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小学 孔 晶
小学中段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学的遣词造句将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体现,而且逐步深入,为小学高段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此阶段,教师必须要努力探索“活动作文”在作文起步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下面就是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所总结的关于“活动作文”的相关情况,希望能对各位小学语文老师有所帮助。
“活动作文”是小学中段习作起步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它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基于活动内容、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记录活动感受。例如通过踢毽子、拔河、跑步比赛,学生经历之后,教师就能指导学生把场面写得细致入微,或者老师课堂上做一个实验,指导学生把过程写具体,在有具体的课堂实践作为支撑的前提下,学生的写作思路会更加细致、平顺。
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活动并将其转化成文字,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自主性、作文思维能力都将显著提升,而且能让学生明白作文和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培养其正确的习作态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关于“活动作文”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当下,教师虽然明确了“活动作文”的使用特点和范围,但是对如何优化“活动作文”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针对这类问题进行细致分析。
“模板式”写作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作文模板以应对不同类型的作文文体,例如在写作时,教师会让学生记住某个写作流程,到了什么地方该用什么写,用什么语句来开头、过渡、结尾等。这种写作教学方法的弊端非常明显,就是把作文当成了一道可以用公式解决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思路必然变得枯燥单一,毫无新意。
此外,“模板式”写作教学方法还常被冠以积累好词好句的外衣,有些教师的初衷是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但有些懒惰的学生直接就把以前的作文范文拿来照搬,以“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应付语文作业,教师如果不仔细甄别其实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想象式”写作教学方法是教师让学生纯靠“想象”去填充作文内容,但是我们知道,作文其实来源于生活,如果缺少生活经验,那又如何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呢?所以这种写作教学方法的弊端也非常明显,那就是让学生脱离生活进行语文写作,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会变得言之无物。
同时,“想象式”写作教学方法还被许多教师误解为锻炼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学“神器”,但小学生生活经验尚且不足,如果揠苗助长,他们就会曲解作文的实际价值,认为写作就是胡乱堆积一些无关的好词好句,或是可以无病呻吟,随处乱写,这会对其以后的语文作文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1)以学生为活动中心
学生是整个“活动作文”的核心,这符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更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始终如一地把学生摆在第一位,从分析其学习兴趣、学习性格、学习态度、行为倾向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打造最为舒适、放松的活动环境。
(2)为学生确立活动前提
所谓“活动作文”,作文是核心,所以教师要在活动之前为学生树立活动前提,例如“大家需要把今天玩跳皮筋游戏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突出“完成作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目的,从而有效避免学生顾此失彼,影响整个“活动作文”的结果。
(1)分组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多样化的活动可以从记叙文的特点入手,分为“游戏类”“表演类”等,例如“阅读猜体裁游戏”“故事表演”。而分组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在特定的小团体中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活动定位,捕捉活动细节的能力会更强,为其更好地总结活动内容和心得奠定基础。
(2)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活动心得和感受
活动完成之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都学到了什么。以“阅读猜体裁游戏”为例,有的学生会学习到不同体裁文章的基本特点(记叙文里有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有的学生则会在体验游戏竞争性的过程中明白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3)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整个活动过程
鉴于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很难能深入细节理顺整个活动过程,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刻意引导和启发,让他们于细节中感知活动中自己和他人的状态、整个活动过程的关键节点等,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回顾和总结整个活动过程,写作文的时候也更有可写之处。
(4)就活动心得和感受写一篇记叙文
当学生真正地了解了整个活动过程之后,教师就要回归正题,让学生根据活动心得和感受写一篇记叙文。写作过程中,教师需进一步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除了让学生按照记叙文的写作要求进行创作之外,还要鼓励他们多写真人真事,多抒发真情实感,从而让学生的作品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情真意切。
“活动作文”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师打破“模板式”“想象式”等作文教学方法的教学利器,在实际施行过程中也深受学生喜爱,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以“活动作文”为核心继续探究小学中段习作起步教学策略,为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保驾护航。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