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枝钧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鹤琴小学,浙江绍兴 312300)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可分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科学有效的实验记录是“处理信息”这一要素的关键和基础。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察和测量的资料,能够运用表格、统计图表等形式分析整理数据资料,进行记录。科学有效的记录方法是科学探究深入开展的前提,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教师重视教材的钻研,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重视教学流程的调控,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十分关注,对学生的活动开展尤为在意,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更是精益求精、孜孜以求[1]。但是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却很少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即实验证据。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请学生口头描述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一个讲得不全或不对,就请另外的学生补充,直到讲得老师满意为止。教师对学生发言的来源、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直接证据不予关注,使小学科学课堂缺失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证据的捕捉和记录。
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关注实验内容的开展,关注实验进程的推进,关注实验结论的得出,往往根据教师的授意,草草完成实验过程,对实验的真实现象兴趣不大、关注不够,实验记录草草了事,或者根本无意记录,一般根据教材提示、教师暗示,凭空臆造出实验结论。学生往往对实验记录不是怕麻烦,就是根本不屑一顾,并且对科学探索的实证意识重视不够。这对形成正确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关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关注教师对教材的演绎,重视学生学习环节的参与,重视对学生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学重外在的形式,重活动的热闹,重学生结论的得出,却对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关注不够,对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关注不够,只追求表面的顺畅和华丽,缺乏内在的深厚意蕴。
1.要重视“记录”的交流
交流“记录”是指学生通过口头语言,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发现,让同伴了解自己的探究过程及方法、分享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的一种手段[2]。它比学生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自发交流分享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让记录成果在集体面前展示、交流分享,需要学生把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内部思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或图画形式,再在交流汇报中反馈成口头语言,它要求学生讲起来有序、有据、有理,思维更富有逻辑性,获取的信息也须更加完善。
2.要关注“记录”的解读
“记录”只是工具,运用“记录”才是促进师生专业成长的实质。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注重课堂上与学生“记录”的充分交流,用激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学生的“记录”;更要注重课后对“记录”的及时解读,以便教师迅速了解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反应是否符合预期、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是否具有新的课程生成来源,并依据这种对学生“记录”的理解、反思,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或改进,完成“记录”的意义生成。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记录”的实质。
3.要开展“记录”的展览
为激发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让爱记录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中开展“记录”的展览,效果颇好。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都作出评价,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上用薄的泡沫板布置一个简易的展示台。上完课,部分学生的科学记录单就能在“科学小天地”得以展示,或在学校的宣传窗内展示给同学和教师看,学生在受到激励的同时,也有了压力,会做得更好。
1.记录要有助于学生前概念的暴露
学生对科学前概念的认知正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原动力,是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的基石[3]。作为科学教师应该提供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把前概念充分地展示出来,正确把握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让其为教育教学所用。其中,科学记录就是较好的手段之一。
以《磁铁的两极》为例,学生们对于磁性的表达有多种方式,有用圆圈的,有用实验过的铁钉,有用圆点的,更有些是直接用铅笔的浓淡来表达,但都清晰地展现出自己对磁性大小的猜想:圆圈多的,代表着吸引的铁钉多,圆点、圆圈多的位置都是磁性强的部分;反之,则相应是弱,或者就没有磁性。而有些学生则认为:将一块磁铁分成左右两部分,总会出现一边磁性强(吸引的铁钉、圆圈比较多),另一边磁性弱,很少有学生认为一块磁铁两边的磁性是一样的。当然,不难发现,在没有任何教学铺垫的情况下,学生对于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分布情况的认识,是很单薄的,甚至是一无所知,但是学生对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的猜测却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可利用科学记录本中所展现的学生的前概念,利用学生之间的不统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记录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猜测,到底谁猜测的最合理、最符合实际?怎么去验证呢?”然后设计基于学生前概念思维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增强其自主解决问题的内驱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和有效率。
2.记录要关注到现象及数据的积累
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作为实验记录的主体内容,对事物的描述、现象的解释、规律的发现、结论的验证都有其独到的作用,所以在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重要的数据,更要点拨学生从被动记录数据到主动分析数据,自觉运用科学记录来解决问题。以此,使科学记录成为学生寻找规律、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和证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
以《口腔里的变化》为例,在课内让每位学生参与面包的咀嚼活动,要求学生利用照镜子的方式对自己口腔内食物的变化做简单记录。在课内品尝食物,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件多么令人喜欢又兴奋的事情,学生在教师明确的记录任务下,时不时张开嘴巴,用镜子照着,都在努力地完成着任务。在活动时间8分钟内,所有的学生都认真地完成了观察记录。
对学生的记录方法进行科学的指导,能为今后的科学探究活动创设更好的条件。在记录方法的指导上教师一定要凸显有效性,让学生具备科学记录的能力。
1.记录要全员参与
科学课堂上的观察活动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活动,从观察一张大树的图片到观察真正的大树、植物的叶、常见的水生植物等,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并且及时记录。科学课程的理念是要让科学成为人人都能学的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记录,记录的要求是提倡“低起点”。怎样才是低起点呢?即让学生把最基本的观察发现、科学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以《我的大树》为例,这是小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先对一棵大树进行观察,并尝试对观察对象进行记录。在教学中要确定好观察对象(校园中的大樟树),樟树比较常见,树的各个部分特征比较明显,便于学生观察。在观察记录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语:树干、树叶、树皮、树枝……这样学生在观察记录时就会有目标、有目的,教师提供放大镜、卷尺,让学生借助工具进行更全面的观察。
2.记录要提供模仿
在科学课教材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小字体的观察记录,这种小文件夹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模板,可以供学生参考和借鉴。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材料指导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记录,发现观察记录的方法,模仿记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记录。教师也可以展示学生中好的记录,让学生明白如何使观察更细致,使记录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对观察记录的认知。
3.记录要关注个性
科学课的记录活动,是学生对观察、对实验活动的总结,在记录方法的养成上,笔者坚持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坚持个性化和创新。个性化是在模仿之后的一个创新。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教师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模仿,让一部分学生进行创新。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科学记录:研究各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学生会用↑↓来表示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在凤仙花和蚕宝宝的观察记录中,学生用画图、拍照的方法辅助文字和数据的记录,从而使记录更形象,更具有说服力;在研究磁铁性质的学习中,学生因为有先前的活动体验,对磁铁的研究不拘泥教材,而是用喜欢的方法和方式玩磁铁,研究磁铁。
“科学记录是孩子们最好的科学书。”科学记录不仅是学生学科学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教师们应重视科学记录,让它充分发挥对科学探究及课外延伸等活动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具备更高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