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翊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都林第二小学 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以及健康第一的思维理念在社会中普及,小学教育额的改革在思想观念、教学方法、课堂结构以及教学材料等多方面均在不断的改变。就当前而言,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理想,特别是师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较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缺少兴趣与意识力,导致课程教学质量问题明显。对此,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因为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改革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整个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也比较差[1]。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的意志力薄弱。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导致当前许多小学生在家中娇生惯养,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怕苦怕累,意志品质不简强导致其无法主动参与、自我约束,导致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较差;(2)教学方式单一。传统体育课堂主要是在热身训练之后开展定式训练,训练内容一般以固定的动作训练为主,这一种训练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差,训练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2.1 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教师在教学前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素质及运动基础进行充分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保障学生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们的自我控制能力[2]。合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要求、自我反省、自我监督检查及自我运动锻炼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们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被动运动及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们的自主运动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树立良好的自主意识,强化学生们的自我培养行为。教师在此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点及实践技能之外,还应对学生进行激励及鼓励,鼓励学生针对弱点进行强化反复训练,指导真正掌握为止,增长学生们的耐心,提高学生们的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精神。
2.2 改变训练方式。在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训练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其主要是认为训练本身枯燥乏味[3]。对于体育而言,这一门课程本身属于实践性比较突出的课程,体育游戏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以及兴趣,促使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内更好的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在于实践性方面,可以借助游戏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工作与生活中更好的开展体育锻炼。对此,为了更好的落实全民健身、终身锻炼的精神品质,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游戏活动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在教学中更好的参杂趣味性的教学因素,从而达到教学实效性的持续性提升作用。
例如,传统田径跑步教学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学生参与积极性也比较差,这就可以借助游戏的思路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应用变通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改变以往对于跑步等训练的认知,促使学生体会运动的精神品质,并在新颖、趣味性的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硬性要求教学内容,例如跑步时间、跑步距离等,所以在教学创新方面可以适当的改变,例如采取S形跑,在路径中添加障碍物,以此改善跑步的乐趣,让学生愉快的运动。
2.3 突出合作训练。体育教育的基础性的要求便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能力。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体育游戏的教学实效性,在教育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在以前的体育教育当中教师一般会处于绝对性的主导地位,学生都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训练。这一种方式一对于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兴趣爱好以及意志力等因素遭受影响。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意识的突出“团体”性,尽可能多的应用合作性训练模式,在合作分组的同时让学生完成各种训练任务,在团队的相互帮助与协调性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种合作训练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性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尤其是在足球以及篮球等团体竞技活动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改变教学理念,尤其是不能以胜负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当以团体合作作为教学指导重点,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游戏性的元素,例如以球作为接力棒的1000米接力障碍赛。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为一个团体的一员,从而实现团体精神以及组织凝聚力的培养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育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改革阶段。对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明确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应对,在提高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优化教学实效性,借助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