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亮
高考生物选择题是整张试卷的起点,在整份试卷中是最简单的,同时也是最容易丢分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生物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盯住重点
不管做什么题,第一步都是审题。审题不仅仅是读题,或者说读懂题,还要抓住题目的重点,也就是题眼,即解题的关键。根据题眼,锁定知识点,从而正确解题。
例1下列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是( )。
A.大肠杆菌 B.核酸分子
C.SARS病毒 D.雨蛙
分析:找到题眼“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我们知道“生命系统”是指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系统,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在选项中找出细胞构成的系统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本题选A。
2.关注限定词,缩小答题范围
在审题的同时,题目中的限定词也是解题的重点,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限定词去缩小答题范围。比如常见的限定有时间、地点、动物或者植物、低等植物或者高等植物、单子叶或者双子叶、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等。
例2由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而成的植株是( )。
A.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六倍体
分析:“花粉培育”是本题的限定词,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而我们知道单性生殖的结果就是形成单倍体植株,所以本题答案是A。
3.挖掘隐含条件,联想知识点
在一些题目中,会有一些条件并没有写出来,但也是解题的关键,这个时候就要求同学们能够发现隐含在题目中的条件。经常隐含条件隐藏在文字、图表或者课本中已得出的实验结论中。
例3在一个小型湖泊内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五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大量死亡,导致水体发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B.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可防止藻类的爆发
C.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为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之和
D.水生生物死亡加重了水体的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分析:有些同学由于思维定式会认为C项是正确的。因为“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为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之和”这句话是很完整的,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包括藻类、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以及化能自养型生物固定的能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是对的。但是本题中给出该湖泊是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所以这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之和,还包括人工投放饵料被肉食性鱼类同化的能量。本题选C。
4.忽略无关信息,提炼关键点
命题人有时会刻意增加题目篇幅,以达到增加试题难度的目的。学生在遇到这种题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判断出哪些是干扰项,哪些是解题关键点,这样排除异己之后,题目就会简单很多,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4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纸小帽,在暗室中从左侧光照,胚芽鞘将( )。
A.向左侧弯曲 B.不弯曲
C.向右侧弯曲 D.无规律弯曲
分析:本题中“在暗室中从左侧光照”属于干扰内容,在读题时,学生必须注意到本题中锡箔纸是套在了胚芽鞘的尖端,这样燕麦就无法感光,无论光从哪边照,胚芽鞘都是直立生长。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