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191)
16世纪中欧建立直接贸易联系,中西方之间的商品交换规模迅速增长。在有关16~18世纪中西商品交换的研究中,有西方学者将中国商品提升到足以改变英国消费文化和推动工业发展的革命性地位。[1-4]清代江南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英国回应中国商品的表现越亮眼,江南对西方商品的回应就越值得研究。
竹枝词是重要的社会史素材,很多研究利用竹枝词探讨了鸦片战争以来欧美影响下江南社会的种种变革和新气象,[5-7]注意到在近代中国,江南是较早受西方商品和文化影响的典型地区。但是,西方商品对江南社会造成的强势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关研究忽视了鸦片战争前竹枝词中的西方商品,没有探讨西方商品影响江南的趋势和整个过程,以及江南回应西方商品的“全程表现”。本文拉长时间范围,利用江苏、浙江和上海竹枝词考察18~20世纪上半叶江南社会的西方商品及其形象变迁。在本文研究的时间段内,竹枝词关于西方商品的描写反映了西方商品逐渐影响江南社会的三个阶段、江南的西方商品形象的三个重要变迁,以及在民族危机下江南为探索国家富强所做的努力。
早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清政府在定海成立了浙江海关定海分关,并建造红毛馆,以接待西洋商人。乾隆进士陈庆槐有一首舟山竹枝词提到来浙贸易的欧洲商船:“闽商蛮语杂钩辀,岁岁渔船入市游。昨夜西洋估客集,海风送到大红头。”[8]391(大红头为西洋船名)随着西方商品流入江南,竹枝词开始描写这类新事物。鸦片战争前输入中国的西方商品种类较为单一,这一时期竹枝词中提到的西方商品主要有钟表、鼻烟、纺织品和玻璃制品。
林苏门(约1748—1809)的《邗江三百吟》多次提到扬州市民使用和消费的西方商品。当时扬州富裕之家将自鸣钟设于宾客往来的厅上,“此钟惟于时刻欲换之际,忽铿铿然如奏乐一般”,藉以向客人炫耀:“刻刻循环岂不乎?公然哄闹反和声。客厅满座知音者,乐奏初终辄自鸣。”扬州市场上西洋表价格高昂,林苏门记载:“洋人一针表售出价不过数十金,近日面上三针校定更准,其价更昂。”扬州“趋时人”腰间佩戴西洋表“以为饰观”:“腰间走表觅知音,委佩垂绅玉与金。贾客进来沽价贵,二分名月要三针。”[9]94-95林苏门还记载,扬州“近有一班趋时之辈,本不善吃鼻烟,往往酬应时携一玉壶,以为时尚”,他有一首竹枝词讽刺这帮不善吃鼻烟却又追求时尚之辈吃鼻烟时的滑稽形象:“鼻烟壶样选琼瑰,握手他山攻错来。也说托匙真不易,一匙喷鼻涕须开。”[9]92-93扬州名鞋“蝴蝶履”的制作采用了洋呢,林苏门称蝴蝶履的鞋帮“或全仰素缎,或杂色洋呢,羽毛线绉、宁绸等,镶以元缎,穷工极巧”,蝴蝶履价格较贵,在“一两二三钱内外”。林苏门的竹枝词《蝴蝶履》描写这款名鞋:“非关牖上馆人求,足下穿花小大由。若使纳来惊踵决,依然有梦又庄周。”[9]80
随着欧洲玻璃制品流入江南,清代描写江南游船画舫的竹枝词对玻璃窗和玻璃灯的记载明显增多。唐宋以来江南水乡盛行游船画舫,有一首江苏竹枝词写道:“江头女郎唱采莲,家家侵早整花钿。争先持取千钱去,定个玻璃小快船。”[10]220当时江南商业发达,能租到安装有玻璃窗的游船,“持取千钱”租“玻璃小快船”,说明租费并不便宜。画舫游是一项奢侈消费,画舫游过程中的种种消费行为如灯船、妓乐等等,有让人倾家荡产的危险。[11]蔡云(1764—1824)有一首江苏竹枝词描写作为奢侈消费场所的华丽灯船:“灯船入夜尽张灯,五色玻璃刊上层。赢得火光人映面,夜寒犹着薄吴绫。”[10]354注曰:“最华丽者船顶搭架数层,悬玻璃、明角、排须诸灯。其船必连缀而行,远望若火城燃。点灯后男女杂坐,皎若白昼,选调征歌,不三更不返也。”[10]354
鸦片战争前,输入中国的西方商品主要是以奢侈品的面貌出现的,并没有大众化为一般民众的日用品,正所谓“奇珍异物知多少,不是中华日用资”[12],江南的西方商品主要流行于城市富裕群体。中国商品最初也是以奢侈品的面貌出现在英国社会的,不同的是,到18世纪,英国发生了一场消费革命,这场消费革命的一个突出表现即是舶来消费品市场的急剧拓展和消费数量的急剧增长,[13]英国实现了中国商品的大众化消费。
