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经典再阐释”专题

2019-11-26 11:31主持人语吴晓东
写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评议视野文学作品

主持人语 吴晓东

19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经历了一个学术转型期,也探索了许多新的研究范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对文学性的研究则可能相对薄弱一些,为什么要研究文学作品成了一个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而为什么要阅读现代小说?现代小说的意义何在?怎样研究与重释现代小说?这些也都随之成了问题。一个具有症候性的现象是,在高校里,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已经较少关注文学性,想遇到一篇研究与阐释文学作品的学位论文已经不容易了。

2018年春季学期,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了讨论课《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研读》,选择了十余篇具有经典性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本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我试图让同学们首先体认中国现代小说研究遭遇到了困惑和问题,进而思考小说研究还有没有可能性空间,可能性空间又在哪里,希望在现今的现代文学的主流学术研究模式不大关注文学作品解读和阐释的时代,让同学们对小说阅读和作品阐释有所着力。而同学们一旦真正回到小说具体文本进行精读与细读,这门课所选择的所有作品几乎都不同程度上重新获得了阐释空间。同学们尝试从各种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也积极探讨理论以及方法论视野。最终的问题指向则是思考建立新的阐释模式的可能性。当然,新的阐释模式的建立对学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也更考验创新能力。文本阐释模式的建立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每一篇具体作品,都可能要求不同的同时又是具体的阐释脉络。在这个意义上,阐释模式不同于理论框架,理论是相对恒定的,而阐释模式则因不同的文本而异,因为不同的文本要求的正是不同的解读空间和阐释视野。但另一方面,阐释模式又依赖于理论思考和方法论背景。所以就小说解读和重释而言,对理论的借鉴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文本细读最需要的是阐释理论和阐释方法,也就是说,你是从哪些角度切入文本的?怎样才能读出文本固有的内蕴,而不是你附加给文本的东西,同时这些发掘又尽量是新颖的,是别人没有解读过的?如何去发现新颖的问题空间,也正有赖于阐释视野的建构,证明了文学文本不能在单一层面上描述,而阐释图式往往都取决于文本外的背景,包括理论工具和历史视野。通过这门课,同学们的理论能力以及进入历史语境的能力都同时获得了一定的锻炼。

这门课的具体的操作方式是:选课的同学每周集中围绕一篇文本进行讨论,每次课由二至三位同学进行主题发言,并设置了评议人对主题发言者进行评议,然后选课同学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集体讨论,最后由我进行总结与点评。总结与点评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主题发言人和评议人的观点进行评述,二是对讨论过程中生成的新的小说阐释空间进行概括和提炼,三是在主题发言的基础上对每位同学的期末论文写作的具体论题、方向以及写法提出建议。

正是因为本课所选择的小说文本经过了同学们精心的准备和集中的讨论,期末提交的解读文章大都很精彩,即使对鲁迅的《伤逝》、丁玲的《在医院中》这类研究界已经讨论得比较充分的经典作品也有所推进。本专辑所收入的四篇文章即是从中择优的较为出色的学术性论文。

猜你喜欢
评议视野文学作品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基于特征数据的开放式同行评议关键因素的实证分析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人大“评议+询问”:助推漯河转轨发展“快车道”
文学作品与数学
视野
文学作品与数学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