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王 蕙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课内需要聚焦的知识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要掌握的关键知识越多、越复杂,就越需要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语文学习中,经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言丰富性增加,对课文中知识点的理解将更轻松。
语文课堂上进行的阅读教学更多聚焦课文内容、语言文字使用、语法渗透等精确的语文知识,所选的课文带有较强的指向性,目的性明确,就缺少了很多丰富性,无法发挥对于儿童语言习得的整体作用。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进入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展阅读广度,促进学生对于精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助力学生自我语言的习得与发展。
可以引入课堂的阅读材料很多,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与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丰富阅读的作用,一般在低年级可以积极引入以下这些材料来补充课本阅读材料的单薄,形成较好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更好的阅读能力。
儿歌与童谣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材料,因为它具有特殊的韵律和生动的形象性。节奏是儿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儿童是天生的音乐家,他们对于节奏有非常敏锐的感知力,明快的节奏可以带动儿童阅读的愿望,更容易被儿童接受,有助于语言记忆的形成。
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可能。儿童对于熟悉的或者新鲜的事物都容易产生兴趣,熟悉的节奏带给儿童更多安全感,新鲜的语言带给儿童探究的欲望。所以,每一次新课程开始的时候,都可以用一首儿歌来引领进入。
可以是一首固定的儿歌开始每天的新课,比如:“阅读王国真有趣,我们一起向前走,读故事、读儿歌,快快乐乐寻宝藏。”形成一种仪式感和学习的节奏感。可以是一首和当天学习内容相关的儿歌,比如:学习《雨后》之前朗诵一首《小雨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儿歌童谣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和课文互相照应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语言。比如,学习《春雨》这首古诗,就可以诵读“春雨是个小乖乖,夜里悄悄下起来,浇了绿树浇红花,浇得禾苗笑哈哈”。既生动有趣,又有助于学生对古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解。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拼音学习是不小的困难,儿歌童谣的引入就可以帮助儿童在趣味性活动中轻松学习。比如学习声母k,就可以先读一首儿歌:“小蝌蚪,脑袋大,游来游去找妈妈。呱呱呱,呱呱呱,妈妈就是大青蛙。”将其中学过拼音的字“蝌、大、妈妈”用拼音标出来,既复习了前面学过的dà、mā,又引出即将要学的k,然后通过看图、朗读认识了儿歌中的文字,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认识声母k,练习音节。练习完音节后,再把这些音节放到句子中让学生认读,如:“小鸡口渴了。(kě)他怎么哭了?(kū)这条花格子背带裤真好看。(kù)”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识了更多汉字,实现了拼音教学与满足孩子识字、阅读愿望的统一。
课文学习不过是个范例,学好语文不能光学懂课文,还需要更丰富地习得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很多时候,需要对课文学习进行拓展。比如学习《秋姑娘的信》之后,可以补充阅读小诗《会飞的叶子》——“谁都怕冬天,说冬天冷,小麻雀却说不,在光秃秃的枝丫上,朗诵小诗。谁都说冬天难看,孤孤单单没有绿意,小麻雀站在枝头,给寂寞的老树,添上一片,会飞的叶子。”在阅读中,让学生对“叶子”这一词语进行拓展,叶子可以是“信”,还可以是什么呢?秋姑娘把叶子都当作信送走了,光秃秃的,我们可以为她做些什么呢?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样语言的练习就更加丰富了,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时,可以在学完课文之后拓展,作为一种提升,比如:学习《花瓣飘香》之后诵读《蝴蝶花》,学生对课文中的花瓣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蝴蝶花中的花与蝴蝶的象征性的理解也就更加清晰了。
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素材,儿童语言习得需要大量丰富的词语,但是词语怎样鲜活地成为儿童思维中的活性素材呢?这就需要通过认识世界与阅读等多种方式进行理解与积累。
低年级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处于图像认知阶段,能够敏锐地感知鲜明的富有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绘本是用颜色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特别是帮助学生对于“词”的理解。孩子头脑中要有那些故事中讲到的事物的经验,才能够理解他所听到的语句,不然他所听到的故事就是一些碎片,无法连成一个整体。很多时候,儿童不理解的是他们没有见过、接触过的事物,这些词语在他的头脑中是空白的。你讲到“房子”,儿童就能想到房子,而如果你讲到“雪山”“南极”“海岛”,没有经验积累的孩子就无法理解了,语句形成的印象就变得支离破碎。绘本正好可以补充孩子不足的经验,通过绘画,孩子可以读懂并理解故事。
将绘本和课文进行整合,借助绘本可以补充课文中不够丰富的图画和内容,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比如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时,就可以拓展同步读绘本《小松鼠的精彩一天》,帮助儿童认识小松鼠,知道小松鼠生活的环境、生活习性等,有助于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与吸收。
心理学家雪登·凯许在《巫婆一定得死》一书中说:“童话故事不只是充满悬疑的能激发想象的冒险故事,它所提供的并不只是娱乐效果。童话故事在追逐奔跑,千钧一发的情节后,还有严肃的戏剧起伏,能反映出孩童内心世界发生的事件。虽然童话故事最初的吸引力可能在于它能取悦孩子,但它的魅力经久不衰,则是因为它能帮助孩子处理成长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
将经典童话故事引入课堂,不仅能帮助儿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从儿童真实心理和情感存在的状态出发,以一种儿童不知不觉就能明白的方式为其提供解决困境的方法,帮助儿童获得成功的信念。可以用经典童话故事作为课文的拓展阅读,也可以借经典童话故事和课文形成互动,还可以把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引入课文学习之中,使语文课堂的学习更具人文性。
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更多阅读体验的加入会使儿童获得更强大的能量,在去往知识殿堂的旅程中走得更稳、更实,寻找到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