鸦片战争后江南遭遇西方商业入侵,西方商品大规模涌入江南,出现了很多描写江南崇洋风气的竹枝词,正如叶仲钧的上海竹枝词所言:“一自中华海禁开,欧风美雨逼人来。”[14]13619世纪下半叶,朱余庭的一首江苏竹枝词写道:“洋药招牌贩远商,洋呢洋表又洋枪。近来事事夸洋款,何怪洋灯逐日洋。”[10]643注曰:“俗以好体面曰洋款”[10]643。建筑领域也模仿西洋风格,洛如花馆主人作于1874年的一首上海竹枝词写道:“楼台处处仿西洋,亚字栏干卐字墙。莫遮中华豪富户,有谁能比大英商。”[14]434
竹枝词表明19世纪下半叶西方纺织品流行江南。邓方(1878—1898)的《申江竹枝词》其中一首描写穿着欧洲服装的“踏歌儿女”:“马车潇洒树阴凉,白瓦楼台照碧洋。日暮浦滩春草地,踏歌儿女泰西装。”[14]182从这首竹枝词中可见上海女性穿着欧洲服饰游玩。另一首写道:“银缕花钱斗女红,衣香缥缈月明中。霓裳雾谷都嫌俗,爱买西洋素地绒。”[14]183从这首竹枝词中可以看出女性嫌弃汉服俗气,而偏爱西洋服饰。
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很多描写上海租界的竹枝词,如张春华(1872)的《洋场竹枝词》,葛其龙(1872)的《洋泾竹枝词》,沪上闲鸥(1872)的《洋泾竹枝词》,云间逸士(1874)的《洋场竹枝词》,藤荫歌席词人(1874)的《洋场新年竹枝词》,梦兰仙史的(1875)《洋场杂咏》。[14]488-498这些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以租界为特定描写对象的竹枝词描写了传统江南没有的事物,如西洋酒馆和餐馆、西洋建筑和花园、照相馆、轮船等。随着西方商业入侵的加剧,这些新事物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上海的对外贸易在鸦片战争后很快超过了广州,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也更多地受到了欧风美雨的浸润,上海成为江南传播西方商品和文化的窗口。
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的欧风美雨类似,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的欧洲商业革命时代,一股追求中国时尚的“中国潮”在欧洲蓬勃兴起,中国的产品和文化被格外推崇。[15]不同的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可对西方商品予以进口替代的民族产业,导致中国社会的“欧风美雨”愈演愈烈。而在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英国政府和商人合力将中国产品排挤出了其民族市场,商业革命期间兴起的“中国潮”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退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东方的棉纺织品和瓷器,英国从零起步实施进口替代,建立了发达的棉纺织业和制瓷业,18世纪下半叶棉纺织业甚至引爆工业革命。英国不但逆转了东方的棉纺织品和瓷器在其民族市场建立的优势局面,还试图抢占原本属于中国和印度的全球市场,并在19世纪取代中、印成为棉纺织品、瓷器等高端消费品全球市场的领导者。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族主义觉醒,面对民族市场上愈演愈烈的“欧风美雨”,消费也成为构建民族认同和创建民族国家的一种方式,[16]国内多次爆发国货运动,上海竹枝词对此有所反映。朱文炳作于1913年的《海上光复竹枝词》其中一首称赞嘉兴纱和外国纱一样好,劝告人们不必争穿外国纱:“轻纱自古美中华,何必争穿外国纱。尚有嘉兴纱样薄,方之蝉翼竟无差。”[14]539
但朱文炳也承认,因为人们更偏爱西方服装,导致国货举步维艰:“几辈男儿喜改装,也思便捷学西洋。呢绒尽是他邦物,国货维持曷审量。”[14]539他还发现,有人一边喊爱国,一边却又满身洋货:“府绸本可制西衣,出品中原亦不稀。开口但云须爱国,满身洋货不知非。”[14]539余槐青的一首上海竹枝词也描写了这种矛盾现象:“国货商场次第开,名人演说各登台。汽车手杖西装客,也为宣传国货来。”[14]40注曰:“近年提倡国货,迭建商场,每有服西装、乘汽车劝人购用国货者,矛盾情形触处皆是。”[14]40所以,当“小家碧玉”穿着旗袍时,金孟远在一首江苏竹枝词中感概她们点缀了凄凉的国货年:“青布旗袍风格妍,剪裁衬体自娟娟。小家碧玉新妆束,点缀凄凉国货年。”[10]319
