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华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课可谓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不难发现一些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很简单,数学会涉及到逻辑思维推理,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没有掌握其中的规律,因此,直接导致了对数学这门课不感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状况,喜欢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并不符合新课改教学下的要求,所以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体系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小学生的进步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数学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生所必备的素养,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其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提高个人素质与知识水平。对于数学这门学课而言,学课的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三个大的方面,第一是务必要做的事情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第二个层次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与课堂紧密相连,比如说逻辑思维的培养,理解能力的培养;第三个层次则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技能,运算能力的锻炼,大致分以下几个层次: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需要精准的计算能力;进一步的要求则为简洁、迅速的计算方式;最高级的要求则为掌握一定的计算技巧,以及计算的灵活性。
(一)学会在数学课堂上使用趣味语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严谨的学课,所以在使用趣味语言调节课堂气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度的使用,对知识的准确描述。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对知识,对概念理解清楚,透彻,要求教师的语言力求严谨、规范,这就是要求数学教师对法则、定律、算法、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语言叙述要准确、精练。带有感情的上课不仅仅是语文老师所带有的,数学老师也可以有,做到声调抑扬顿挫,即当老师讲到重点或难点时,时而提高音量,时而降低音量,时而高速,时而缓讲,融文学色彩与数学教学当中,使所解惑的问题通俗易懂遇到有些概念或术语较难记、难懂的,在教师讲解的时候,用铿锵有力的语言点出关键词,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教与学难重点突出。
(二)及时表扬与批评 当然,学生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的发现并且进行表扬,比如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在老师讲解之前和同学们商量之后解出来了,先不管这个答案对与否,那么学生这种积极学习的态度就值得教师去表扬。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状态。有一些同学总是表现出来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可能来源于家庭或者自己的经历,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肯定这个学生的付出,以及不断的鼓励。有的问题会有多种的解法,那么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每个问题进行多种方法的解答,久而久之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的思维毕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过程,慢慢的传输一些如何思考问题的想法,怎样找这个问题的核心,已经怎样将课本知识与我们所学的东西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免会犯一些错误,同样的,学生在学习中也会犯一些错误,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对学生“错误”的思考进行纠正引导。切记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误就批评学生。这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还不高,致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一般包括知识上的错误和理解上的错误这两种类型。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时,首先应判断学生错误的类型,然后再对其进行引导、分析。
(三)有效订正错题 在学生日常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就是错题,很多学生不重视改正错题。其实当学生做错题目的时候,不仅仅是这道题做错了,有可能是对相关题目所涉及到的概念或者定理理解有误。对于学生不重视纠错的这个问题,教师在进行习题讲解的时候就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改错。学生应该在教师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记笔记,在错题旁边记下关键的思路和正确的解答过程。至于什么是解题的关键以及解题的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习题的时候,目标明确,语言精炼。在进行纠错的时候,一定要在后面备注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那一步做错了,下次如果遇到这种类型的题应该怎么处理。标注完了之后,下次看的时候也会方便不少。用有效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当然进行改错了之后,要进行总结,在考试前期,将资料书,习题册拿出来,只需要看学生自己做错的题目,然后在考试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免此类错误在此出现。在教师进行习题讲解的时候,学生有不明白的题目要及时的给老师反馈,以便教师再次讲解,如果学生还一直不明白,那么教师就可以寻找别的思路对习题进行讲解。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的主要目标还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这将涉及到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数学课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寻求最简单最合理也最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正确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是逐步形成运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的前提。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伴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和深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运算能力,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与重复的练习,这两个是很重要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使学生真正的明白,什么是运算,运算的用途又是什么。