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测试(A卷)参考答案

2019-11-26 13:21
关键词:试管蛋白质溶液

1.B 提示:蒸发时待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把剩余的水蒸干,A 项错误;进行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 项正确;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项错误;萃取剂不一定是有机溶剂,萃取剂的选择与密度无关,D 项错误。

2.C 提示: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溶液体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A 项错误;因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装置②中氯化氢直接通入水,易形成倒吸现象,B 项错误;用装置③加热NH4HCO3,产生的杂质气体(CO2、H2O)被碱石灰吸收,此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C 项正确;NO 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用装置④排空气法收集NO 气体,D 项错误。

3.A 提示:双氧水能将FeSO4中的Fe2+氧化为Fe3+,可证明H2O2的氧化性大于Fe3+,A 项正确;NaClO 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 试纸测定NaClO 溶液的pH,B项错误;先滴入Ba(NO3)2溶液,产生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仍有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C 项错误;先将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否则多余的碱与硝酸银也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D 项错误。

4.C 提示:在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溶液,发生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未观察到紫色,说明没有KOH,选项A 正确;在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有固体产生,并在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一定有BaCl2和Na2CO3,选项B正确;取溶液1先加足量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样品中无硫酸钠,可能有少量硫酸钠已反应完全,选项C错误;确定原样品的组成可以向固体2 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沉淀消失则证明无硫酸钠,若沉淀部分消失则含有二氧化硅和硫酸钠,若无变化则不含二氧化硅,选项D 正确。

5.C 提示:与旧法相比,新法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且旧法中生成腈酸盐有毒,铵盐易爆炸,NH4HSO4具有酸性可腐蚀设备。

6.B 提示:NaHCO3溶液显碱性,而NaHSO3溶液显酸性,滴加酚酞后只有NaHCO3溶液变红,故A项错误;向NaHCO3溶液和NaHSO3溶液中滴加饱和澄清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故B 项正确;NaHCO3溶液滴加氯水可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而NaHSO3溶液滴加氯水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硫酸钠和盐 酸,故C项错误;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是主要的,而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是主要的,则两种溶液所含阳离子的总浓度不相等,故D 项错误。

7.C 提示:乙醛有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得到砖红色沉淀,乙酸没有醛基,但是乙酸有显酸性的羧基,可以与氢氧化铜反应得到可溶于水的醋酸铜,选项A 正确。乙酸有羧基,显酸性,且酸性强于碳酸,所以乙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得到二氧化碳,而乙醇没有羧基,实际显中性,与碳酸钠不反应,选项B正确。氯化铁应该与酚羟基作用而显色,与醇羟基不反应,所以不能说“氯化铁与羟基反应显紫色”,选项C错误。乙醇与水混溶,所有的烃都不溶于水,所以甲苯不溶于水,应该分层,选项D 正确。

点睛:进行有机物的鉴别时,要注意到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的区别,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其物理性质的差异。因为在鉴别的时候一般会使用某种水溶液,所以要考虑该有机物是否溶于水,如果不溶于水,还要考虑其密度大于还是小于水。

8.D 提示: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为反应物,混合加热制备氨气,故A项正确;二氧化碳从长导管进入,尾气从短导管排出,故B项正确;从溶液中分离碳酸氢钠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C 项正确;碳酸氢钠不稳定,不能直接加热干燥,可烘干,故D项错误。

9.C 提示:氯气与NaOH 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酚酞也可褪色,不能判断是HClO的漂白性,故A 项错误;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与溴水反应,不能确定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 项错误;水解程度越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则由现象可知结合H+能力:CO2-3>HCO-3,故C项正确;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浓度未知,不能判断电离出离子浓度及电解质的强弱,故D 项错误。

10.B 提示:CO2-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的碱性大于NaHCO3溶液的碱性,滴加2滴酚酞溶液,Na2CO3溶液红色更深,A 项错误;同一条件下,检验同浓度的不同的催化剂对双氧水的分解速率的影响,产生气泡快的,催化能力强,B 项正确;蛋白质溶液遇饱和Na2SO4溶液,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产生沉淀,但是蛋白质没有失去水溶性,而醋酸铅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是蛋白质已经变性,失去了水溶性,C 项错误;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钙,不能将二者分离,D 项错误。

点睛:蛋白质溶液遇到轻金属盐,比如硫酸铵、硫酸钠等,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蛋白质以沉淀的形式析出,但是蛋白质没有失去水溶性,没有失去生理活性,属于物理变化;蛋白质溶液遇到重金属盐,比如硫酸铜、醋酸铅等,也产生沉淀,但蛋白质发生变性,属于化学变化,蛋白质失去水溶性,失去生理活性。