由于舶来品比国货畅销,有妇女开的商店打着国货商标的名义,售卖的却多是舶来品。刘豁公的一首上海竹枝词揭露了这种现象:“经商振古鲜裙钗,风气开通亦自佳。国货商标冠冕甚,如何夷货却盈阶。”[14]27注曰:“吾国商界向无女流,一自欧风东渐,海上女界先觉,遂有积资经营商业者,妇女国货商店其嚆矢也。夫店以国货名而其所售货物当然不外乎华产,乃查该店发售之货物,舶来品居大多数。名不副实,其是之谓乎!”[14]27
由于民族工业发展水平落后,同时政府不能在关税上真正保护民族工业,加上列强取得在华设厂特权,外资在华设厂日益增多,国货运动未能成功阻止西方商业的入侵。即使是在国货年,中国仍有大规模的舶来品输入并导致白银外流,余槐青的一首上海竹枝词写道:“推销外货几婵娟,正值中华国货年。仅此化妆脂粉费,岁输百卌万银元。”[14]41欧洲商业革命时代,英国的中国产品进口导致白银大量流向中国,中国产品也刺激着英国重商主义者的民族自尊心。但随着英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英国成长为“世界工厂”,英国产品开始称霸全球。
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对江南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固然与国门被打开有关,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同西方的竞争中落败了——当中国的手工业失去竞争力,同时中国又未能通过进口替代建立起发达的民族产业,不能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消费品时,西方商品在江南市场便少了强劲的竞争对手,从而强势占领江南市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西方商品,一方面,他们体验到了近代西方工业生产的商品给日常生活带来的福祉,另一方面,他们认识到西方商品蕴含的先进技术之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江南的西方商品形象随之也发生了变化。竹枝词反映出江南的西方商品形象发生了三个明显变迁。
鸦片战争前江南地区传播的西方商品种类和数量较少,且为中国所无,常被中国人视为奇珍异物。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江南直面西方商业入侵,中国的物质文明在不知不觉中被西方商品普遍而深入地渗透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被视为现代商品,使用西方商品被视为文明。有一首上海竹枝词写道:“皮鞋胶布尽通行,黑白咸称制造精。安得华人勤拂拭,从头到底现文明。”[14]539上海竹枝词描写了很多被西方商人推广到全球的影响至今的商品,以下列举几种代表性商品:
汽车——汽车来往疾如风,苦煞行人在路中。撞着身时丧性命,岂徒折骨痛无穷。[14]136
电灯——红黄蓝白耀双睛,海上宏开不夜城。世界年来成黑暗,凭他一线放光明。[14]33
香烟——纸卷香烟广及时,年轻争买口含之。沪商多学洋人款,知己相逢赠一枝。[14]279
报纸——几家报纸日飞来,后创何如首创才。善恶劝惩功效大,欲通风气尽多开。[14]280
照相——几家照相例加宽,像映玻璃任客看。呆女痴男同拍影,将来反目拆开难。[14]282
电影——黑暗之中见亮光,全凭白布作排场。离奇怪诞无中有,恰似烟云过眼忙。[14]139
咖啡——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色类砂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14]299
这些西方现代商品在江南的传播表明江南正经历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西化。商业革命时代中国商品也曾对英国的物质和消费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是,江南地区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西化是在西方商业入侵的背景下发生的,表现出被动的特点。在英国,中国的瓷器、茶叶等代表性商品则经历了一个消费本地化的过程。英国对茶进行加奶加糖处理,用瓷器喝下午茶成为英国的一种日常生活仪式,英国打造的下午茶习俗还传播到中国,英国用来自中国的产品创造出一种属于本民族的新的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英国还创造了具有本民族风格特色的瓷器以及新的瓷器品种骨瓷,出现诸多享誉全球的民族瓷器品牌,受到全球上层社会的追捧。
