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程中学生不良情绪的调控

2019-11-27 10:55吕晓辉
名师在线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调控学困生

吕晓辉

(山东省海阳市亚沙城小学,山东烟台 265100)

引 言

不良情绪一般是指小学生内在感受的外在表现,通常是在课堂教学中的环境、学习内容等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不良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效果[1]。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及时地引导、调控和培养,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控能力,这对其未来长久的学习和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以小学生的需求为教学重心,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但目前仍有部分学校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教学模式仍是以大量重复性的练习为主。

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学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基本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短期的学习效果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是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包括解题思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原本具有较强丰富性和思考性的语文知识则变得单一和脱离实际,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了深入的认知,这是导致小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理念直接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与吸引力,当考试成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时,语文课程也就失去了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因素,这也是造成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的主要因素。

(二)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校和语文教师,认为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就是把教材中的课文以较生动或灵活的方式讲述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朗诵课文,但其实都只是停留在语文教学表面的调控。还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把课文转变为动态的故事或影像,以此增强学生的观赏感,从而提高教学的趣闻性和吸引力,最终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其实,很多学校和教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小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小学生虽然生理和心理上处于幼年期,但个性化的特征和情绪的变化已经非常明显,这对其学习的影响也很大,当教师想要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满足所有学生以及应对不同课文、学生的成长等问题时,实际效果则是低效和不稳定的。因此,语文教学具体的方式方法更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习惯。

(三)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中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核心和重点都是学生,因此发现、重视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按照情绪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积极型。此类学生先天对语文拥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的互动和参与意识较强,不易产生不良情绪或不良情绪消除较快较易,但此类学生最少。第二,被动型。首先此类学生一般需要校方和教师的管理才可进行较有效的学习,自控能力较差,这就导致了被动型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情绪较不稳定,容易被不良情绪所影响,逐渐放弃学习语文。第三,消极型。此类学生对语文是无兴趣甚至排斥的,因此在个人主观意识下不愿参与到语文教学中的思考、分析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难以被其所接受。此三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彼此共存,但彼此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情绪调控的方式也产生一定的阻碍。

二、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调控学生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以往以教学任务与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开始向学生转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想要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首先应充分启发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最终使学生掌握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控和自我排解的方法,从而实现双管齐下,使情绪调控更加有效率。

1.自我控制

在长久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会遇到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提问回答错误等。面对此类情况,教师应针对不同情况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反省,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而不是一直被不良情绪所困扰,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2.良好的沟通与社交

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难以调控自身不良情绪时,可通过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方式转移自己的思绪,并且尝试与他人共同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使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化,这是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

3.自我情绪转移

教师应教授学生掌握自我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当学生因学习问题产生不良情绪时,教师可让其先暂时停止学习,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如绘画、宠物、音乐等。这样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所看所听,转换自己的不良思绪,可逐渐地消除不良情绪。

(二)更加深入地剖析教材中的文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包含了各种不同风格和思想的文章,这些都是可利用的资源。首先,教师要对教材中包含的积极思想进行挖掘与利用,通过不同角度全面地解析课文。例如,《海伦·凯勒》一文讲述了失明失听的海伦·凯勒如何面对恐惧、困难,又如何完成自己的著作。教师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课文本身,在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与感受,联想自己如果是主人公会有何种感受与想法,并且利用实例与文章形成对比,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以此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真正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和接受度,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

(三)重视学困生的不良情绪调控

学困生的不良情绪问题是语文教师所要面对且长期坚持疏导的工作。首先,教师要客观分析和认识到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不良情绪,发现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控。其次,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转移其注意力。小学学困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态度是较被动和消极的,同时较容易被外界其他因素所影响,此类负面的心理活动会逐渐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前提下,教师的教育理念尤为重要,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学的重心在于改变其学习心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此类学生的引导,增加其课堂互动的频次,培养其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思想,逐渐使学困生融入教学环境,改善其负面的学习心态。

结 语

总之,不良情绪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问题,严重的不良情绪会快速地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一情况下,语文教师要做好全面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及时发现造成学生不良情绪的各个原因,进而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方式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调控学困生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调控困意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