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剧版《红楼梦》对原著的沿袭与创新

2019-11-26 20:27陈琪琪
文学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诗词歌赋灵性原著

陈琪琪

新时期以来,对《红楼梦》进行影视改编的人不尽其数。高淮生、李春强在《关于〈红楼梦〉影视改编的思考》[9]一文中列举了《红楼梦》在1924年到1989年之间影视改编的18部作品。其中被认为改编得较为成功的是1987年由王扶林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以下简称87剧版《红楼梦》),这一影视改编得到了大批红学家的支持。在对小说灵魂的沿袭上,87剧版《红楼梦》延续了原著的文学灵性和生活灵性,涵盖了诗词歌赋的运用、艺术手法的刻画、生活场景的描绘及日常语言的描写。从呈现方式的创新来看,原著中的诗词歌赋、艺术表现形式由静态变为动态呈现,表现形态发生了变化。本文立足于原著,运用文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对87剧版《红楼梦》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

一.对《红楼梦》灵魂的沿袭

文学灵性是新兴思潮背景下当代文学的多维度探究。[2]于《红楼梦》而言,它除了包含对原著中诗词歌赋、遣词造句的分析和细致的语言、心理描写外,还包括艺术美学,即艺术表现手法。[8]87剧版《红楼梦》中对诗词歌赋、艺术手法、语言及心理描写的应用都强调了原著的文学灵性。

87剧版《红楼梦》并非完全照搬原著中所有的诗词歌赋,而是从中选取同人物性格、命运紧密相关或者可以突出剧中主要人物的诗词。如原著中的黛玉、湘云的联句,剧中只保留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和前面几句,删去了一些拖沓的诗句。诗句与画面相结合,通过声音表达出来,仿佛为安静的诗句注入了灵魂,使人感觉到它的美,并且想探索它的美,从而引起共鸣,呈现出灵。在《红楼梦》原著中,书中的人物描写和场景刻画全靠艺术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文字的精炼,词组的混搭,句式的拆分,构建了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而87剧版《红楼梦》对原著艺术手法进行了适当的升华。比如,它保留了原著当中以人物为内试点,借书中人物的眼光、心理进行描述的艺术手法,但又结合演员外在形象合理塑造原著中文字描写的人物形象,更立体的呈现人物心理活动。87剧版《红楼梦》不仅保留小说版“写意”的艺术手法,并在拍摄中得到强化。原著中的“写意”是借助象征、烘托等方法来表达作者没有表露出的含义;[10]剧版特别注重环境的作用,以镜头的变换控制渲染的角度和程度,使它的“写意”比原著更加灵活,转换起来更加连贯自由。

生活灵性是指对生活场景的描述和对生活的感悟。于87剧版《红楼梦》而言,演员演绎的林黛玉进贾府的察言观色和小心翼翼是生活,黛玉在落花飞舞中葬花泫然欲泣是灵性;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的饮食文化是生活,湘云醉卧沉思中的悠闲是灵性。[6]

87剧版《红楼梦》凸显出了原著中的生活灵性。当剧中的画面增加一些民间气息,多收录几个农田场景,演绎一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便拉近了名著与观众的距离。比如黛玉从扬州赶往京都时,除去人物特写,电视镜头里出现了沿途的牛与牧童,还有一路的自然景色;如黛玉在即将抵达荣国府时,有一段街头卖艺的情景。这些场景是导演和编剧在研读原著时新增的,顺应了原著的发展曲线,为原著的人物和场景润色,更为直观的传达出原著中蕴含的生活灵性,使观众有所感、有所悟,更加贴近《红楼梦》。剧中的生活灵性使得观众产生亲切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红楼梦》的受众范围。[1]

二.对《红楼梦》原著呈现形式的创新

《红楼梦》原著为书本形式。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人不识字,复杂的字体和单一的表现形式限制了《红楼梦》的受众群。[4]影视版《红楼梦》运用现代化传播技术,通过声画合一的动态形式、五彩缤纷的服装造型、入目三分的人物刻画、应景而生的歌曲演绎生动的描绘了原著的故事内容。导演根据既有故事情节和原著作者奠定的悲剧结尾,运用现代影视技术加以处理,还原了原著中的场景,体现了现代化传播方式的进步。87剧版《红楼梦》对原著的改编就是指改编过程中对原著诗词歌赋呈现方式、人物刻画、画面描绘的还原与创新。

