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常山县实验小学 余利君
小学语文的学习和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等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文字学习。在语文的教学中,文章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而其中插图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现象和审美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把文字和插图相结合进行教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每篇课文都有相应的插图,学习课文时,有效发挥插图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插图进行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唤起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好奇心。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课文的插图,是高高的楼房,呈现的是很大的玻璃墙面,老师可以用这个插图进行引导,学生看到的是玻璃窗,联想生活当中的各种玻璃,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玻璃?什么样的玻璃是新型玻璃?各种不同的玻璃都有什么作用?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和分析,以期寻找答案,这样便可以有效进行阅读理解。
教科书当中的插图是对课文情节或重点进行更好的体现,解读和观察课文插图,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比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当中的插图生动、感人,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插图说明地震的状态,能很好地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观看插图,并进行想象和分析,领会课文中心思想,进而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科书当中的插图能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也能帮助课文总结,显示课文的中心思想。比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鹿和狼的故事》时,课文当中的插图可以体现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根据插图对课文思想进行总结,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思想。有的学生说“图画中有很多鹿,可是它们终日啃食草、树,会破坏生态平衡,如果狼能与之共同生存,对鹿群进行优胜劣汰,将能够保持森林的完好和平衡。”插图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强调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语言文字的应用需要日积月累,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课文当中有相应的插图,学生可以对其进行仔细观察,根据图画复述和理解课文,应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和叙述课文,并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比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时,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描写珍珠鸟,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练习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锻炼了写作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又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彩色的翅膀》时,课文插图美丽、生动,在教学时,老师安排学生观察图片,想象宝石岛的情况,根据插图把喜爱的昆虫写下来,同时写出因为宝石岛上有昆虫,带给战士的不同心情,想象如果把其他昆虫或植物运到宝石岛,会有怎样的情形,写出战士的心情及宝石岛的变化。这样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名字可以寄托人的情感,同时能表达事物内涵。恰当的名字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引发人们的想象。安排学生给课文当中的插图选择恰当的名字,可以体现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对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激发学生充分想象,让插图鲜活起来。比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唯一的听众》时,课文插图是一位小提琴手在认真地拉琴,只有一位听众在认真地听。老师让学生给图画起名字,有的学生给其起名为《弹奏者》,也有人起名为《倾听》,更有的学生给其起名为《和谐》,每个名字都是学生的总结和想象,也是学生的文化沉淀,是学生认知和审美的体现。
课文的插图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帮助,但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束缚,模式固定,这样不能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和想象。有些课文插图和学生的需求有些不符,或缺少相应的画面情节。比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时,老师根据课文插图和内容,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修改,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的联想进行补画,学生在绘画时,会激发出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可以根据想象作画,进行课文内容的延伸或扩展,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老师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发挥想象,把想象做成插画,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教科书当中的插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简单、直观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老师要有效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阅读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老师关注插图资源,组织和引导学生与插图对话,感受插图价值,发挥插图的有效作用,感受插图的美感,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