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兴趣

2019-11-26 23:29
读与写 2019年2期
关键词:折痕纸片乘法

李 军

(青海省泽库县多禾茂 乡万青宁寄宿制完小 青海 泽库 811400)

数学思维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运用广泛,良好的数学思维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有效运用前人总结出经验的同时,与时俱进,努力创新,顺应新时期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作为整个数学体系的基础,其重要性尤为突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整个数学思维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呢?

1.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真正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

例如在讲乘法口诀之前,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师生口算比赛,指定一名学生出一位数乘法的题目,一分钟之内完成。教师运用乘法口诀很快做出了许多题目的答案,而学生用连加的方法只计算了三道题。学生会感到惊奇并产生疑问:“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学生渴求知识和探究奥秘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老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是因为老师掌握了乘法口诀,同学们想知道乘法口诀是什么吗?由于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效率非常高,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2.循循善诱

准确的来说,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而并非对学生填鸭式的灌输。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譬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学生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个学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个学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教师表扬两个学生观察仔细。其它学生则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于是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并熟记。

要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教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

要画圆了,教师不是讲具体的画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

在较复杂的反比例应用题的练习中,教师可利用延迟的原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所在。在解决如“一堆煤实际每天只烧2.4吨,比计划每天节约0.6吨,这堆煤计划可以烧96天,实际可以烧多少天?”这样一道相对复杂的问题时,学生可能会误列为:(2.4-0.6)X=2.4×96,这时教师可利用延迟的原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所在。你是根据什么列等式的?式中(2.4-0.6)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理解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0.6吨?那么(2.4-0.6)表示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吗?要求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应该怎样列式?(2.4+0.6)与谁相乘才是正确的?

3.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的。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认识大小、长短、多少的教学,就要培养学生比较能力;教学数的组成就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也许在低年级还能打高分,但数学素质并没有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增强,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很困难。同时,培养思维能力还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在教学数学概念、四则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几何图形、统计等内容时,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体这个概念时,不要直接画一个长方体,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体。而应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面、棱和顶点的数量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体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5+3)+7=5+(3+7),先把5和3加在一起再同7相加,与先把3和7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29+57+13)中去,让学生说出使计算简便的根据,进而学到演绎推理的方法。

猜你喜欢
折痕纸片乘法
算乘法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听话的纸片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纸片也能托住水
把加法变成乘法
折痕
双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