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少体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2019-11-26 19:18任敏菁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9年2期
关键词:杨浦杨浦区后备

任敏菁

(上海市杨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上海 200092)

荷兰著名足球运动员、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前青训负责人克鲁伊夫曾经说过,“能否做好青训,发现与培养有天赋的精英青少年球员,对提升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至关重要”[1]。然而,培养高水平竞技足球人才与发现精英球员同等重要。上海市杨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作为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在培养高水平竞技足球后备人才方面曾取得过辉煌成绩。自2014年底教育部主推校园足球以来,足球运动在广大中小学的普及程度得到了极大改善。与此同时,职业足球青训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面对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情况,杨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努力实践。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为例,对其新时期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实践进行梳理,为我国少体校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学训协同及今后的主要工作等提供参考。

1 杨浦基地3年发展实践

上海市杨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简称“少体校”)是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简称“杨浦基地”)。2016—2018年,杨浦基地围绕市体育局“整体布局夯实基础、培养人才实战练兵、体教融合深化布点”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训练组织、教练员队伍建设、人才输送与培养、品牌赛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1.1 基础条件方面

高质量的场地是足球训练与比赛的基础条件。杨浦基地在杨浦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利用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对现有场地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3片完整的11人制场地(其中一片场地附带300人的看台)和2片室内5人制场地,满足现有队伍的日常训练。为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及《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杨浦区政府在《杨浦区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已将基地足球场地扩建列入新一轮建设规划名单。改建后的青训基地将有4片11人制场地,1片7人制场地,6片5人制场地。同时,为提升训练的科学化水平,部分场地将预置科研设施,积极为训练、比赛及运动员选材等服务。

1.2 师资建设方面

高水平师资是保证训练质量的关键要素。与教育系统体育类教师相比,少体校需承担业余训练工作任务,因此,教练员岗位对专业化程度要求相对较高。虽然杨浦少体校白洋淀足球场曾在计划经济时期有过辉煌的成绩,但自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受足球学校的冲击,优秀师资流失严重。近年在市体育局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上海的区位优势,杨浦区少体校以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吸引本市或国内优秀教练员应聘执教,基本配齐了各档年龄男、女足13支球队的教练员,并逐渐形成优胜劣汰的教练员流动机制。此外,以人才培养与输送为重点,基地初步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教练员考核制度,并积极探索引进由第3方考核评估的教练员业务能力考核机制和薪酬制度。通过系列举措,杨浦区少体校教练员队伍得到充实与完善,在教练员来源、学历及业务资质等方面均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并且现有师资能够满足训练工作的需要。

1.3 人才培养方面

对于以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为主的精英训练基地来说,需创造形式多样的比赛以发现和挑选人才。考虑到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大、课业繁重的实际情况,训练尽量不干扰或打乱学生的正常学习作息安排。充分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以夏冬令营足球活动和短期培训班的形式,组织有足球运动天赋的少儿集中进行训练。此外,积极创造比赛机会,锻炼并提升学生球员的比赛能力。例如,临近学校间举办教学赛、邀请赛、友谊赛等,淡化名次成绩指标,以培养兴趣为主,充分激发学生与家长的参与热情。近3年间,杨浦基地在各布点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各年龄组队伍参加市、区层面的各级各类比赛650场,平均每年每个年龄组队伍都能得到40~45场比赛的机会。通过比赛,锻炼了学生的足球技能,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杨浦区男足各队始终保持全市前3名,女足各队基本保持在全市前4名,达到市级竞赛名列前茅的目标。与此同时,优异成绩也带动后备人才的输送,3年间,杨浦基地向申鑫足球俱乐部输送5名队员,向区办二线队输送56人,向高校输送33人。

1.4 高水平竞赛参与方面

在广州举行的“2018中国青少年足球国际论坛”上,巴西科林蒂安俱乐部青训副主管罗贝托认为,多踢高水平比赛能迅速锻炼球员的足球意识,发掘出精英球员。广州恒大足球学校名宿周穗安也认为,与足球强国相比我国青少年精英足球还有较大差距,充分利用或创造高水平竞赛平台,有助于提升球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能力[2]。

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杨浦基地除参加国内各级各类比赛外,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创造与国际高水平青少年球队交流的机会。自2011年创办杨浦青少年国际足球邀请赛以来,杨浦区加大与国外青少年球队的联系力度。近8年,共邀请国内外青少年足球队153支。2015年邀请赛更名为“白洋淀杯赛”。在原有基础上,注重邀请球队的竞技水平。在球队选择方面,主要邀请来自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的青少年强队,国内则主要邀请恒大、鲁能、绿城、富力等在精英青训方面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球队。通过这类高水平比赛,一方面检验各国、各地区青少年球队的训练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赛后交流学习,进一步了解优秀球队在足球训练与日常管理上的成功经验。此外,通过这种洲际性的比赛,扩大了杨浦足球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3年,杨浦基地陆续收到来自日本、韩国、德国等足球强国的青少年比赛邀请。

2 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才梯队建设不尽如人意

完备的梯队建设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近3年,虽然校园足球推动了足球在中小学的普及与开展,但雷声大雨点小,部分布点学校的普及推广力度弱。在辖区范围内,能够提供精英基地后备人才输送的中小学并不多,而且在升学过程中,部分球员因种种原因离开基地球队。这其中,有些是因为国家户籍管理政策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获得在上海参加义务教育升学考试的机会,造成生源流失[3];有些是由于目前青训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的政策漏洞,部分优秀生源被社会足球培训机构或职业俱乐部梯队占据;还有部分原因是家长不愿让子女进一步接受专业化足球训练,造成优质生源下降。以上这些制约因素交织影响,造成杨浦基地部分男女足各档年龄精英队伍的更新配备不完整,尤其是女队。也就是说,若球队可选拔补充的人数得不到保障,就难形成一种有竞争、有淘汰的梯队构建局面。

