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新河校区 陈 云
随着教育素质的推进与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但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旧有教师采用“灌溉式”的教学,并且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结果,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和自身能力提升,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难以“学以致用”。鉴于此,本文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希望能与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与进步。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始终以被动者的身份来对教师所讲授和灌输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这种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始终是消极、被动的,进而不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因其强大的信息搜索、储存和分享功能,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自主获取知识,如此既增强了学生自身的学习主体意识,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了主动探究者,进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课前笔者就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有关南沙群岛的图文信息,比如地理环境、岛礁分布、自然资源以及主权争议等,并将其制作成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幻灯片课件。在课堂上,笔者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对本组精心制作的课件进行介绍和讲解。如此,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仅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还增强了学生自身的学习主体意识,进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借助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之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针对所提的一系列的问题自主解决,进而让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具体而言,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解决教师所提的问题,可以采取让学生借助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小组内部不同观点的碰撞,倾听别人的观点拓展自己的思路,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时,笔者首先就会对学生进行课堂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好玩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这个故事叫《揠苗助长》。你们先跟老师一起读一下‘揠苗助长’这个词。那我想问下同学们,你们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不知道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或者查一下字典。”这时学生就会纷纷行动起来,之后他们告诉笔者“揠”是拔的意思。笔者又询问学生:“谁能连起来说一下题目的意思?”学生告诉笔者:“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最后笔者让学生带着“为什么拔苗?怎样拔苗?拔苗的结果怎样呢?”这三个问题进行文章的阅读。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而顺利跟随笔者的引导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实现了优质课堂的构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以往“灌溉式”的教学策略,把课堂还给学生,创设翻转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白板、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的布置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资源的搜集,展开任务的自主探究,实现课堂的翻转,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个性化、移动化学习,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笔者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自己去阅读和理解。组内有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性格开朗乐于沟通的学生、性格腼腆害羞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仅帮助他们学习进步,还能使他们的性格进行互补。笔者会给大家合理分工,有查资料的,有帮助不会的同学进行讲解的。最后让大家汇总,自己讲出来这个新知识的内容以及含义,有什么缺失的地方,笔者再进行改正与指导。这样一堂课下来,不仅让学生很乐意去学习、去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这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牢记于心。
总而言之,“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形式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它能有效地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并能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地探索“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