业知识、具备较高审美水平和道德情操、拥有一定视觉艺术设计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必须着重培养教师对学生个性需求和特点的敏感意识,提高思想政治“靶向”教育水平[5]。同时,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区分专科与本科,按不同专业根据学生群体特点选配教师,让专业人才凭借网络视觉化内容在思想政治“靶向教育”中发挥作用。
(四)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的“自觉意识”
思想和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介范畴,网络媒介的迅捷让思想政治教育从“把关”逐步转化为“靶向”,但是防微杜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培养学生网络媒介的“自觉意识”。在现实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正确掌握媒介知识的能力,养成理性的网络识别意识,自觉构建网络媒介的批判思维,鉴别各种网络视觉化内容的是非真伪,提高视觉解读的能力,进而在享受网络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保持理智,并且理性表达,正确发声,真正有效地驾驭网络媒介。
参 考 文 献
[1]卞雅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116-117.
[2]張俊谈.浅谈网络信息的视觉化再现[J].中国地市报人,2015(3):93-94.
[3]李媛媛.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4]魏强,周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EB/OL].(2017-03-20)[2019-03-10].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7/0320/c168824-29156552.html.
[5]于雅岑.高校传统文化靶向教育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8(10):40-42.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the visual art is more and more effectively displayed through the public online media. Images and videos spread faster than other traditional visual content,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for expressing and spreading the main theme. The 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 and the spread of ideas have shown the trend of visual flooding. The educators should find the right entry point to use visualization results to guide students to form self-conscious network security awareness, construct a positive and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and discourse mechanism through“targeted educ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expand the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sing big data to promote the precision of“targeted education”, build a visual propaganda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enhance studentsself-consciousness of network media.
Key words visual art; Targete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uthor Liu Yewei, lecturer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Changchun 130000); Zhang Chunyang, lecturer of Jili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