虽然鸦片战争前的江南竹枝词也提到西方商品,但当时西方商品在江南的使用与消费并不十分普遍,而且还受到一些保守士大夫的抵制。有观点认为,由于明清中国具有高度的文化优越感,而且自给自足,因此对西方商品不感兴趣,西方商品“不是中华日用资”。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却不是这样,在这段期间,西方商品被西方商人打造成流行时尚并盛行至今。对于中国民众追捧和消费西方商品的现象,叶仲钧在一首上海竹枝词中以邯郸学步喻之,并感叹道:“少年喜学邯郸步,竟致狂澜莫挽回。”[14]136他还有一首上海竹枝词描写当时少年追求“摩登”的现象:“欲占人间风气先,起居服御用心研。矜奇立异标新式,不是摩登不少年。”[14]135有一首江苏竹枝词即描写了一个用心打扮的摩登女郎形象:“二八女郎正破瓜,西装结束赛洋花。皮鞋手套金丝镜,自挈提包上火车。”[10]328
西方商品和文化流行时尚的蔓延势必导致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西化。江南社会西化的一个典型表现是民众对西装的追捧和消费。有一首杭州竹枝词称人们购买西装时不会计较花费,而传统服饰不受民众欢迎,只能卖给剧团:“秃衿窄袖满街悬,但爱西装不论钱。剩得团龙旧袍服,减盘卖与剧团穿。”[8]503有一首上海竹枝词称人们嫌弃老布衣裳,而称赞西装好:“老布衣裳最惹嫌,爱人看见锁眉尖。谁人不说西装好,忘记今年国货年。”[14]500虽然西装较为单薄不御寒,但追求时髦的中国人仍然喜欢穿西装:“西装究竟叹衣单,敢道斯人不解寒。只为时髦佯习惯,强支弱体到更阑。”[14]539在上海,甚至工厂匠人都去旧衣店争购旧西装:“西装旧服广搜罗,如帽如衣各式多。工厂匠人争选买,为他装束便摩挲。”[14]300正如这句温州竹枝词所言:“时髦衣饰效西装,渐染欧风举国狂。”[17]古人认为出现奇装异服预示天下之变,有一首上海竹枝词将西方服装对中国日常服饰的改造性影响描述为“服妖”:“时样新装称柳腰,中西合璧市招摇。方今俭朴开风气,莫被欧人笑服妖。”[14]38
西化的另一个典型表现是发型的西化。朱文炳有一首上海竹枝词写道:“人人发样最难全,或仿东洋或仿西。还有一般朝后刷,自夸我不落恒蹊。”[14]16刘豁公有一首上海竹枝词描写了时髦的女性发型:“时髦最是爱斯头,润色全凭生发油。更有维新诸女士,自裁云鬓学缁流。”“爱斯”即“S”,“近来时髦女子所梳之头髻即仿其形式为之,故名曰爱斯头”[14]23。
鸦片战争后,西方产品是奇技淫巧的落后观念影响日渐减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新世界取代了旧天下,传统的天下观被世界竞争进化观所取代,西方产品蕴含着中国“师夷”的“长技”,而非奇技淫巧。
有一首上海竹枝词称,西方机器制造商品“精快”:“法仿巴欧制造精,机随轮转霎时成。百般器械翻新样,奇巧都凭模匠生。”[14]254还有一首上海竹枝词称磨坊和织机坊使用机器,“快运非常”:“磨坊妙与织机坊,也置轮机快胜常。水火力多人力少,果然技巧让西洋。”[14]441
江南对西方商品的认识发生了“从奇技淫巧到师夷长技”的转变,英国对中国商品的认识则从“师华长技”转变为落后的手工业商品。商业革命时代,欧洲被中国消费品出口方面的成功所吸引,特别是精美的中国瓷器长期以来占领全球市场,欧洲曾一度为之着迷。欧洲想方设法挖掘中国的制瓷秘密,最终被18世纪上半叶来华的披着传教士外衣的工业间谍殷弘绪窥探到了制瓷关键。英国人了解中国瓷器的制作秘密之后,民族制瓷业开始迅速发展。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乔舒亚·韦奇伍德第一个将蒸汽引擎应用于瓷器生产,英国商人用工厂和机器代替作坊和手工,工业革命彻底击败了中国制瓷业,曾经精美高档的中国瓷器被认为是低档产品,中国制瓷业被认为是落后的手工业。有一首上海竹枝词即表达了手工制品正在被机器制品所淘汰:“国初刀造濮元良,家住南城善制钢。近日用场钢倍大,轮机制造仿西洋。”[14]84注曰:“国初濮善制刀,世居南城,邑人名其所制厨刀曰濮刀。”[14]84这首竹枝词表明,如今制刀模仿西方使用机器,手工制的刀正在被市场淘汰。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江南竹枝词表达了在西方商业入侵和商品蔓延背景下对国家利益的关注和忧虑,也反映了江南在民族危机之际为国家富强所做出的努力。
