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11-27 02:04王永俊
读与写 2019年8期
关键词:石壕吏段落原文

王永俊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初级中学 安徽 六安 237000)

1.锻炼仿写能力,培养学生写作新能力

1.1 仿句子,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并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要求学生用“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这一句练习仿写,他们却联系生活写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句子。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书的力量是不可估算的,不必说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也不必说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单是它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乐趣,就足以让我们对它爱不释手。”

1.2 仿段落,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做教师的要善于寻找课文中在遣词造句、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特色的精彩语段,引导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尾技巧。

2.变写,培养学生写作方式多样性

变写比仿写进了一步,属于“半创造’性的作文”(钱梦龙语)。它是对范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某种变动,写出与原文基本相近又有所不同的作文。

2.1 缩写。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我们可以让同学们用锤炼主干,削剪枝叶,选取原文精华的方法,缩写成比原文精短的文章。在正式进行文章缩写之前,首先要细细地阅读原文。要知道,缩写必须是在掌握原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当你仔细地阅读了全文之后,必须认真地进行一番综合分析以后再动笔。在疏通整篇文字时,必须有所侧重,有所描述,有所起伏。缩写,一定要保持原文的体裁、基本内容、结构层次和语言特色。它必须依据原文内容的主次轻重,分别采用保留、概括、舍弃的方法,对原文进行压缩。缩写完毕后,像平时我们写文章一样,还需要对缩写出来的文章,加以修改润色,然后再定稿。缩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还可以从中学习别人的构思,从而锻炼自己的语言再现能力。

2.2 扩写。扩写不是重复啰嗦,画蛇添足,而是把短文衍化为既要充实具体,又要精炼生动的长文。由于我们扩写练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文字描述时,要放慢写作节奏,以原文为发挥想像的依据,尽量多考虑如何使文字通俗流畅、文笔形象生动等因素。例如,《石壕吏》一文就是扩写练习的好材料。文中对“石壕吏”的描写除“吏呼一何怒”一句外再也找不到对差吏的正面描写的字句了,这时我们就可指导学生对“石壕吏”的形象进行扩写,可要求学生根据老妇人悲惨的遭遇,充分发挥想象来具体描写石壕吏的神态、语言、动作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描写与叙述的技能。

3.补写“留白”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作者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让读者循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想象,给读者留下了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要独具慧眼,恰到好处地挖掘语文课本中的留白处。如《桃花源记》一文中这样写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抓住文章中这一耐人寻味的“留白”,从而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我说:“同学们,渔人都是给他们说了些什么呢?他们又为什么而叹惋呢?”真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啊,话音刚落,学生们便纷纷举起小手对这一“留白”作出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这样既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又使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境,融合进文中,走入人物心中。

4.写好读后感,真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对于能震撼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的文章,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触最深的一两点,写一篇读后感。写作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或直接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羚羊木雕》《斑羚飞渡》等课文都是具有一定震撼力的文章,学生学过这样的文章心灵是难以平静的,这时,我们要顺势利导,可让他们写下此时的感想,这样的读写结合,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写读后笔记的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学生作文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读与写的结合不可牵强,不可用阅读教材中的模式束缚学生的创造思维。读与写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读写对应,尽管某些情况下这种对应是行之有效的,但从宏观上看,是阅读积淀的潜移默化,比如,就某一次作文而言,可能在立意上借鉴了某篇课文,而在表现手法上却又借鉴了另一篇课文。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火眼金睛,及时捕捉和挖掘文中读写结合的契机,熏陶感染,了无痕迹,让阅读和习作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石壕吏段落原文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刍议音韵学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三读古诗之我教《石壕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