11.D 提示:试管Ⅰ中浅红棕色气体为NO 和NO2的混合物,Cu与稀硝酸反应,硝酸被还原为NO,部分NO 遇到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A 项不正确;等质量的Cu 完全溶解时,因稀硝酸被还原为NO,N 的化合价由+5降到+2,而浓硝酸被还原为NO2,N 的化合价由+5 降低到+4,故试管Ⅰ中消耗的HNO3较少,B 项不正确;换成Fe 之后重复实验,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试管Ⅱ中无明显变化,C 项不正确;试管Ⅱ中持续通入氮气后,可以把溶液中溶解的NO2带走,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说明试管Ⅱ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其溶解的NO2有关,D 项正确。

12.(1)①2Na2O2+2H2══O 4NaOH+O2↑ 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2SO2══2Na2SO3+O2取反应B中的白色固体少许,滴入稀硫酸,生成无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说明含Na2SO3②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③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

提示:(1)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是碱,碱遇酚酞变红;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生成水和氧气。③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O2-2离子,据此写出电子式。

(2)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方程式;要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只需检验出含有SO2-3就可以了。②根据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均有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亚硫酸钡加硝酸时氧化生成硫酸钡,不能说明是否含硫酸钡。③利用亚硫酸钡易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分析判断;根据沉淀硫酸钡的质量计算硫酸钡的物质的量,进一步求出硫酸钠的质量,最后计算Na2SO4的质量分数。

13.(1)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 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A (3)蒸馏烧瓶、温度计 (4)1-萘酚被氧化 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5)取少量实验所得产品于试管中,加入金属钠,若无气泡产生,则产品纯净

提示:(1)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或作溶剂;乙醇易挥发,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乙醇的利用率。

(2)提纯产物用10%的NaOH 溶液碱洗并分液,把硫酸洗涤去,水洗并分液洗去氢氧化钠,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吸收水,控制沸点,通过蒸馏的方法得到,实验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①。

(3)蒸馏装置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外还有温度计、蒸馏烧瓶。

(4)根据图7分析可知,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酚羟基被氧化,乙醇易挥发易溶解,易发生副反应,导致产量减小。

(5)钠和酚羟基反应生成氢气,取少量经提纯的产品于试管A 中,加入金属钠若无气泡产生,则产品纯净;若有气泡产生,则产品不纯。

14.(1)Al4C3══+12HCl 3CH4↑+4AlCl3(2)F→D→B→E→C→G (3)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先使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旋塞打开,使稀盐酸缓慢滴下 (4)试管内有黑色固体生成(或试管内有银镜生成) 除去甲烷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5)①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②取少量Cu2O 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0.1mol·L-1AgNO3溶液

提示:(1)A 中Al4C3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C3+12HCl══3CH4↑+4AlCl3。

(2)装置A 中发生反应后,需除去气体可能携带的HCl,故紧接着是装置F,然后将气体通入装置D,随后通入装置B 中,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再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E,检验二氧化碳,然后通入装置C 中检验一氧化碳,最后用装置G 收集尾气,故连接顺序为F→D→B→E→C→G。

(3)滴加稀盐酸操作: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先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旋塞打开,使稀盐酸缓慢滴下。

(4)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气体产物中含有CO,所以C 中银氨溶液可被还原为银,试管内有黑色固体生成;反应产生的甲烷气体中含有HCl和H2O,为了不影响后续反应,利用装置F除去甲烷中的HCl和H2O。

(5)①要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可设计实验: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Cu2+,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Cu2O。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欲证明甲同学的结论,还需增加如下对比实验:取少量的Cu2O 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0.1 mol·L-1AgNO3溶液,若溶液不变蓝,则可排除红色固体中Cu2O 的干扰,证明其中含有Cu。

【点睛】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全部溶解,显蓝色;氧化亚铜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显蓝色,体现了+1价铜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有大量肥皂泡生成,部分肥皂泡浮在空中,点燃肥皂泡发生轻微爆炸

(3)b、d

(4)3Fe2++2 [Fe(CN)6]3-══Fe3[Fe(CN)6]2↓ 2Fe2++Cl2══2Fe3++2Cl-

(5)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过量KSCN 溶液,如果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 正确,若不变红,则假设2不正确

(6)77.8%

提示: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3O4和H2,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可用b、d装置收集到H2。a圆底烧瓶配有塞子,为密闭体系,空气无法排出。c中H2会逸出到空气中,试管中无法收集到H2。固体Fe3O4为FeO 和Fe2O3的复合物,用过量盐酸处理得到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如何确认+2 价、+3 价铁元素同时存在? 可用KSCN 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来检验Fe3+,可用K3[Fe(CN)6]黄色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来检验Fe2+。加入过量氯水发现红色褪去,需要发散探究各种可能原因,这里需要有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并能解答。假设1说是设想溶液中的+3价铁发生了变化,那么假设2就是设想SCN-发生了变化。

猜你喜欢
试管蛋白质溶液
蛋白质自由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试管难题
冬季的故事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
电离平衡单元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