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艺玩具在大班体游活动中的投放实践研究

2019-11-27 09:58李晓燕
教育界·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

李晓燕

【摘要】体育游戏活动是一种适应于幼儿思维发展阶段的教学方式,其在幼儿园教学过程当中的实施和应用,不仅能够追随幼儿的天性,使其能够在体育游戏中掌握与人交往的能力,并获得体能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幼儿园的教学氛围。而当前幼儿园的许多体育游戏的设置由于游戏方式过于落后,久而久之就让幼儿产生了乏味的感觉,不愿再在游戏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此时通过投放布艺玩具于游戏环节的方式,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现状,同时还能够提升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的代入感,增强游戏的现实意义。文章尝试以大班阶段的幼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究在体育游戏中进行布艺玩具投放所能够带来的效果及其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布艺玩具;大班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投放实践研究

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一方面,其能够满足幼儿好动和爱玩的天性,让他们能够在游戏中释放其本能,并在增长体能的同时,获得群体协作能力的进步。而另一方面,这一游戏也能够借助丰富多样的形式,来为幼儿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将布艺玩具投放到体育游戏环节当中之后,这一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水平获得相应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使得游戏本身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一、浅析当前大班体育游戏活动的现状及投放布艺玩具的意义

大班阶段的幼儿一般而言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游戏体验,因此,在这个阶段,他们很容易对当前的体育游戏形式产生厌倦,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游戏参与度不高、积极性较低的状况。而新形式的体育游戏的设计,需要耗费教师更多的精力,且对教师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在设计之后,还需要经过漫长的实践检验才能够在幼儿园中进行实施,耗时耗力较大。因此设计新游戏的方法并不贴合当前我国幼儿园的实际水平。

在这一前提下,为了使得当前大班阶段的体育游戏能够获得较多幼儿的青睐,并最大限度节省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在当前已有的体育游戏形式当中,引入更多的元素,例如通过对材料的替换和新材料的引进,来使得大班幼儿能够重新找回对体育游戏的激情,来使体育游戏重新焕发生机。

而在这一创新过程当中,布艺玩具作为儿童最常接触且拟人性最强的玩具之一,其对大班儿童的吸引力始终是不容小觑的。与此同时,由于许多体育游戏,诸如《捉老鼠》的游戏、《熊和石头人》的游戏当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动物的形象,此时,如若能够借助形象生动的布艺玩具来替代单纯的角色扮演行为,必然能够使这一系列大班体育游戏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而言,在将布艺玩具投放到大班体育游戏活动当中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的要点颇多,如玩具和游戏之间的契合度,玩具自身的安全性,不同类型的布艺玩具对不同性别、性格的幼儿的吸引程度等等。只有在对这些要点进行综合有效的把控之后,其最终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游戏效果,使幼儿能够借助于自身最感兴趣且最为安全的布艺玩具,享受到最大化的游戏乐趣。

二、浅析将布艺玩具投放到大班体育游戏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对布艺玩具的安全性进行把控

投放于幼儿园当中的任何游戏材料,都必须经过事先严格的安全性把控。虽然游戏材料不是食物,不会直接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当中,如果布艺玩具的制作材料存在安全问题,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地给幼儿的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幼儿园在引进新的布艺玩具作为大班儿童体育游戏材料时,必须注重于对其安全性的审核。例如审核生产方的生产资质及其产品的市场口碑、所用的材料的合格度等等。只有建立于安全之上的游戏,才真正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育带来正面作用。

2.对布艺玩具与体育游戏之间的契合度进行把控

在选择布艺玩具的类型和形象的时候,必须以不同的体育游戏类型为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布艺玩具投放方式,而不能盲目地将同样的布艺玩具投放于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当中。例如在《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游戏当中,所投放的布艺玩具就必须以大灰狼的形象和小红帽的形象为参照,而不能是其他代入感较低、与游戏内容相差较大的布艺玩具。只有在布艺玩具的外型和类型能够紧密贴合于当前的体育游戏类型的时候,其才能够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游戏的氛围当中。

3.考虑布艺玩具类型对不同性别、性格幼儿的吸引力

人分百种,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即便是幼儿也是如此。因此,在选择体育游戏的种类及其对应的布艺玩具类型的时候,教师也必须着重考虑这些因素对于性格和性别不同的幼儿的吸引力程度。