2.2 教练员教与训的能力尚待提升

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教练员需具备出色的业务能力,更需拥有将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球员的能力,即教练员的教学与训练能力。杨浦区绝大部分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均有不错的学历,超过半数的教练员有专业或职业足球运动背景,拥有扎实的技战术能力,但在提升学生球员足球专业能力的教学训练组织方面仍存在欠缺。例如:有些教练员缺乏对青少年生理、心理及接受知识能力特征的了解;部分教练员忽视球员的全面发展,对于自身位置技术比较在行,但对不熟悉位置技术的教学训练能力欠缺,导致球队整体水平提升缓慢。即使教练员接受过上级组织的在岗业务培训,但一些传统训练思路和方法仍难以根本转变,致使实际训练效果不佳。

2.3 学训协同问题

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球员,文化学习十分重要。由于训练时间、强度及身体负荷等原因,参与课余训练的学生球员文化课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学员进入高年级或小升初阶段,学习内容与难度不断提高。一些学校或家长在大力开展专项训练时忽略了学生的文化学习,加之青少年球员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文化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学习效果不佳。一些足球夏冬令营尽管安排了文化学习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不显著。此外,即使学生球员想学,但周围的学习氛围低,致使其很难自觉自主学习。学习质量不佳,造成不少在足球精英基地训练的学生球员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缺陷。

3 对足球精英基地建设的思考

3.1 准确定位足球精英训练基地

计划经济时代,少体校是国家发现与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机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足球职业化改革,足球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变化巨大。校园足球的开展和社会足球培训机构的兴起,使参与青少年足球的人数与机构增加明显。目前,这类机构在发现、培养及输送有足球天赋的后备人才方面无序甚至混乱。具有专业师资、场地及培养经验的少体校,理应在承接职业足球青训与校园足球普及的转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4]。精英训练基地作为足球普及与提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遴选有足球天赋的后备人才,组织实施科学有效的训练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在足球职业化改革与校园足球开展的双重背景下,精英训练基地应定位于衔接职业青训与校园足球。一方面,需要教练员到基层学校发现、遴选、培养有足球天赋的青少年球员。另一方面,需要基地主动加强与职业足球队青训负责人联系,为挑选优秀人才进入职业青训队打基础、做铺垫。自2015年杨浦基地被命名以来,基地成为职业足球青训与校园足球衔接的转换平台,以及挑选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孵化基地。

3.2 理顺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青少年足球精英基地存在的意义在于:发现、培养并输送优秀足球后备人才。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青训基地需要应对部分社会青训或培训机构在球员注册、输送及比赛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行为[5]。为此,教育、体育、工商等政府管理部门需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措施,理顺权责利范围,明确上下级关系,做到有序注册、管理、训练和输送。其次,精英基地继续做好平四、五角场等重点传统学校的课余足球训练工作,使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得到基本保证。与此同时,基地教练员主动深入基层中小学,加强与学校足球教师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后备人才信息,善于发现有潜力的队员,进行有的放矢的精心培养。此外,以“白洋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赛、全国及上海市各级各类比赛为平台,选拔优秀足球后备人才。通过比赛锻炼青少年球员的实际比赛能力,遴选有足球天赋的精英学生球员,保持人才培养体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3 夯实足球特色学校基础

杨浦区现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6所,既有平四小学、五角场小学、鞍山初级中学等传统项目学校,也有翔殷路小学、市东中学等新晋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些学校对普及足球人口、扩大杨浦基地人才挑选面提供了条件。然而,这种依赖基层推荐或通过比赛发现的方式,仍不能满足精英基地人才选拔、补充的需要。因此,精英基地需要主动对区内所有布点学校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具体困难、具体意见,并向体育局、教育局申请做好具体协调工作。例如,杨浦基地选派有一定组织、执教经验的教练员定点驻校,激活重点布点学校的足球普及工作。每年争取遴选1~2所重点布点学校,使重点布点学校在若干年后能够成为新的“平四小学”和“五角场小学”。

3.4 采取有效举措,提升教练员执教能力

根据2018年5月出台的《中国足球协会教练员管理规定》(试行)文件精神,杨浦基地将继续加强在职在编教练员和外聘教练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岗位培训使教练员能够系统学习业务知识,为科学训练提供知识支撑与保障。此外,鉴于业务知识转化为实际指导能力的迫切要求,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牵线”,邀请国内知名教练员在基地进行问诊式辅导;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邀请国际青少年同行比赛及出国交流比赛的机会,向国外优秀青少年球队学习。此外,强化教练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教练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执教能力的内在动力,如果教练员不善于学习,不愿主动学习,即使拥有再好的客观条件也难以提升实际带训水平。因此,加强教练员的岗位责任感,激发教练员的内在学习动力至关重要[6]。认真做好年度教练员考核工作,在考核形式上,采取业务自主考核与第3方评估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岗位责任感差、业务能力低的教练员实施末位淘汰制。

4 结束语

在新的发展条件下,杨浦基地将进一步厘清自身功能定位,坚持优良传统,通过做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完善各年龄梯队建设,培养和输送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与此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改革创新,把杨浦基地打造成为上海市一流足球培训基地,为上海市和中国足球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杨浦杨浦区后备
幸福“摇篮”助力 雏鹰成长飞翔——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工作的实践探索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百年杨浦大变YOUNG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熠熠生辉“大杨浦”
冬奥会视域下黑龙江省冰上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策略研究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还魂记
尘埃喧嚣(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