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宏飞 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小学
游泳是在水环境下进行的运动,与陆地环境有很大的差别,在运动条件或是运动形式上都有极大的差别。由于身体失去固定的支持处于浮动状态,出现呛水或溺水等,往往会让初学者产生恐惧。由于初学者自身的特质,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无疑会对学习游泳产生影响。为此,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需要教师引起足够重视,合理利用教学中有效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水环境和我们的陆地环境不同,游泳运动项目必须在含水环境中进行,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这比我们克服在陆地上的空气的阻力要困难许多。陆地上因为有“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以做什么动作都很自然,并且有支撑点,让人感到很安全。身体在水的作用力下改变重心向下的支撑感,只用位于身体各部位的水体的支撑作用,无法在水中自控,更容易失去平衡。在水的浮力作用影响下,通过动作克服水对身体产生的浮力作用会让初学者觉得非常困难,甚至没有办法完成。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开始学习游泳并不是先学习某种游泳技术,而是要先让初学者熟悉在水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的感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熟悉水性,一边尝试在水中呼吸,一边变换身体姿势,练习不再刻意寻找支撑点。过好熟悉水性这一关,为将来的学习各种游泳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恐惧心理作祟下,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将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变得非常僵硬,是无法实现肢体动作训练、达到技术练习目的的。初学者进入水中的第一感觉是害怕,并且会产生直立行走的欲望,双腿做无意识的伸展活动,要像陆地上一样前行。
大部分初学者不敢在水中睁眼,水压、浮力作用使他们的“失重感觉”变得更加强烈,从而导致初学者四肢乱挣扎,盲目做动作,心跳加快,动作做得特别猛,节奏特别快,特别是在游蛙泳时,初学者害怕沉下去,手忙脚乱。畏惧呛水的下意识反应是马上抬头,同时紧闭嘴巴,不敢吸气以及吐气,整个的换气过程十分困难。常见游泳初学者,憋着气游了几米左右就受不了了,停下来大口喘气,脸憋得通红,就是因为没有换到气。
对于初学游泳者,要先熟悉水,了解水环境。熟悉水性,是初学者学习的一个必要过程的开始,了解水对人体产生的阻力、压力和浮力作用,有助于消除恐惧,有助于初学者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不断练习水中步行,初学者尽快熟悉水中步行时的感觉,尝试脱离水的阻力、压力和浮力作用,真正掌握平衡方法,能够维持水中平衡。
学游泳的难点是呼吸。初学者总是抱怨吸不到气,更不知道何时换气才算正确。水中呼吸方法的掌握需要的是长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消除恐慌感,提升适应力,从而突破呼吸难点。水中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水面上吸气,入水后闭气,鼻子和嘴巴缓慢的在水中呼气,一直吐气直到出水。吸气要深,呼气要尽,呼吸之间不能够停顿。经过不断的练习之后,使整个呼吸过程连续、连贯、自然、有节奏,并能达到慢呼快吸的技术要求。有些人天生害怕鼻子进水的感觉,所以学习游泳时下意识的将头埋入水中,浮出水面后大口吸气,导致整个过程换气困难。未能掌握正确的换气技巧,即使学会游泳也无益处,总体而言弊大于利。帮助初学者更好地解决呼吸问题是个难点,解决呼吸难点的措施是始终把换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要让初学者产生好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不断练习克服心理障碍。能将学习动机转化为心理动力的初学者,掌握正确的游泳技巧会比普通人快,他们保持着主动练习的积极性,在练习中也将积累下丰富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初学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有着直接的联系,学习动机决定学习质量,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实际练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克服恐惧的心理因素。
游泳教学过程中,初学者迅速掌握相关技巧,熟练掌握游泳方法,终身体育意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要鼓励学生自觉的进行游泳锻炼,不断促进他们身体健康的发展以及体育素质的发展等。如果学生太过恐惧,教练员必须给他们更长的适应时间,游泳教学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学生们克服恐惧、大胆尝试,自主练习的兴趣更高。不妨从简单的尝试训练开始,让学生下水适应一段时间,完成基本的练习。再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水感,使他们充分了解到水流动中产生的那种晃动现象可以控制,放松身体,消除恐惧,按照理论知识以及教练示范的动作试着保持平衡,潜移默化中紧张、不安、恐惧等心理将被克服,游泳教学效果更好。
恐惧心理是初学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游泳的教学研究中,大多数人对动作技能教学研究颇为青睐,却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因素。针对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如果利用不正确的技术指导方法,叫他们盲目从自身寻找原因,是不利于学生真正克服心理障碍的,甚至造成初学者十分抵触,对游泳失去学习兴趣。心理因素应和技术动作相辅相成,长期的坚持下去,过程中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总结丰富经验,从根本上优化游泳教学,教学工作才能够取得理想成效,最终走向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