“唱”出来的诗词歌赋。文学价值是指诗歌、散文、小说以及戏剧等文学作品中必有的思想和精神价值,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87剧版《红楼梦》中“唱”出来的诗词歌赋传达出的就是一种文学价值。与原著相比,这是由静入动的传神化体现。在87剧版《红楼梦》中,导演利用影视技术声画合一的特有优势,将剧中的诗词表现为主人公念、唱和旁白等多种形式,加入音乐和曲调,配合剧中人物特有的动作和表情,虚构出原著想与读者沟通的画面。这种“唱、说、念”的方式,代入了深厚的情感,无需观众调动想象力,便能引起共鸣。比如剧中对惜春命运的唱述:“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2]诗词与音乐相融合,透过歌声的传达,渲染了诗词中哀怜的情感,视听的动态结合使观众感受到了读者在静态中没有体会到的人物可怜命运。87剧版《红楼梦》中对诗词歌赋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于原著,但并未照搬原著中的运用方式和出现时间,它保持了原著的基本艺术风貌及其呈现出的总体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著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唱”出来的诗词歌赋还融入了编剧和导演个人对作品理解的元素,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展现了原著固有的文学灵魂。

“人物”刻画时代。开启任何一段故事或传达时代特点,都需要一个“发出者”,“发出者”可能通过语言、服装、发型、表情的展现突出当代文化、经济、思想的发展面貌。小说和电视剧的叙述主体有异质性的差别。小说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语言艺术,而电视剧是以流动的画面和声音为手段的视听艺术。“人”结合原著的语言、心理描写和故事场景的刻画,融入故事中再结合自我感悟,刻画出一个时代方方面面的特点,为后人的时代研究提供详细的资料。87剧版《红楼梦》以人物为中心,原著中的角色鲜活有力,演员的精彩演绎让整个故事更加具体,更清晰的向观众展示红楼故事,也更直观呈现出原著中明清时期的时代面貌。87剧版《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刻画生动,演员凭借华丽的服装道具,细微的肢体变化,高低不同的语调,细腻的面部神态,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将栩栩如生的角色变为了活生生的人,完整的呈现出封建社会的百千世态,侧面反映出明清当代的社会形态,为后人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思想,市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画面”传递经典。87剧版《红楼梦》拥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在《红楼梦》原著中,不管是人物形象、事态发展还是场景呈现,作者都是以静态的文字为基调,依靠读者的想象来理解故事。而平面化的叙述使大多数读者感到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故事内容的传播和原著价值的推广。87剧版《红楼梦》使原著由“静”入“动”,从小说到电视剧这种呈现形式的变化,使其艺术表达形式发生变化。在色彩表现上,87版《红楼梦》采用了浓墨重彩的方式来渲染画面,突出了主题、人物、意境,增强了电视剧的表现力。在环境塑造中,对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都力求色调的华丽。比如剧中片段:甄府家奴霍起抱着英莲看戏的情景,只见剧中的街市到处都是亮起来的彩灯,远远望去,确有“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处”[5]的感觉。剧中邓婕演绎的王熙凤,陈晓旭刻画的林黛玉,神形皆似,体现了小说人物精髓。87剧版《红楼梦》中音乐与故事情景的融合将情感渲染到最强烈,剧中使人感动揪心的片段是《分骨肉》中唱出的探春与贾府诀别时的那句“奴去也”[7],画面、情感、音乐的融合酣畅淋漓,唱的肝肠寸断,催人泪下。“离合皆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3]这一句诗结合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唤醒了人们心中最悲恸的共鸣。

三.总结

87剧版《红楼梦》从本真出发,由文字到画面的传播形式延续了原著的写作手法,突出对文本中经典片段的描述,沿袭了其文学灵性和生活灵性,还以其永不褪色的巨大凝聚力,拨开纷繁复杂的生活纷扰,以更深刻的态度直面人生和现实,让心灵更诗意的栖居,把一个更温暖、更人性、更有情感的世界小心翼翼呵护和珍藏。它通过对原著“诗美意”的传达,在更大范围地宣扬了“红学”。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连贯的剧情演出,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对原著写作灵魂的延续,使它蕴含的文学经典生生不息,带着更蓬勃的生命力传承。在87剧版《红楼梦》掀起的“红楼热”中,原著更加深入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心中,在民间得到推广,促进了一代代青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同时,对于87剧版《红楼梦》,虽然学界普遍认同其改编,但关于后四十回的改编,也颇多争议,尤以“黛玉之死”[11]为一大败笔。尽管颇受争议,87版《红楼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却是不可低估的。

猜你喜欢
诗词歌赋灵性原著
诗词歌赋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与灵性健康和共情能力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天津市2 057 名护生灵性照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BADROMANCE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浅析汉语言文学在诗词赏析中的韵味
水家乡
琵琶记
绿牡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