比如对于男性幼儿,就必须尽量符合其对自身性别的认知,为其选择男性属性较强的游戏角色及相应的布艺玩具,如上述例子中的大灰狼角色及对应的布艺玩具等。而对于女性幼儿,则必须立足于其自身的喜好,为其准备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其内心对美的向往的游戏角色和相对应的布艺玩具。例如在《小兔找山洞》的游戏当中,教师就可以准备粉红色和白色的小兔子玩偶,让女性幼儿借助这一玩偶,来进行角色扮演,代入到游戏当中。

三、浅析将布艺玩具投放到大班体育游戏活动中的案例

1.《小兔找山洞》游戏中布艺玩具的投放案例

这一游戏当中,有两个主要的角色,其一是大灰狼,其二是小兔子。在游戏过程当中,教授需要安排除了以上两种角色之外的幼儿,两两为一组,举起手组成一个门的形状,并用这个门来作为山洞内外的分界线。扮演小兔子的幼儿有两个,一个在山洞外面,另一个在山洞里面。扮演大灰狼的幼兒有一个,其主要的目标就是追逐山洞外面的小兔子,捉到了之后就可以与其进行角色互换。

此时,教师就可以秉承上述投放布艺玩具的原则,事先为幼儿准备小白兔和大灰狼两种形象的布艺玩具,让他们能够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带着这些玩具,以增加自身的游戏代入感。经过这一操作之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大大增加,许多幼儿都争先恐后地想要扮演小白兔的角色,并且在扮演这一角色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有效的体能训练,并感受到游戏中合作与竞争的乐趣。

2.《美猴王打怪兽》游戏中布艺玩具的投放案例

这一游戏当中同样有两大主要的角色,在游戏名称当中已有体现,一个是美猴王,另一个是怪兽。此时,教师就可以灵活地选择面目较为狰狞的玩偶,如灰太狼玩偶、黑熊玩偶等等,作为此次游戏中的“怪兽”,然后再选择美猴王玩偶,来作为此次游戏中的“美猴王”。然后让扮演美猴王角色的幼儿,带着美猴王玩偶,以“怪兽”玩偶为目标,利用纸球作为工具,练习投掷目标的动作。当学生投中一次“怪兽”之后,教师就为其计一分。每个学生有五次投掷机会。最后统计,看哪一个学生投中的次数最多,对其进行奖励。

3.《揪尾巴》游戏中布艺玩具的投放案例

《揪尾巴》这一体育游戏的玩法,主要是让大班学生拿着不同的有尾巴的布艺玩具,放在身后,然后在游戏场所当中不停地跑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要保持自己的玩具不掉落在地,同时还要尽量去揪别人的“尾巴”。被揪到尾巴的幼儿就要退出游戏,换人继续。

4.《熊和石头人》游戏中布艺玩具的投放案例

这一游戏主要考验的是幼儿的应变能力。顾名思义,其中主要有熊这个角色和石头人等多个角色。教师可以让幼儿五到七人为一组,通过“黑白配”的方式选出扮演熊的幼儿,并为其配备熊形象的布艺玩具。而其他人则扮演石头人,在游戏开始之后,紧紧跟随在熊的背后,做各种动作。熊背对着他们,喊出“熊和石头人”的口号,当其话音落下之后,扮演石头人的幼儿们就必须立刻保持在刚才的动作,不能动。此时熊转过身来,抓住无法保持不动的幼儿。

四、结语

大班幼儿处在幼儿园阶段的最后一年當中,即将面临升学的转变,此时教师是否能够在体育游戏中,进行适当的形式创新,让其能够收获更多与人合作的能力,并获得体能的锻炼,将会对其终身的发展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而布艺玩具的投放,就是这样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当前体育游戏现状的途径。布艺玩具不仅能够利用其丰富的形象,让大班幼儿在游戏中更加投入,有更强烈的代入感,与此同时,还能够丰富他们的游戏体验,使他们从对游戏产生厌倦的状态中走出来,重新焕发出对游戏的激情。只有在体育游戏形式得以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我国的幼儿教育水平才能够获得持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晓梅. 自制玩具在大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利用[J]. 学园, 2014(10):164.

[2]李国琴. 大班开展社会性情感教育的探究——以自制玩具为载体[J]. 教育界, 2013(17):181.

[3]王彦. 生活化游戏材料在大班幼儿区域游戏中的选择与运用研究[J]. 好家长, 2016(4).

[4]祝珊水. 大班纸玩具特色区域的创设与指导研究[J]. 新课程(小学), 2015(9).

[5]国明洁. 玩具及操作性学习方式在大班幼儿数学领域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81):79.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大自然的浓缩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白板,让数学不再枯燥
大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观察研究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