颐安主人在《沪江商业市景词》中写道,西方商品进口导致中国“利源外溢”:“西洋颜料最鲜妍,赤白青红各色全。光艳远超中土产,利源外溢已多年。”[14]289心真在一首上海竹枝词中写道:“白银出口数堪惊,如此中华弱更贫。纽约市肥上海瘦,可怜百业尽凋零。”[14]499在心真看来,西方产品横行中国市场不但导致贸易逆差和白银外流,而且危害国内百业发展。
这种重商主义观念在江南社会的盛行表明了中国的进步。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认识到工业和商业之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形成了商战意识。颐安主人有一首上海竹枝词认为商场似战场:“无形商战似交兵,各出新机扰扰争。胜算独操人尽慕,市场热闹有风声。”[14]270他还认为,西方胜在商业精良,为富强国家,须重视商业学堂的作用:“西人商业最精良,欲广财源立学堂。货殖有方宜考证,亚丹遗法细参详。”[14]267颐安主人还有一首上海竹枝词描写华商体操会社:“振兴操务保商家,练得精神百倍加。卫国卫身兼卫业,富强岂让泰西夸。”[14]265华商体操会社是爱国商人虞洽卿于1905年在上海成立的商人武装训练团体,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武装的特征,颐安主人在竹枝词中提到了华商体操会社保卫商家和商业的作用,表达了国家富强、媲美欧洲的美好愿望。
竹枝词还描写了江南的实业。颐安主人有一首题为《中国汗衫厂》的上海竹枝词写道:“汗衫西式最宜人,开厂招工仿制频。讵为外衣仿渍涅,贴身紧束学时样。”[14]279由于西式汗衫最受市场欢迎,中国工厂采取仿制的措施。在中西工业实力差距悬殊的残酷现实面前,仿制西方商品不失为一种有效做法。丁立中有一首杭州竹枝词写道,杭州效仿天津生产“爱国布”:“阿锡名将爱国标,机梭罗列女工招。城中大袖原无害,匹帛争如尺布谣。”[8]479注曰:“爱国布发明于天津,今杭城效之,设立布厂有十余家之多。”[8]479这首竹枝词反映了杭州蓬勃发展的实业,以及杭州实业家在国货运动中的努力。
江南不仅遭遇了西方的商业入侵,还遭遇了西方的文化入侵,有江南竹枝词直斥西方的文化入侵。叶仲钧在一首上海竹枝词中称欧美“直将文化来侵略,争奈吾人好盲从”[14]137。心真的一首上海竹枝词认为,文化建设有利于一个光明的民族未来:“建设先从文化起,我人本位自中华。民族奋兴由此路,光明灿烂望非奢。”[14]500在西方时尚和崇洋风气盛行的背景下,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竹枝词研究江南与西方商品,不能忽视鸦片战争前江南社会出现的西方商品。与鸦片战争后相比,虽然鸦片战争前西方商品对江南影响较小,但西方商品对江南的影响是连续的,江南对西方商品的回应也是连续的,并没有因鸦片战争而“割裂开来”。拉长研究的时间范围,有利于全面把握江南对西方商品的回应,尤其是有利于将江南对西方商品的回应与英国对中国商品的回应进行全面比较。
18世纪,清代社会的西方商品消费市场较为狭小,从广州的进口即可满足清代上层社会对西方商品的需求。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刺激,江南并没有成功发展足以对西方商品予以进口替代的民族产业,相关仿制西方商品的手工行业非常弱小,这与英国在回应东方商品的过程中成功建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民族产业的表现截然相反。在英国,由于英国的东方商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旺盛的内需刺激英国发展民族供给以满足民族市场。英国民族产业的成长和中国民族产业的停滞埋下了18世纪末中西大分流的种子,最终导致出现鸦片战争后竹枝词反映的情况——西方商品对江南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入,江南的西方商品形象发生明显转变,江南开始了发展现代工商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