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导入

2019-11-26 13:40陈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有机融合课程思政

内容摘要: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与专业内容自然、有机融合,达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德育观和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本文以《高级日语》课程为例,探讨分析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实施的具体方法,以期为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级日语 有机融合

一.引言

2018年9月10日至11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大会深入分析研究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2018年9月19日,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发布浙教工委(2018)39号文件,要求全省各市、县(市、区)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党委,各高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我校发布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浙工大之江党[2018]13号),组织开展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工作。力求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不断深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在日语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与专业内容自然、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求真、触情、传递价值”,达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德育观和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是我们每个日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结合《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实践,着重从高级日语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如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这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二.《高级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高级日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日语的技能技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方面得到提升。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日语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驾驭日语语言的能力。通过对语言现象进行剖析,及日本文化及社会知识的渗透,为阅读和理解各类题材的日语文章打好基础,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和分析鑒赏能力。《高级日语》课程较之基础课程阶段课文长度增加,语言难度和内容深度方面也有较大跨度。其教学重点逐渐转移到分析文章、理解语言心理和语言的文化背景方面。注重口头和笔头、课文和课外读物的有机结合,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最终达到学习者能较为准确而熟练地运用日语表达思想、树立国际化视野及良好的人文素养的目的。这是《高级日语》课程自身的教学目标。

在这一教学目标下,我们要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政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而不是干巴巴地生搬硬套,与时俱进,讲政治、讲信仰、讲思想、讲爱国,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勤学、勤劳、爱国、励志、修德、明辨、求真、力行”,做到立德树人。以期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德育观和爱国情怀。

1.《高级日语》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对学生发生作用的是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求真、触情、传递价值”。

首先,授课教师对高级日语教材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充分挖掘蕴含在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高级日语课程所使用教材为《日语综合教程》,是面向具有一定日语基础的日语专业高年段学生的课程。教材中所选日语文章内容涵盖面极为广泛,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且均具有一定的深度,发人深思。其中不乏爱国、励志、勤劳、勤学、求真、力行等思政元素。梳理提炼各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是实施《高级日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如《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第二课《田中正造》,是篇人物传记。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田中正造正直、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勇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品格,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的优良品格,树立求真求实,勇往向前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还可以推荐补充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如相同题材的渡边淳一所著的人物传记《遥远的落日》,描述了野口英世克服出身贫困及左手残疾的不利条件,立志医学事业,并以卓越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其在世界医学界中的地位的人生轨迹。有助于学生学习人物的人格魅力,达到励志、勤学的培养目标。

2.思政元素如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其次,在梳理提炼各课思政元素的基础上,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爱国、励志、勤劳、勤学、求真、力行等思政元素有机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整体来讲,《高级日语》课程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将两者有机结合。①在涉及人物传记类文章时可以剖析人物的性格及其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在涉及人与自然类文章时可以思考应树立怎样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日间的自然观差异及相互借鉴之处;③在涉及哲学类文章时可以引导对当下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及人性的思考;④在涉及日本诗词时可以涉及中国唐诗宋词对日本的影响;⑤在涉及余暇娱乐类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管理时间和利用余暇;⑥在讲解散文随笔抒情类文章时引导学生要感恩身边的人,感恩社会;⑦在讲解童话、物语类文章时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做人做事的寓意;⑧在涉及战争类文章时,要引导学生牢记历史教训,热爱和平,激奋学习,报效祖国等。

具体来说,可以将其贯穿到词汇、句型及文章内容的讲解中。在讲解词汇、句型时可以谈及日本人的语言心理及语言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在讲解文章时,对文章内容本身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内涵外,可以扩充文章的时代背景、中日文化交流背景及相关社会知识。

再以《田中正造》为例,可以先从文中出现的“正义”和“人道”这两个关键词出发,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田中正造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一个十分正直,正义,正气的人。通读整篇文章讲述了他为了广大农民的利益,竭尽全力与日本议会抗争,一直奋斗到死。由此可以将人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概括为人道主义、大公无私和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和观念至今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从文章时代背景来看,当时在日本栃木县发生了足尾铜矿的矿毒事件,使周边农民的生活陷入了水生火热中。由此,向学生补充介绍当时日本的三大公害病。引导学生吸取他国的惨痛教训,要重视环境,保护环境。并进一步与当下的五水共治和垃圾分类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潜移默化。由此,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挖掘深入,将两者有机相结合。

3.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在教学方法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通过案例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及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方面,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与内容。在以往词汇听写、背诵句型段落、翻译及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各课内容的特点,增加文章中心思想概括、人物评价、中日文化相关发表、学习心得、读书报告等评价内容。挖掘学生思想深度,突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自我观点的勇气,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情怀。

三.小结

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对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课前做足功课。广泛查阅相关资料,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立足日语语言教学,渲染中日文化韵味,将思政元素逐课导入,层层深化,挖掘其內涵。同时还要优化教学时间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时效。以求使学生激发校园正能量、培育本土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开阔国际视野、加深对中日两国文化传承与反哺的理解。

通过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效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力求使学生更加了解中日关系、中日文化交流的背景,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及其对日本的影响和历史渊源,激发爱国情怀。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冬平,徐哲民.大思政理念下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8,(8):107-108.

[2]郝红梅.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现路径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8(8):10-16.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学科与课程建设,2018(3)64-69.

[4]张博.“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9,129(5):136-137.

[5]朱美虹.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30-33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介绍:陈丹,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从事日语教学科研活动)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有机融合
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