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吾仁增
(青海省泽库县第二民族中学 青海 泽库 811400)
自古以来,草地畜牧业就是藏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主体产业,藏民族的发展不能不说与游牧经济有着很大的关系。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靠天养畜,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也正因此创造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①藏族文化教育与游牧经济正是这种辩证法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应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而来。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与牛羊为伴,以游牧为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青藏高原的自然优势变为了潜在的经济优势。他们劳动、生息、繁衍的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变为了富饶的贫困之地,但是艰辛的游牧生活,赋予了他们豪放开朗的气质;大自然的风风雨雨磨练了他们强悍勇敢的性格;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他们善良淳朴的素质。一个民族的发展要靠教育。一个民族的教育要落脚到人的素质的提高上。广阔的青藏牧区,海拔高,气候冷,地广人稀,流动放牧,居住分散,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离小康水平相距甚远,关键问题是边远、高寒的自然条件,偏僻落后的生产方式阻碍了藏族教育的发展,藏族教育特别是牧区教育成为世界上最难办的教育之一。
1.1 牧区家长整体素质较低,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现在牧区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有的甚至认为没有知识照样能生活,不重视教育只注重牲畜(牛羊)的数量,特别是夏天挖虫草的季节一到,学生都跑去挖虫草,有的家长跑到学校把学生接走去挖虫草。更严重的是有些家长认为学生上学是一种差事,对教师和学校有好处,来一段时间逃一段时间,根本弄不清楚教育的目的。
1.2 家庭教育方法简单而且过分依赖学校。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但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到学校上课,孩子的教育责任就交给了教师,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道德修养及家人的和睦相处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最终的利益在于谁?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使教学走正规化。这就需要我们管理教育的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对家长的联系、宣传《义务教育》等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程度及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家长的这种教育观念是我们每个公民都不可推卸的责任。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清经济形势促进教学改革更新,同国家经济建设一样,教学改革发展的大前提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2)加强教学管理,要在具体指导、积极引导上做细致工作。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秩序和取得教学质量的手段,面对起步晚、起点低、条件艰苦等诸多因素造成先天不足的青南地区教育,面对因管理、教师素质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后天营养不良的青南牧区教育,教学管理是个难题。但只要我们的管理者努力学习,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思想,认认真真地研究不断变化着的情况,提出与时代精神合拍又符合实际情况的新办法,积极引导,身体力行,不断总结提高教学管理工作就有新的活力,就能真正发挥它的促进作用。
开展教研,推进课程改革。各学校要健全完善教研制度,确保学校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师要按照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中的教学反思制度和教学问题解决积累制度,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积极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反思,并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每次质量监控的测试后要进行教学反思,写出质量分析。第一、各校必须组织教师按学科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互相听课、评课,共同组织教研活动。各校要将汉藏学科教师混编办公室,创设“双语”环境,实现资源共享。第二、建立健全教师外出学习制度。各校要有计划派少数民族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教育教学质量好的地区,到省外联点城市参加各种学习、观摩研讨、学科培训等,期外出培训教师回校后要以汇报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报学习情况,进行研讨,全校下发,推广学习成果。组织教师学习优质教育资源,化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的提高和强化汉族教师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提高。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抓住教师队伍建设,便抓住了学校全面建设和发展的中心环节。建设一支不但具有素质教育的先进思想,而且能把这种思想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教师队伍,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加强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把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对待。还要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