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 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2019-11-26 14:34
名师在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导图笔者课文

黄 丹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骏威小学,广东广州 510800)

引 言

思维导图是由东尼·博赞创造的,同时又被命名为心智导图,属于一种十分实用的思维工具,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被推广后便在全世界范围内风靡,而东尼·博赞也被世人称为“大脑先生”,并任职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接着,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把概念图(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提出)、知识树、问题树等图示方法的优势特性嫁接过来,同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融合进来,把“思维导图”转化为“学科思维导图”。目前,全国超过500所课题实验学校都将“学科思维导图”这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构建策略应用在教学当中。然而,针对小学的试验研究目前还比较少,用在语文学科中的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原因,笔者大胆进行尝试,把思维导图充分地运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下面谈谈笔者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将思维导图用于课前,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叶圣陶(1894—1988)曾经表示:“自学乃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种能。”在语文学习中,自学能力对于学习的效果至关重要。学生具备了预习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可以以独到的方式表现自我。同时,预习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巧教方法,尝试画图

新学年,笔者接了一个三年级班级的语文教学,在给学生们布置预习课文时,发现除成绩较好、学习较自觉的学生会给生字注音、组词之外,其他的学生们只是读一读课文,语文书上基本一片空白——他们不知道如何预习。上课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也非常不集中,很多学生都在下面涂涂画画。笔者突然灵机一动,孩子们爱画画,不如就让他们画课文。因此笔者就想到了思维导图,于是便对学生们说:“今天开始,我想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思维导图。”学生一听,就炸锅了,“什么叫思维导图?”“怎么画?”学生们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笔者。笔者微笑着对学生们说:“思维导图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你读懂的课文内容画下来,画画好的同学可画一些你想到的画面;不会画画的同学,也不要着急,把你从每段中摘取的关键词写出来,这些词能概括这段课文大概的意思。下面老师教几种常见的思维导图方法。”

笔者教学生们可用树状结构、线状结构、花瓣状结构及自己理解想到的图形画课文内容。

(二)点评导图,促进学习

笔者每天都挑选画得好的导图点评,告诉其他学生这份导图好在哪里,哪里需要加强。通过点评,学生对如何画导图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这样一来,丰富了课堂的学习内容,学生们接下来的作业一天比一天精彩、美观。

(三)熟练画图,提高能力

三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前几单元内容较短,多半学生习惯找出每段的关键词或根据本段段意来画导图,可是对于后面内容较长的课文,很多学生也采用这种方式画导图。发现问题后,笔者及时指导学生改进方法。当课文内容较长时,不能一段段摘抄,要考虑文章内容的整体性。导图中可有几部分内容,如文章第几段到第几段讲什么(或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等。学生听明白后,画出的作品也令笔者欣慰。现在学生们会根据课文内容的长短自己定画导图的方法,这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们通过画思维导图,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笔者上课就会得心应手。一课课的训练下来,学生们不仅会预习生字词,更学会了自己理解课文,而且每个学生对课文理解的表现形式都大不一样。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预习能力。

除了单篇课文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外,笔者还将这种导图用于单元整合中。单元整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符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规律。教师合理运用单元整合,不仅能够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1]。为了提高学生们对单元的熟悉程度,笔者又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方法预习整个单元的课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求教师倡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将学生看作学习、发展的主体,将传统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深入改革,充分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与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具备学习的自觉性,在促进学生掌握语文学习必备技能的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将思维导图用于课后,提高学生小结能力

学生学习完后,大部分都不会去小结,小学生更是如此。可我们通过在生活、学习中的经验知道,小结很有必要。小结时可以使学生们清晰明了地知道,他们学会了什么,对没学会的还可以查漏补缺。所以笔者很重视单元学习后的小结,并且要求学生们自己利用思维导图对单元学习进行小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们的概括能力,又让笔者清楚地了解了学生们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复习阶段,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更有利于学生们查漏补缺,提高复习阶段的学习效率。

(一)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

习作一直都是语文学科的教学难点,教师总是寻找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笔者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编写提纲,以此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具有形象性、具象性的特点,多数停留在物体的表面,以想象思维为主要思考方式,难以把握过于抽象或是概念性过强的阅读材料,对知识内容很难进行实质上的掌握和理解。而思维导图可以让抽象、概念化的知识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利用文字、线条以及颜色各异的图形,将复杂的知识题直观地、形象地呈现给小学生[2]。在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之后,笔者发现学生们能用思维导图总结出写作方法,从而简化了习作的难度,这充分说明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学生的习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提高。

(二)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我校曾邀请了知名儿童作家曹文轩先生来给我们现场讲座,教师和学生们都受益匪浅。学生们积极地购买了曹爷爷撰写的最新小说集典藏版。为了检查学生们的阅读情况,笔者要求他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情况。

思维导图的应用摒弃了枯燥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现,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鲜明、活泼的结构十分适合小学生,笔者发现在教学期间应用思维导图之后,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可见,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在具备普遍共性的知识体系中有效发挥,更能够以独特的形式,让学生思维的个性方式得以呈现,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把思维导图充分地应用到了学生的学习当中,目前已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希望本文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猜你喜欢
导图笔者课文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