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汉乐府民歌中的奇葩

2019-11-27 00:40郭健敏
文学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乐府诗罗敷乐府

郭健敏

《陌上桑》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乐府最早是汉代官署的名称,它专门管理诗歌的采集和音乐制作。“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府’。”所以,早期的乐府诗都是能够配乐演唱的。后来,乐曲失传,只有歌辞流传下来。这些乐府诗有些是来自民间,有些是文人创作的。为了区别汉代文人写作的歌辞,一般把采自民间的歌辞称为“乐府民歌”。乐府民歌无论是其充实的社会内容,还是其五言和杂言的形式,都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陌上桑》最初被南朝齐沈约收入《宋书·乐志》中,题名《艳歌罗敷行》。后来又被南朝陈徐陵收入《玉台新咏》卷一《古乐府六首》中,题名《日出东南隅》。到宋代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时,始以《陌上桑》之名行世。《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与其他乐府民歌相比,独树一帜,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朵“奇葩”。

一.欢快的喜剧氛围

汉乐府民歌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大多具体深入地反映了社会下层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不幸,抒发了他们的痛苦、哀怨之情。一是反映愁女、怨妇的诗,有《怨歌行》、《塘上行》、《饮马长城窟行》等。《塘上行》中描写弃妇:“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这类被丈夫抛弃的妇女无疑是现实社会中命运最悲惨的女子。二是反映下层人民贫苦无依的生活痛苦,如《妇病行》、《东门行》等。前者写妻子久病不起,临终前再三叮嘱丈夫不要打骂孩子,要好好养育,“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可家中无衣无食,丈夫外出去乞求帮助,回来后,“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写一个城市贫民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三是反映战争带给老百姓的不幸,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要么是横尸战场,听任乌鸦啄食;要么是一生从军,年老归来,面对的却是家破人亡,孤身一人。乐府民歌大都描写寻常百姓生活的不幸,痛苦,是一幕幕社会悲剧,读来令人泪下。

《陌上桑》却与它们截然不同,是一出活泼泼的喜剧。诗歌首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富有喜剧色彩的正面人物形象——罗敷。一开篇,作者就极力描写罗敷的美貌绝伦:“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作者先写罗敷的居室之美,再写用具之美,接着写穿着之美,一个青春焕发,活力四射,华丽高贵,高雅脱俗,美丽绝伦的女子徐徐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是富有喜剧色彩的场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癬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贪看美丽的罗敷,男子们竟然忘记手边的劳作,起了争执。这段描写,具有浓郁的喜剧气氛。直到太守也被罗敷吸引,表达爱慕之情,却被罗敷通过“夸夫”,“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巧妙的拒绝。罗敷这段话句句夸夫,而客观上又句句奚落太守,太守的尴尬、无奈,罗敷的聪慧、机智跃然纸上,一出轻松欢快的喜剧戛然而止。

二.强烈的浪漫色彩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柩,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观风俗,知薄厚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使汉乐府民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汉乐府民歌形象地绘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真实地展现了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同时强烈生动地表现出了那个时代民众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游国恩先生就说:“汉乐府民歌最大的、最基本的艺术特点是它的叙事性。这一特色是由它的‘缘事而发’的内容所决定的。”如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描写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相亲相爱,但是焦母却不喜欢兰芝,强迫仲卿休妻,兰芝回家后,其兄逼迫她改嫁,兰芝不愿改嫁,和仲卿相约殉情,最终二人双双自杀。诗歌反映了封建社会常见的家庭悲剧,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以及家长制的罪恶。再如《孤儿行》:“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诗中描述了主人公由于父母离世被兄嫂收养,兄嫂把他当作牛马使用,过着非常窘迫的生活。这些民间乐府歌辞充分展现出当时民众生活的日常性和写实性,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与其它乐府诗的写实不同,《陌上桑》是一首带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德国作家席勒曾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常常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人生理想的表现,它用文学给人们展现出的是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秦罗敷就是一个高度理想化了的人物。这种理想化不仅表现在她的外在容貌服饰方面,而且表现在她的内在精神智慧方面。“春阳映楼,罗敷有居处之美;陌上采桑,罗敷有勤劳之美;桂枝青丝,罗敷有用具之美;倭堕明珠,罗敷有配饰之美;缃绮紫绮,罗敷有服饰之美;观者忘情,罗敷有外貌之美;青春妙龄,罗敷有年华之美;不慕富贵,罗敷有德行之美;婉拒太守,罗敷有辞令之美;盛言夸夫,罗敷有智慧之美;文武全才,罗敷有夫婿之美;琴瑟和谐,罗敷有婚姻之美。”《陌上桑》通过虚构夸饰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她的美丽、智慧和胜利,是集中了广大人民审美情趣和追求的表现。

三.巧妙的留白艺术

《陌上桑》构思巧妙,不同于其它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确描绘,如《孔雀东南飞》那样有头有尾,情节完整,人物鲜明;或是《孤儿行》中对孤儿所受兄嫂的折磨、摧残的具体描绘。《陌上桑》更加偏重于“写意”和“抒情”,巧妙地使用了“留白”艺术。

“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它被广泛用于研究中国绘画、陶瓷、诗词等领域中,特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在文学上,特指重视艺术形象的言外之意,作品具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在人物描写上,如清代毛宗岗指出的:“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所谓“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也就是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周围环境、人物的影响从虚处来写。

德国美学家莱辛提到《伊利亚特》时曾说:“荷马故意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我们只是偶尔听到说海伦的胳膊白,头发美之类的话。但是尽管如此,正是荷马才会使我们对海伦的美获得一种远远超过艺术所能引起的认识。”《陌上桑》中,罗敷的美丽动人主要是通过居处,穿着打扮,用具,以及周围男性的反映来表现的,几乎没有人物的正面描写。但正因为不是实实在在的描写,反而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力,你想象罗敷有多美,就有多美。正如茅盾所说:“虽然未直接描写她的绝色美貌,但其美貌却跃然纸上,比直接描写高明十倍。”陈祚明也说:“写罗敷全需写容貌,今只言服饰之盛耳,偏无一言及其容貌;特于看罗敷者尽情描写,所谓虚处著笔,诚妙手也。”

再者,《陌上桑》的篇章结构独特。写太守调戏罗敷,罗敷夸夫便戛然而止,同样使用了留白的手法,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结局怎么样?是太守自觉无趣,灰溜溜地走开;还是恼羞成怒,派手下人强抢。是罗敷回击太守后,看太守失望离开,然后笑盈盈地去采桑;还是发现太守不怀好意,意欲强抢,据理力争,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想大多数的读者都会设想罗敷是胜利者,都会报以会心的微笑,都会对罗敷给以美好的祝愿。

《陌上桑》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所熟知的大诗人如曹植、杜甫、李白、白居易等都为之倾倒,并写下许多的模拟之作。正是因为《陌上桑》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所以它在汉乐府民歌中能够独树一帜,得到人们普遍的欣赏和喜爱。

猜你喜欢
乐府诗罗敷乐府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乐府诗
乐府、乐府诗、新乐府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
陌上桑
《乐府三首》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
桑劫
桑劫
《吕氏春秋》乐论对《文心雕龙·乐府》篇的影响
汉代乐府咏史诗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